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一代帝王李世民:死亡原因令人猜不透,以至于史官无法下笔
创始人
2025-08-23 14:04:06
0

唐朝是中国历史上最为强大的封建王朝,有着“万国来朝”的美誉。唐朝对历史的影响是深远的,日本至今仍保留着大量唐代风格建筑,而身处国外的中国人也被称为“唐人”。

这一切,便始于唐太宗李世民。唐太宗的一生辉煌且灿烂,可以说是年少有为。毛主席曾亲口赞誉“自古能军无出李世民之右者,其次则朱元璋耳。”

然而就是这样一位杰出的皇帝,其晚年却有些令人感慨,以至于他的死亡,都令史官无法下笔。

唐太宗是唐朝的第二个皇帝,开国皇帝唐高祖李渊的儿子,自幼便带兵征战沙场,为唐朝的建立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然而受古代封建思想的影响,身为次子的李世民并不是父亲立太子的首选,李渊的本意是立长子李建立为太子。

皇室继承向来腥风血雨,李唐王朝也无法幸免,太子之争,就这样开始了。最终,玄武门之变之后,李世民顺理成章地成为了太子,而后顺理成章地成为皇帝。

继位后的唐太宗并没有贪图享乐,碌碌无为,相反,他是一个精力充沛,聪明谨慎的好皇帝。他常以亡隋为戒,时刻注意叮嘱自己,克制欲望。

在政治上,他知人善任,不问出身,唯才是举。任用房玄龄,杜如晦,长孙无忌等忠正贤良之人。

在经济上,他实行均田制等多项制度,减轻农民赋税,勤俭节约,大大降低了人民的负担。

在军事上,他出师塞北,扩大疆域的同时巩固了自身的地位,被西域诸国成为“天可汗”。

在外交上,唐朝与吐蕃,印度,阿拉伯等地的国家均有来往,一海之隔的邻国日本深受唐朝文化影响,至今仍能看到当年的影子。

在唐太宗的统治下,唐朝进入“贞观之治”,国力空前盛大,首都长安成为历史上第一座人口突破一百万的城市。

在唐太宗精力充沛的年轻时期,便已经将唐朝打造成为了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这份功绩足以载入史册。

然而唐太宗并没有因此而变得昏庸,相反,步入晚年的他依然兢兢业业地恪守着一个皇帝的职责。他并不满足于坐在高台之上听取汇报,而是亲自前去视察以获得真实可信的资料。

公元644年,唐太宗前往关内雍州的灵口村视察,对症下药,对当地田少者免除赋税,移之宽乡。

不仅是为君,作为父亲,他也同样是一位教子有方的好家长。

公元648年,唐太宗将他撰写的《帝范》十二篇颂赐给太子李治,用自己总结的经验教训来告诫李治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

虽然此时的唐太宗已经少了年少时毕露的锋芒,但他仍是一把寒光闪闪的利剑。公元644年,唐太宗率兵攻打高句丽,并且凯旋而归,俘虏敌军十几万人,而唐朝军队仅损失几千人。

公元649年,这一年是唐太宗在世的最后一年了,虽然身体已经摇摇欲坠,但他还是出宫与百姓庆祝久旱逢甘雨。在这之后,他便离开了长安,前往了终南山。

所谓欲加王冠,必承其重,作为皇帝,唐太宗甚至自己的责任与权利并重。虽已迟暮之年,但他还是在尽自己所能去做好皇帝应该做的事情。

唐太宗去往终南山不久,便驾驾崩于翠微宫含风殿,一代明君终究敌不过岁月,结束了他的一生。

关于唐太宗的死一直都是众说纷纭,民间流传着一种呼声很高的说法——服用丹药中毒而亡。

然而这种说法是否站得住脚呢?

