陈赓(1903年2月27日—1961年3月16日),原名陈庶康,出生于湖南湘乡。出身将门,祖父为湘军将领。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中国人民解放军大将,国家和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优秀领导者。新中国国防科技、教育事业的奠基者之一。
1916年,13岁的他就入伍参军,后因厌倦军阀混战而脱离旧军队来到长沙,参加了“青年救国会”等群众团体,与毛泽东领导的革命团体密切接触。1922年12月,他加入中国共产党,从此踏上了革命道路。1924年5月,他考入黄埔军校第1期,是我党培养的早期军事骨干之一。
在抗日战争中,他领导根据地军民浴血奋战,战果累累,多次受到中央军委的通电嘉奖。解放战争时期,历任晋冀鲁豫野战军第四纵队司令员、第二野战军第四兵团司令员兼政治委员等职。他坚决贯彻中央军委的战略方针,为解放战争的胜利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立下了赫赫战功。
1950年7月陈赓作为中共中央代表应邀赴越南,帮助越南军民进行抗法战争。1951年任中国人民志愿军副司令员兼第三兵团司令员、政治委员,后代理彭德怀在志愿军的职务。
1955年被授予大将军衔。曾获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
1961年3月16日在上海病逝,终年58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