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玄武门之变中,李世民弑兄杀弟,却为何不敢对李渊动手?
创始人
2025-08-25 05:32:34
0

在阅读此文前,麻烦各位看官点击一下“关注”,感谢大家的支持。

文丨浮世清欢

编辑丨浮世清欢

玄武门之变,李世民

当机立断

,选择

弑兄杀弟

,迫于无奈,李渊只能下诏封李世民为皇太子,将来继承皇位。

不过令人疑惑的是,在玄武门之变时,李世民已经完全

掌控局势

,杀李渊也就是顺手的事,可以更快做到皇帝位置。但他并没有这样做,因为

后果是他承担不起的。

那么当时李世民为何不敢杀了李渊?李渊对李世民弑兄杀弟的行为又有怎样的看法呢?

玄武门之变

李世民出生于北周的

关陇贵族家庭

,他的父亲李渊是隋朝重臣,身世异常显赫,不过隋朝是个短命的王朝,仅仅存在数十年,后期更是爆发大范围的

农民起义

,威胁王朝统治。

信息源:《大唐政变玄武门》中国青年网

这种情况下,李渊也顺势而为,加入到

反隋的行动

中,联合自己的几个儿子,在太原起兵,势力愈发膨胀,最终一举

攻入长安城

,逼迫隋帝退位,改国号为唐,至此唐朝正式建立。

而此时的李渊,也仅仅控制

关中与河东

一带地区,全国各地到处都是割据军阀,统一大业任重而道远,这时候,李世民就发挥出了

杰出的军事才能

,在统一战争中立下赫赫战功。

不过在李世民上面,还有一个大哥李建成,李建成

精通政务

,主要帮助李渊处理国事,两兄弟一文一武,充当李渊的左膀右臂,为李唐江山的壮大孜孜不倦的

做着努力

在战时还好,两兄弟都有

一个目标,

那就是壮大唐朝,但等到战事相继平定后,这种兄弟间的矛盾就展现的淋漓尽致,尤其是这种皇室子弟,已经达到

水火不容的地步。

李世民多年征战,被封为

“天策上将”

,在一众文武大臣心中有很高的威望,且身边早已聚集大量的人才,比如

长孙无忌、房玄龄、程咬金

等人。

而李建成身为李渊嫡长子,拥有

皇太子的身份

,是钦定的皇位继承人,加上常年位居宫中,笼络了一大批大臣,政治力量强大,且李渊四子

齐王李元吉

也坚定的站在李渊身边。

一山不容二虎,虽然李建成已经是皇太子,但李世民

手握重兵

,威望高,对皇位而言终究是个隐患,而李世民也不服李建成,想要更进一步,兄弟俩就此开始

相互排挤和陷害对方

最终在

公元626年的7月2日

,眼看李建成要对自己动手,李世民先发制人,果断发动玄武门政变,在玄武门下,亲手将太子李建成和齐王李元吉

射杀

,控制住长安局势。

这种情况下,李世民完全可以进一步攻入

李渊寝宫

,将李渊也杀死,然后顺势登基称帝,开启自己的时代,但李世民最终并没有这样做,在杀了李建成和李元吉后,就

结束了政变。

要知道当时李渊还是皇帝,名义上

掌控着整个唐朝

,李世民如此行为,理应当诛杀,可李世民似乎并不怕,选择

向李渊坦白

,这究竟是为何?

