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提及袁崇焕就不得不说他与皇太极在北京城下的一战,当皇太极率领众多清军浩浩荡荡地袭来,袁崇焕即使手下只有九千骑兵也急忙赶来增援,可以说当时的北京城外展开了激烈的一战。
虽然这么看袁崇焕是有功无罪,但不管是朝中大臣还是北京城中老百姓都对他相当痛恨。
随后在这千钧一发之际崇祯帝竟然要召见他,只能说这时的袁崇焕已经命不久矣,而后死在了崇祯帝的一纸诏书下。
可是袁崇焕到底犯了什么罪呢?还有袁崇焕死后,他的妻子兄弟也被流放,并有记载“崇焕无子”,那么袁崇焕到底有没有后代呢?
一、袁崇焕被处死
袁崇焕是明末的抗清名将,关于他的威名想必众人皆知。
都说功高盖主后,肯定得让皇帝猜忌,更何况是表现的又好,又自信的袁崇焕呢。
皇太极在袁崇焕这里也确实没少吃亏,甚至有说皇太极在军事上压根赢不了袁崇焕。
不过军事上不可以,但他可以借助已经对袁崇焕忌惮了的崇祯皇帝的手。
所以乙巳之变后,皇太极会加紧行动,而崇祯帝也快要容不下袁崇焕了。
相传皇太极带领着他的铁骑气势汹汹的将要兵临城下,袁崇焕也闻声而动。
他先是派人拦截,但是自己不亲力亲为,似乎都有点靠不上,因为很快他派遣的拦截队伍就全军覆没了。
如此之前接连胜仗的袁崇焕显然有些颜面扫地,不过京城势必得守住,不然大本营都被攻了去,他们更何谈取胜。
于是袁崇焕只能尽快增援,果然还得是他,城肯定是守住了,就是他最后还是放走了皇太极。可能在他看来是想要放长线钓大鱼,但是他还是没有考虑到京城的重要性。
在京城无疑就是在天子脚下,稍有不慎,必会酿成大祸。
甚至说如果袁崇焕生出二心,崇祯帝显然也就逃无可逃了,这样让崇祯帝提心吊胆地,只能说袁崇焕这一计大错特错。
不管怎么说袁崇焕都一定程度上护卫了京城,表面上的赏赐和犒劳还是有的,毕竟这时用到袁崇焕的地方很多。
但是刚快马加鞭赶来增援又展开了行动的袁崇焕众人,肯定已经疲惫不堪,可当袁崇焕提出要京城休整时,崇祯帝却拒绝了。
而后袁崇焕只能该干什么干什么,更在城外准备迎敌,在这期间虽然有胜有负,但是最后只能是明军大胜。
不过这一次袁崇焕可真就是吃力不讨好了,因为本来是论功行赏的事,到头来却是大臣弹劾不断,其中的说辞也便说他是故意放清军入关的,而且在这时皇太极又趁着风声火上浇油,袁崇焕只能是有口难辩。
皇太极不断散布他与袁崇焕达成合作的假消息,崇祯帝本就忌惮非常深,这样一来,袁崇焕显然也就跑不掉了。
于是一桩桩一件件事情堆积起来,崇祯帝只能是杀心四起,最后更在明朝这危机四伏的处境下以非常残忍的方式把袁崇焕处死了。
随之他的兄弟妻子被流放,众人皆知他无子,知道的也不过是他有一个嗣子袁兆基。
但是袁崇焕还有一个小妾,在他入狱前就有了身孕,只能说袁崇焕自己可能都不知道。
二、袁崇焕的后人
小妾将袁崇焕的遗腹子生下后取名为袁文弼,谁能想到袁文弼后来参加了清军,也算在清朝有了一定的地位,不得不说也是很戏剧性的。
后来袁文弼也算是在清军中建功立业,最后更被编入了宁古塔汉军中。而且最让人震惊的是随着改制,袁氏竟在汉军八旗中占得一席之地,不得不说不愧是袁崇焕的后人。
要说他的后人在清朝扬名的还得是五世孙富明阿。
早年的他在平定叛乱时立了大功,
后来他更在短短三年的时间里,参与了多达十几场的战役,如此也是有功之臣。
还有在同治时期,富明阿深得皇帝的信任。首先他是汉军正红旗的都统,掌管的还是京城的神机营。
要知道神机营中可是有各路大神、精锐,他能官居一品更统领管辖,可见本事肯定不一般。
再者他们的职责也是重中之重,守卫的可是整个紫禁城乃至三海,总之就是缺了谁都不能缺了他。
就连皇帝巡行的时候,他势必都需要相伴左右,不得不说这份信任可真是难得。
后来富明阿就像是一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因为战功显赫,富明阿甚至还得到了黄马褂的赏赐。富明阿也算是多年征战沙场,身上的伤病更是不少,但也没少众人的挂念。
富明阿的儿子寿山也不是无能之辈,虽然先前有富明阿打下了不错的生活基础,并被授予一定的官职。
但他并非碌碌无为之辈,相反寿山的军事才干也不能小觑。
寿山多次参与到作战中,表现相当地勇猛,而且还非常关注边防的形势。于是在光绪二十五年,他见到了光绪皇帝,只要光绪问他便能很快地答上,自然也就对他颇为赏识。
随后寿山先是辅佐了黑龙江的将军进行治军,将军死后,寿山全权掌管当地军中大事。总之寿山不乏是严苛之人,他带领下的军队军纪严明,身处边防要塞,他还非常上心地进行了布防。
当然毕竟是军队,提高战斗力才是根本,于是他便制定了《行阵操法》,所以寿山同样守护着清朝的江山。
三、悲凉的结局
袁崇焕不乏是一代名将,可是纵观他的结局似乎有些悲凉。
作为一位征战沙场的将军,他的身上有数不尽的功劳,更一直为明朝的社稷着想,即使是身死,似乎战死沙场才是他最终的归宿,但是最后他还是死在了皇帝的手中。
在袁崇焕众多罪名中,不乏有小人的趁机报复乃至皇太极的添油加醋,要说崇祯皇帝没有意识到,
那肯定是不可能的,毕竟崇祯皇帝也不是无知的。
而且当时的大明王朝又是多事之秋,他刚上位,显然是把局势稳定住才是最紧要的。
并且袁崇焕又是朝廷重臣,在当时更是得力、能干的大将,杀了他势必是一大损失。
可是不仅朝廷大臣对他有意见的众多,就连众多百姓都对他相当地不满,总之就是朝廷里里外外已然容不下他,崇祯帝也只能不得不做。
不得不说事实证明没了袁崇焕还真就不行,此后的明朝只能是接连不断的败仗,由此更如了皇太极的愿。
结语
袁崇焕是一代名将,相传他的后人同样也在清朝建功立业。身处不同的时期,也算是在不同的环境下建立起了自己的威名,总之他的后人也可以说是值得人们尊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