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灭亡24小时前,曾发生过2件怪事,至今想来还让人觉得诡异
创始人
2025-08-23 20:04:48
0

公元1643年,也就是崇祯十七年的三月十九日一大早,李自成带着大顺军把紫禁城给围了个水泄不通。崇祯皇帝没办法,只好又回到前殿,让提督太监赶紧敲钟,想把大臣们都叫来,可结果呢,愣是一个人都没来。

崇祯皇帝看着紫禁城外大火熊熊,只能无奈地叹气说:“都是大臣们害了我啊,国君本该与国家共存亡,二百七十七年的大明江山,就这么一下子丢了,都是被奸臣给耽误了,才会变成这样。”说完,他用头发盖住脸,上吊自杀了。

但是,要是回到24小时前,那会儿发生了两件奇怪的事儿,每件事都可能让大明朝再多活一会儿,可崇祯皇帝愣是一个都没抓住,现在想想还是觉得挺不可思议的。

【一、李闯王上表请降】

崇祯十七年三月十七号,“闯王”李自成带着大顺军打到了高碑店和北京城西边的直门那儿,京城里的守军拼死抵抗,于是李自成下令使劲攻打城池。

炮兵首先开炮,大顺军的大炮朝着北京城墙猛烈轰击,城上的士兵伤亡非常大。

三月十七号下午,大顺军的士兵分开去攻打平则门和彰义门,这场战斗从下午一直打到了晚上。尽管大顺军勇猛无比,像竹子被劈开那样势不可挡,但他们终究还是没能把北京城的城门给攻下来。

李闯王看着皇帝的宝座就在跟前,可自己就是坐不上那把椅子,要是再硬攻下去,士兵们伤亡太重,最后谁能拿下北京城还真说不定呢。

正当李闯王感到毫无办法的时候,大营外面忽然有人送来一封信,信上说广宁门的守城太监曹化淳打算投降李闯王,还要打开城门迎接闯王进京呢。

这真是困了就有人递枕头,礼物送到闯王心里去了。

闯王连忙带着军队冲进了城里。

崇祯十七年三月十八号那天,李闯王带着大顺军的各个部队进了北京城,城里的守军一看形势不对,全都投降了。大顺军没费多大力气就把紫禁城给围了起来。

大家都觉得,李自成带领的军队势头正猛,只要再来一次猛攻,就能打进紫禁城,自己亲手把大明王朝给灭了。

但就在这样的处境里,李自成却做出了一个让人捉摸不透的选择,那就是投降。

李自成让原本深受崇祯皇帝信任并受重用的太监杜勋,进宫去和崇祯皇帝偷偷商量事情。杜勋之前还被派去守昌平呢,但他这个人啊,特别怕死,一看大顺军的势头那么猛,还没正式开打,他就吓得赶紧开城投降了。

杜勋心里直犯嘀咕,不明白李闯王为啥都快当上皇帝了,还琢磨着要谈判。这眼看就要坐上龙椅了,何必再多此一举呢?哪有赢了仗的,反而去向一个孤零零的皇帝求饶的道理?

可是,这毕竟是李闯王自己拍板决定的,别人怎么劝都没用,杜勋只好拿着李闯王的信进了皇宫,去见崇祯皇帝。

【二、崇祯皇帝拒绝李自成的请降】

当李自成站在紫禁城外,满脸笑容的时候,紫禁城里的崇祯皇帝却怎么也笑不出来。

仅仅三天时间,李自成就一路从居庸关攻到了皇城根儿底下。之前派出去的唐通和那一帮监军太监,临走前还一个个拍着胸脯打包票,说要把李自成赶回山西去。可结果呢,还没开打呢,他们就都去巴结李自成了,真是一个个都没点儿骨气。

现在李自成已经打进了北京城,崇祯皇帝对他手下这帮废物彻底死了心。李自成是不是挺有本事的?

有是有,但数量不多,因为他并非是在潼关经过一路激战才打到京城的,更像是让那些一见到他就投降的大明“忠臣”们直接迎进北京城的。

如今大顺军攻进了城,那些皇亲贵族都躲在家里不敢露面,文臣武将也都成了胆小鬼,要么早就脚底抹油溜了,要么就乖乖向李自成投了降。只剩下崇祯皇帝孤家寡人一个,面对着这烂摊子,他能有啥法子呢?

崇祯在皇宫里过得苦不堪言的时候,杜勋出现了,他带来了李自成的信,还有个让人吃惊的消息:李自成打算向崇祯皇帝投降!

