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欹器图
刘禹锡
秦国功成思税驾,晋臣名遂叹危机。
无因上蔡牵黄犬,愿作丹徒一布衣。
《题欹器图》是唐代诗人刘禹锡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下面是对这首诗的详细解析:
一、译文
秦国成功想住宿(意指功成身退),晋国大臣名成却感叹危机四伏。
没有机会过上蔡东门牵黄犬那样的悠闲生活,只愿做丹徒县的一个平民。
二、注释
三、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比秦、晋两国臣子的不同境遇和心态,表达了诗人对功成身退和安逸生活的向往。首句“秦国功成思税驾”以秦国臣子功成想归宿作比,次句“晋臣名遂叹危机”则揭示晋国大臣名成后的忧虑和危机感。后两句“无因上蔡牵黄犬,愿作丹徒一布衣”则直接表达了诗人的愿望,即希望过上悠闲自得的平民生活,而非身处高位、面临重重危机的官场生涯。
这首诗语言质朴自然,寓意深刻,反映了诗人淡泊名利、向往自由的高尚情操。同时,也体现了刘禹锡作为唐代著名文学家的卓越才华和深邃思想。通过鲜明的对比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功名利禄的淡泊和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四、背景
这首诗的核心在于表达诗人刘禹锡对人生境遇的深刻反思和对理想生活的向往。诗中提到的“秦国功成思税驾”和“晋臣名遂叹危机”是两种截然不同的境遇。前者象征着功成名就后寻求安逸生活的愿望,后者则揭示了身处高位所面临的潜在危机。
刘禹锡通过这两个典故,实际上是在反思自己的人生经历。他曾因参与政治革新而遭到贬谪,经历了仕途的起伏和人生的波折。因此,他对功名利禄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也更加向往那种简单、自由的生活。
“无因上蔡牵黄犬,愿作丹徒一布衣”两句,则直接表达了诗人的愿望。他希望自己能够像李斯那样,过上悠闲自得的生活,不必再为仕途奔波劳碌。而“丹徒一布衣”则象征着诗人对平凡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背景介绍
刘禹锡是唐代著名的文学家、哲学家,他的诗歌和散文作品在唐代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他的一生经历了仕途的起伏和人生的波折,这些经历也深刻影响了他的文学创作。
《题欹器图》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能与刘禹锡的仕途经历有关。在唐代中期,政治斗争激烈,刘禹锡因参与政治革新而遭到贬谪。在贬谪期间,他深入民间,了解了百姓的疾苦和生活的艰辛,这也使他更加向往那种简单、自由的生活。
同时,刘禹锡对哲学也有深入的研究,他的作品中常常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和人生智慧。这首诗中的“欹器”就是一个具有象征意义的道具。欹器是一种倾斜的容器,当水注满时会翻倒,水空时则会歪斜,只有水适中时才会端正。这正好象征着人生的起伏和波折,也提醒人们要时刻保持谦逊和谨慎。
综上所述,《题欹器图》这首诗不仅表达了刘禹锡对人生境遇的深刻反思和对理想生活的向往,也反映了他作为一位文学家和哲学家的深刻思考和人生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