根据史料记载,唐太宗的确有命令方士那罗迩婆婆寐为自己炼制丹药的行为,然而这位自称已经达到两百岁的方士只不过是徒有其表,并没有真正炼制出丹药。

也就是说,唐太宗根本就没有服用过那罗迩婆婆寐的丹药,所以丹药致死的说法也就不攻自破了。

众所周知,行军打仗非常消耗体力和精力,唐太宗曾亲口说自己在打仗时“以战会为俎豆,以干戈为章服”,可见战争的条件异常艰苦。

而且虽然每次唐太宗出征都能胜利凯旋,但并非全身而退,受伤是免不了的事情。唐太宗在建立了雄雄伟业的同时,也给自己的身体埋下了隐患。

除了年轻时落下的病根以外,皇室家族的内部矛盾也成了唐太宗的精神负担。

当年兄弟之间为了皇位反目成仇的戏码,在唐玄宗的三个儿子之间又再次上演了。为了顺利选出合适的继承者,唐太宗不得不拖着已有旧伤的身体日夜操劳。

最后,身为一国之君,还肩负着治理国家的重任。在这三重压力之下,唐太宗的身体终于撑不住了……

生老病死本是自然规律,而唐太宗偏要逆天而为,这才有了命人炼制长生不老丹药的荒谬故事。

也许在外人看来唐太宗是因为年事已高而变糊涂了,但只有他自己知道,还有许多应尽却未尽的义务在等着他。

唐太宗的死在官方记录中被描述为因病去世,虽然看上去很奇怪,但细细思索便能理解其中的因果。

正如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唐太宗的死也并非是一瞬间的事情。生病只是一个导火索,其中的缘由分析起来错综复杂,难怪会令史官无法下笔。

我们都知道古代医疗水平并不发达,像唐太宗这样具有复杂症状的人是没办法分析出具体病情的,如此一来,也就只能写下一句因病而死了。

就这样,史官简简单单地提了一笔,相信自有后人评说。

纵观唐太宗的一生,无论是文治武功还是为人品性,都有可圈可点之处。从年少时的意气风发,到晚年时的兢兢业业,他的一生都在为国家和人民奉献自己。

理智,谨慎,即使身处高位仍能时刻警醒自己,无论什么时候,都是值得学习的品质,对唐太宗来说如此,对我们来说也是如此。

这样一位敬业的皇帝,难怪后人会称他为千古一帝呢。

相关内容

雨润山林秀 菌鲜滇味足(跟...
本报记者 张 驰 在云南木水花野生菌交易中心,游客在选购松茸。 ...
2025-08-23 08:47:09
安徽4天3夜游费用是多少?...
在忙碌的都市生活中,我和另一半总梦想着能有一次浪漫的旅行,远离喧嚣...
2025-08-23 08:44:54
米兰官方回顾意大利超级杯:...
米兰官方回顾意大利超级杯:鸟巢上演的米兰德比
2025-08-23 08:44:03
痛苦面具!萨卡吃了一口英国...
痛苦面具!萨卡吃了一口英国食物后差点吐了出来
2025-08-23 08:43:38
全球及中国女子高尔夫球手市...
基于女子高尔夫球手行业历史发展规律、发展环境与行业整体发展态势来看...
2025-08-23 08:41:50
原创 ...
2025年WTT欧洲大满贯,在经历多日鏖战之后,女单八强已经全部产...
2025-08-23 08:40:41
原创 ...
有书君说 乱世出枭雄,乱世亦出大师。 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的国学...
2025-08-23 08:33:54
历史上的今天 | 邓小平同...
邓小平(1904~1997) 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无产阶级革命家、...
2025-08-23 08:33:52
南宋龙泉窑瓷器鉴定方法技巧...
南宋龙泉窑瓷器鉴定方法技巧 这里全有! 龙泉窑的历史溯源 龙泉窑...
2025-08-23 08:33:51

热门资讯

原创 他... 如果大家看过《隋唐演义》,就会知道里面有一名叫做苏定方的大反派,这厮在投奔夏王窦建德之后,进攻燕山的...
原创 新... 前言 上世纪三十年代,日寇横行,无恶不作。值此民族危亡之际,无数爱国将士奔赴战场,奋起反击,用鲜血和...
原创 宋... 晁盖被杀之后,留下遗言:“若哪个捉得射死我的,便教他做梁山泊主。”晁盖的话意在阻止宋江顺利登上梁山之...
原创 唐... 说起大唐那些神乎其神的高手,不得不说到一个人,那就是被唐玄宗亲封的国师,叶法善。 他一生经历唐高宗、...
原创 同... 秦汉之际,有两个叫韩信的人活跃于历史舞台上,二人不仅同名同姓,还都与汉高祖刘邦有着非同寻常的关系,他...
杨贵妃的墓葬出土,打开墓室一看... 杨贵妃是中国古代四大美女里的一个,她身上围绕着好多神奇的故事。在唐朝后宫那么多美女里,杨贵妃就凭着自...
原创 慈... 当西方文化、思想以及一些新事物传进我国的时候,比如说摄影,钟表,不少人都觉得很神奇,慈禧太后从未见过...
鄂尔多斯一博物馆揭牌成立! 2月18日 鄂尔多斯市鄂托克前旗博物馆揭牌成立 鄂托克前旗博物馆占地面积2500平方米,展陈面积...
原创 为... 杨坚死后的庙号是高祖,谥号是文皇帝,活着时用过开皇、仁寿两个年号,可为什么我们现在称呼杨坚时只用谥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