这个消息真是太离奇了,李自成眼看就要坐上龙椅了,结果却突然说要投降,不是他真心为国,就是想趁机狠敲一笔。

翻开他写的信一看,还真是这样。

李自成开出的条件是:想被封为西北王,还要几百万两银子当军费。作为交换,他答应帮明朝去平定其他的起义军,并且愿意带兵去攻打在关外一直盯着明朝的皇太极。

他干完这些事情后,就得回自己的封地做西北王了,虽然名义上是明朝的人,但只听命令不去朝拜,没啥大事就不来北京见皇帝了。

说起来,那时候崇祯皇帝被李自成带着的几十万大军团团围住,李自成大军稍微使使劲儿,就能把紫禁城给端了。禁卫军呢,就那么一万来人,而且多半都不想打了,真要一开打,估计大半都得立马投降。

这种情况下,要是接受李自成的投降,对明王朝来说最有好处了,起码能让明王朝继续活下去,以后还有机会东山再起。

但奇怪的是,崇祯皇帝竟然不接受李自成的投降。

那些为数不多还没逃跑的大臣,刚才还在一个劲儿地劝皇帝接受李自成的投降,这下子全愣住了。

封李自成为西北王,这事儿其实挺可行的。你想啊,那时候经济重心都移到南边去了,西北地区虽然东西也不少,但跟中原比起来还是差了点儿。再加上李自成还得忙着对付其他的起义军和满清的皇太极,他能不能活着回到西北都是个问题。所以,先给他个空头衔,让他先替明朝卖力,这买卖挺值的。

几百万的军饷根本不算啥大问题,眼下人都快没命了,留着那些钱还有啥意义呢?

崇祯皇帝心里其实都明白,就是最后一句“就是不去遵旨见面”让他难以接受。

崇祯皇帝特别要面子,我说啦,都让你这个农民当西北的老大了,你咋还不来拜见进贡呢,这真让我受不了,实在没法忍!所以,最后还是决定不接受李自成的投降。

【三、守节?还是怯懦?】

崇祯皇帝不接受李自成的投降后,赶紧把几个妃子和两个女儿叫来,为了不让她们被大顺军抓住后受欺负,只能狠心让她们先走,甚至亲手结束了自己才六岁的小女儿昭仁公主的生命。

宫里的妃子们心里都明白,城一旦被攻破,她们的下场肯定很惨,所以大多数都选择了上吊自杀。

按理说,崇祯皇帝这时候已经没有亲人需要挂心了,不是已经被送走就是已经不在了,他也该跟着去了。

虽然他最后是在一棵歪脖子树上吊死了,但事情是这样的:他一开始想逃跑,可是怎么跑都出不去,也没有大臣愿意帮他,最后没办法,才选择了这条路。

《明季北略》里头说了:崇祯皇上穿了便衣,还换上了太监的鞋,绕着紫禁城走了一圈,结果哪个门都不给他开。成国公白天还在皇上面前说要托孤呢,结果晚上就跑去参加宴会了。安定门的守军更是跑得没影了,门锁上还打不开。就这么转到快天亮,大顺军都要起来了,崇祯皇上还没找到出紫禁城的道儿,最后只能灰溜溜地回宫了。

崇祯皇上回到前头的大殿,敲响了大钟,想叫来大臣们,可哪儿还有人来呀。从昨天他拒绝李自成那时起,大臣们就当他没命了,有点骨气的都回家准备带着一家老小跟他一起死,怕死的早跑到李自成那边了,谁还顾得上理他?崇祯皇上这下彻底成了没人管没人问的孤王,实在没办法,只好把身边的太监们也打发走,让他们各自逃命去了。

崇祯有没有想过投降呢?我猜他应该是有想过的。

说到底,活着总比死了强,谁不想多活几年呢。

但是当他面对李自成的投降时,他没有答应。反过来,如果他向李自成投降,李自成又会轻易接受吗?

当李自成占领洛阳时,福王朱常洵不也举手投降了吗?

但李自成非但没饶过福王,还从他自家的后花园捉了几头鹿,硬是把福王扔进了锅里给煮了。

把鹿肉分给大顺军的将士们享用,并且给它取了个好听的名字叫“福禄宴”。

崇祯皇帝竟然亲自下旨,让人去挖了李自成的祖坟,你说李自成要是把崇祯千刀万剐了,也不算过分吧?还不如自己了断,这样既能得个为国尽忠的好名声,还能保全尸身。

说到气节,确实存在,但真的没多少个。

结果证明他之前是瞎猜忌了,李自成进了紫禁城,瞧见崇祯皇帝上吊了,不但没侮辱他,还让人好好安葬崇祯皇帝,在东华门外还办了场公祭,之后又把遗体送到了佛寺。

过了七天之后,还是把他和田贵妃葬在了一起,这也算是做到仁爱和道义上的极致了。

有些人看起来可怜,其实也有让人不满的地方。崇祯皇帝其实挺勤奋治国的,年纪轻轻头发就白了。清朝的历史记载说,他每天鸡叫就起床,半夜都不睡觉,经常因为操劳过度而生病,宫里也从没搞过什么娱乐活动。

