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大明朝将灭之时仍然不缺猛将悍兵,要想抗击女真侵略和扑灭悍匪流寇其实不在话下,但是历史就这样被书写成一派哀鸿遍野,皇帝上吊,大臣明哲保身,纷纷投降。这就是真实的历史,也是很多明粉们哀叹的历史。我要说的是,这段历史只能这么写,大明朝只能覆灭,并无其他出路。
因为大明朝对百姓不好,对士兵不好,这就是失败的原因。底层军民为什么要拼死战斗,无非是他们认为有需要誓死捍卫的东西,如果没有需要誓死捍卫的,那为什么要拼命,为谁拼命?
说到底,大明朝官员腐败,民不聊生,官僚士绅直到悍匪围城了,才肯拿出点钱财充作军饷,普通士兵和底层百姓饭都吃不上怎么会有战斗力?他们内心能平衡吗?官老爷们搜尽天下财富,穷奢极欲,遇到国家存亡时反倒让底层士兵和百姓去拼命保护他们的财产,这个逻辑能成立吗?
有句话叫作“明兵不满饷,满饷不可敌”。说的是明朝军队,尤其是后期采取募兵制以后,只有在不欠军饷的情况下军队才有战斗力。这也难怪,明朝士兵是靠军饷养家糊口的,军饷都不能足额发放,就无法养家糊口,你能指望他们有战斗力吗?
其实,明朝军力孱弱是从朱元璋起就埋下了祸根。那时候明朝军队实行的是屯田制,即让军队自己开荒种地,来获取粮草并向朝廷交纳赋税。到永乐年间,军户达到了280万户,屯田9000万亩,户均有田32亩。可是,军户种的田却不属于军户,是为国家种田,产出大部分都上缴朝廷了,再加上军官贪腐太甚,对底层士兵盘剥太狠,导致士兵全家困顿不堪,许多无法养家的士兵举家逃亡。
看来从士兵出身的朱元璋开始,老朱家这家人就一个比一个狠戾,他们根本就不把普通士兵和民众当人看待,这些人都是他们的奴隶,是给他们扛活儿的机器。所以,明朝士兵不仅要种田还要服徭役,建设宫殿,兴修水利这些差事也都是士兵的任务。你把士兵以及军属都当奴隶看待,到打仗时还要让他们誓死保卫你的江山,这是怎样的大脑才能产生这样的思维,无非就是拿人不当人看,就是轻视草民贱民的结果。
当然,明朝也有一些军队战斗力很强,比如戚家军。那是因为,戚继光允许士兵去抢夺敌人的财产来充作军饷,在军饷不足的情况下,这无疑是提升军队战斗力无奈的办法。说到底,底层军民无论是打仗,还是屯田,无非就是为了能吃饱饭,这也是他们生存的唯一目标了,这还真是可悲!
因为有这样的皇帝,有这样的朝廷,这样一群骑在人民头上作威作福的官僚群体,所以在面对农民起义和外族入侵时,明朝军队才会如此不堪一击,甚至主动投敌叛变。因为对方给的军饷足够养家。正所谓先有家后有国,你连自己的小家都养不活,要朝廷又有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