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说到奕山将军,大伙儿都晓得,他是康熙爷那第十四个儿子胤禵的玄孙,道光年间的大红人儿。他们家族啊,从爷爷辈的绵备开始,就有些闲云野鹤的意思了,不怎么掺和朝廷的事。更关键的是,奕山的老爹后来还走丢了,直接给家族从宗室名单上划掉了。不过呢,奕山这小子倒是沾了老祖宗的光,这才得以混进宫里,当个侍卫啥的。
之后啊,奕山靠着不懈的打拼,凭借道光皇帝亲戚的身份,一路飙升到伊犁将军的高位,还荣获了一等镇国将军的封号。说实话,像他这样的皇族边缘人物,能混到这个份上,那可真是不简单!奕山一跃成为朝廷里顶尖的大官后,他的儿孙们也跟着沾光,能世世代代享受皇家的庇护了。
今天咱们来聊聊奕山将军的后代们。虽然奕山将军的孩子不算多,但到了曾孙那一代,居然有五个人在朝廷里当官呢。咱们来细数一下:话说这五位曾孙,个个都算得上官场的后起之秀。奕山家的血脉,还真是有股子不凡劲儿,你说是不是?
【一:次子载鹭(1818-1878年)】
奕山有个大儿子,名叫载鄂,他比载鹭足足大了四岁。可惜啊,这孩子刚满二十岁(虚岁),就因病早早地离开了人世。更遗憾的是,他还有个未婚妻呢,是朝廷里三等侍卫公中佐领家的千金,可惜还没进门就成了遗憾。
载鹭啊,他是在嘉庆二十二年呱呱坠地的,结果就这么成了奕山家的大公子,说是长子也不为过。到了他19岁那年,皇上还赏了他个三等侍卫当当呢!
道光二十五年那会儿,载鹭在侍卫的岗位上摸爬滚打了足足九年,终于迎来了升职的喜讯,一跃成为了侍卫的小头目——班长。时光匆匆,转眼又过了两年,道光帝一高兴,还特批了他和家里长辈能在乾清门自由进出,这可是无上的荣耀啊!
咸丰皇上登基后,立马提拔了载鹭这位能臣。载鹭在咸丰和同治两位皇上的时代里,那是风生水起,担任过内阁学士、正黄旗汉军副头头、正蓝旗满洲的副统帅、正红旗汉军的领头羊,还做过皇上的贴身保镖——御前侍卫,镶黄旗护军的统帅,外加理藩院的二把手侍郎。咸丰皇上一上台,二话不说,先给载鹭封了个三等辅国将军的头衔,那可是风光无限好啊!
在同治皇帝在位的第十三个年头,他辞去了那些兼任的官职,不过还好,辅国将军的爵位还是给他保留了下来。
【二:长孙溥翰(1836-1897年)】
溥翰啊,他是奕山老爷子的长孙,出生时家里已经四世同堂,热闹得很呢。咸丰五年的光景,二十岁的溥翰靠着爷爷在朝廷里的威望,走后门得了个荫生的好机会,还被朝廷赏了个六品主事的小官当当。
咸丰七年的那会儿,他被封为了三等奉国将军,还一并得了个三等侍卫的头衔。对一个原本没啥爵位的家族来说,能捞到这样的封赏,那可真算是走了大运了!
同治四年的那会儿,他被提拔成了二等侍卫,可谓平步青云。转眼又过了七年,到了同治十一年,他又更上一层楼,被赐予了头等侍卫的头衔。
光绪四年的那会儿,老爹一走,我就接过了辅国将军的头衔。
【三:孙子溥琦(1858-卒年不详)】
溥琦啊,他是在咸丰七年来到这个世界的。一晃眼,到了光绪二年,19岁的他就已经是个荫生出身的小伙子了,还被选为候补的刑部主事,那可是正六品的官职哦!你说说,19岁就当官,这在清朝那会儿,可算是凤毛麟角了。不过话说回来,溥琦的祖父可是朝廷里响当当的大人物,他能有这番成就,也多亏了祖父在背后撑腰呢!
光绪二十七年那会儿,他摇身一变成了御史大人,专门负责给朝廷揪那些不守规矩的官员的小辫子。这一职位,对整治官场风气、解决吏治难题那可是帮了大忙了!
【四:曾孙毓照(1861-卒年不详)】
毓照呢,他是奕山老先生的长孙溥翰的第三个儿子,老妈可是朝廷里提督大人的千金哦。到了同治年间,才7岁的小毓照就被特别关照,给了他一个荫生的头衔。
光绪四年的时候啊,我那曾祖父驾鹤西去,朝廷念着旧情,就赏了毓照一个五品郎中的头衔。转眼又过了九年,到了光绪十三年,毓照就接过了老爹手里的奉国将军爵位,成了新一任的爵爷。
光绪十八年那会儿,他成了兵部里的一位重要官员,人称郎中。
【五:曾孙毓楷(1876-卒年不详)】
毓楷啊,他是在光绪二年那会儿蹦跶到这个世界的。光绪四年,小家伙才3岁呢,就被皇上赏了个主事品级的头衔,那可是风光无限好啊!至于后来他咋样了,故事就没那么详细了,咱们也就不得而知咯。
总结一句:奕山在道光年间可是响当当的大臣,但瞧瞧他的后代,似乎一代不如一代了。不过还好,奕山当年被朝廷封的爵位,一直能传到清朝快结束的时候,这也算是有个圆满的收尾了。奕山啊,乾隆年间出生,光绪年间才走,活了整整89岁,也算是安享晚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