崇祯皇帝虽然心怀大志,凡事都亲力亲为,但他既不会治国,也看不出谁是贤才,更没肚量容人。他总怀疑大臣,动不动就砍头、用酷刑;对老百姓也是各种苛捐杂税不断;遇到国家大事还拿不定主意。

所以说,崇祯皇帝虽然很努力,但越是使劲儿越是出错,他治理国家那会儿,大明要想重新振兴起来根本没门儿,灭亡是迟早的事儿。

说来也真巧,崇祯年间,中原这块地方几乎年年都遭大灾。从崇祯元年一直到崇祯七年,干旱就没停过。本来应该很富裕的中原,结果变得满地荒凉,村庄十有八九都空了。

从崇祯十三年到崇祯十七年,鼠疫再次肆虐。史学家们大概算了下,崇祯那时候的鼠疫加上旱灾,让人口一下子少了上千万。

奇怪的是,从清朝顺治元年,也就是公元1644年开始,鼠疫竟然神奇地不见了,中原地区也迎来了好时候,每年庄稼都收成很好,可能真的是上天安排的吧。

相关内容

每周股票复盘:柏楚电子(6...
截至2025年8月22日收盘,柏楚电子(688188)报收于150...
2025-08-24 04:35:20
原创 ...
回顾历史,守望未来,欢迎来到【有观点大历史】精心整理、考据的二战珍...
2025-08-24 04:33:37
唐诗宋词里的安徽·第33篇
摄影:李鹏飞 安徽,诗情画意 安徽文化底蕴深厚,诗词丰富。唐宋时...
2025-08-24 04:33:26
原创 ...
在二战后期,美国连续向日本本土投掷了两颗原子弹,随着原子弹的爆炸之...
2025-08-24 04:33:22
原创 ...
大家好啊,今天咱们来聊聊一个挺有意思的历史话题-朝鲜战争结束后,世...
2025-08-24 04:33:20
国内首次全套完整影印出版,...
“作为晚清时期创办时间较早、出版时间长久、规模宏大的中文期刊,《益...
2025-08-24 04:33:03
原创 ...
想必大家在电视剧中经常能够看到,天子一怒就下令株连九族,“株连九族...
2025-08-24 04:32:40
原创 ...
当代中国正在实现一次历史性的伟大崛起,中国的实力规模决定了中国的影...
2025-08-24 04:32:40
原创 ...
衡量一件文物的价值绝对不能仅仅只看到本身的外在价值,可能这件文物是...
2025-08-24 04:32:11

热门资讯

原创 原... 先登基称帝,后为关羽报仇,这件事要是怪大耳兄刘备,就有点丧良心了。关羽被杀前后,刘备所遭受的一系列打...
原创 平... 平生只写一首词的唐婉,凭什么被后世称为才女,让陆游至死不忘,还能让后任丈夫终身不再娶?这或许是不少人...
原创 地... 二战结束后,奥地利的命运如同德国一样,被美、苏、英、法四国分区占领,直到1955年才恢复主权。在此期...
原创 王... 王莽的皇后王氏病故,他下发选美诏令,亲自“笔试”、“面试”,最后选定了杜陵史家的女儿。68岁的王莽把...
原创 古... 在古代,就有人指出在北平建都有巨大弊端,解放战争胜利之际,毛主席为定都一事犹豫不决,直到与一高人谈话...
原创 李... 李世民临终密令:权臣长孙无忌之命运悬于一线 在唐朝那个辉煌与暗流并存的年代,唐太宗李世民以其卓越的军...
被遗忘的将星:解码王如痴的历史... 1935年8月6日南昌下沙窝刑场,三声枪响划破天际。方志敏、刘畴西、王如痴三位红军将领倒在血泊中,他...
原创 宋... 公元960年,赵匡胤发动了历史上著名的“陈桥兵变”,建立了宋代,定都开封。公元976年,赵匡胤离开京...
原创 中... 三国游戏,成了香饽饽。 21日,国家新闻出版署发布了2025年2月国产网络游戏审批的相关信息。 共下...
原创 日... 兵马俑的来历及其重要意义 话说在公元前221年,一代暴君秦始皇踌躇满志统一了六国,一统华夏,为了长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