承担不起

首先,李世民弑兄杀弟的行为,就已经是

大逆不道

,如果在将李渊杀害,夺得政权,那就有悖伦理纲常,难以服众,且发生这么大的事,李世民即便手握重兵,也

难以控制好局面

信息源:《玄武门之变:李世民一箭射死太子李建成》央视网

且李世民还需要李渊开口,承认他发动政变,射杀李建成和李元吉的

合法性,

否则天下势必会引起动荡,李世民终其一生都会活在这样的阴影下,他作乱的事情也将会

流传至后代。

当然,李世民没有选择杀李渊,也并不代表没有付出其他行动,在射杀李建成后,李世民就让大将

尉迟恭

去找李渊,进一步控制他,并获得

长安城的兵权

当时的李渊正和几位大臣在湖上泛舟,看到尉迟恭

身披铠甲

,提着沾有血迹的大刀,心中已经有了答案,生怕尉迟恭就是来

索取自己性命

的,连忙询问其发生了什么事,尉迟恭又来做什么。

尉迟恭一副大义凛然的样子,对李渊说是李建成和李元吉作乱,秦王李世民已经带兵

平定战乱

,而他来的目的,就是奉秦王命令,来

保护李渊

的。

说是保护,李渊何尝不知道

李世民的心思

,他也在思索应对之策,知道一旦处理不好,极有可能被尉迟恭一刀斩杀,亦或是被

囚禁起来

于是李渊询问一旁重臣的看法,木已成舟,那些大臣们也

都是人精

,知道这是李渊在找个台阶,便表示秦王诛杀乱贼是有功的事情,陛下应该嘉奖,可以将

军国大事都交给秦王处理

得到此回复,李渊顺势同意大臣们的说法。而尉迟恭也趁势向李渊

索要长安兵权

,表示现在长安因为叛贼的缘故,乱成一锅粥,希望李渊能将兵权交到李世民手中,好

平息叛乱

事已至此,李渊还有什么话可说,只得同意,就这样,李世民轻而易举的掌控了长安城的

各处禁军

,进一步瓦解了李建成和李元吉手下的将士。

可想而知,如果李世民顺手将李渊给杀了,那么长安城必将

陷入混乱

,即便是李世民浴血奋战,最终还是占领成功,但也必将

背负骂名,

政权也不稳固,一定会激起地方势力的叛乱,进京讨伐李世民。

之后李渊又接连颁布

三道诏书

,进一步巩固李世民的政治地位,将他向皇位上推。第一道就视对玄武门之变做出解释,李世民是平叛,杀李建成不仅没有罪过,反而有大功劳,在

舆论上

帮助李世民站稳脚跟。

第二道诏书就是册立

李世民为皇太子

,毕竟前太子李建成已经死去,为了江山社稷稳固,必须尽快选定新的皇太子,而这个身份也只有李世民担当的起,给予李世民登基一个

合法的身份

第三道诏书就是

退位诏书

,李渊深谙政治,自然知道李世民已经掌控朝政,自己手中已经没有实权,继续在皇帝位置上,只会加剧

安全风险

,不如尽早退位,让给李世民。

当然,李渊已经做到这一步,李世民更没有任何

对其下手的理由

,于是在登基称帝后,恭恭敬敬的尊李渊为

太上皇

让其彻底远离朝政,安度晚年。

事实也证明,李世民和李渊当初的

决定都没有错

,李世民不仅合法的继承了皇位,还将身上的舆论控制到了最小,登基过程一帆风顺,开创

贞观之治,

将唐朝向着顶峰推去。

而李渊依靠一系列

应对之策

,不仅得以体面的退出唐朝权力中心,安享晚年,同时也让唐朝避免一场动乱,得以愈发昌盛,给自己

留下了一个美名。

结语

如今距玄武门之变已经过去

上千年的时间

,而李世民弑兄杀弟的行为,虽然得到李渊的合法性解释,但仍然

饱受争议

也引起后世皇族对

权利和血缘

关系的探讨,但历史已经证明,在权利的诱惑下,别说是如李世民李建成这样的兄弟,即便是

父子关系都不牢固

[免责声明]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

相关内容

纯电MINI ACEMAN...
近日,MINI品牌推出了一款特别的限量版车型——MINI ACEM...
2025-08-25 00:52:07
当泰式风味飘香长隆!长隆以...
当泰式风味飘香长隆度假区,一场以食为媒、以情相牵的文化对话也由此展...
2025-08-25 00:45:08
方寸棋盘见真章!260名选...
8月24日,在喜迎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的氛围中,东莞市第八届市民运动...
2025-08-25 00:35:18
原创 ...
因为我一直都是写毛主席时代的文章,所以时不时有无知者来私信攻击,而...
2025-08-25 00:34:39
原创 ...
麻烦您点击一下红色的“关注”按钮,方便与您进行讨论与分享,也给您带...
2025-08-25 00:34:37
原创 ...
肇庆,古称端州,坐落在广东省中西部,西江中游北岸。作为国家历史文化...
2025-08-25 00:34:34
原创 ...
战争是非常残酷的,尤其是现代战争,自打进入热武器时代,人命再强大的...
2025-08-25 00:34:32
原创 ...
《唐诡2》不但在悬疑探案的剧情上节奏紧凑悬疑感拉满,而且在追剧中还...
2025-08-25 00:34:30
原创 ...
中国五千年上下的历史,只有一个毛主席,也只有一个李世民。唐太宗李世...
2025-08-25 00:34:26

热门资讯

淮粮酒独家冠名的南船北马掼蛋友... 【江苏消息】8月22日下午,由淮粮酒独家冠名的"南船北马掼蛋友谊赛"圆满落幕。这场融合智力竞技与文化...
没有《三国志》还会有《三国演义... 封面新闻记者 李雨心 摄影 陈羽啸 2月28日下午,名人大讲堂“三国文化季”的第三场讲座在西南石油大...
文旅新探|全球首个设置在机场内... 从驮负丝绸的骆驼,到东罗马帝国的金币,货物和钱币的一来一回,印证了丝绸之路贸易和文化交流繁荣兴盛的历...
为什么秦昭王非要赐死白起?史学... 战国时期那么多君王里,秦昭王肯定能算得上前几名的高手。他就是那个给秦国打下基础,让秦国能碾压其他诸侯...
原创 此... 国父说过这样一句话: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者昌逆之者亡。清朝灭就灭了,如果有人还和袁世凯一样倒行逆施...
卫青、霍去病对汉朝都很重要,但... 历史长河中的将星总是成对出现,卫青与霍去病这对舅甥将军,就是汉武王朝的双子星座。不过我们拨开层层迷雾...
原创 明... 中国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有着悠久的发展历史。古代中国一直在亚洲乃至世界都处于一个强国的地位,当时周...
原创 汉... 汉高祖刘邦,一个从平民崛起为帝王的传奇人物,在他建立汉朝、开创400年大一汉王朝过程中,体现出了非凡...
原创 此... 落后就要挨打,这是一个亘古不变的道理。 在欧洲有这样一个国家,几百年来历经了3次入侵,被割去了800...
刘伶醉酒那点事(78):在中国... 在中国历史上,“醉”酒的代表人物其实不少。仅在唐代杜甫的《饮中八仙歌》中,就生动描写了唐朝八位酒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