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江追堵计划中,蒋介石决定全州附近地段归何键主力部队
防守,灌阳以北四关(永安、清水、龙虎)则由桂军防守。
这些地区如全州的灌阳、湘江西岸渡河点,曾派民团修过碉堡。
在恭城、灌阳、兴安间采取坚壁清野的措施;但是兵少防宽。
自11月下旬红八、九军团在湘南江华、永明向富(川)贺(县)边活动后,桂军第十五军(其第七军一部留桂林外围不能调动)各师的布防举棋不定。
事后薛岳常说:“当时桂军如惊弓之鸟一样,一面既要防富川红军南下,一面又要防红军西上,同时对中央军又不放心。
结果他们为了保全实力,除留韦云凇(第四十五师)防堵富(川)贺(县)红军外,将主力撤开湘江正面,只留少数部队监视,只在灌阳、兴安打机动战。”
当红军不入富贺地区,于26日渡过潇水,向西进迫灌阳北西关入文市及全州的丙谷、石塘,从界首地区渡江时,桂军竟未与湘军刘建绪联系
将第十五军之第四十三、四十四两师及第七军之第二十四师均撤至灌阳北苏江、新圩、咸水之线,实行侧击,拒止红军南进。
11月29日左右红军主力由界首附近通过湘江后,桂军于灌阳、新圩附近对红三军团及红八、九军团之一部作侧面疯狂的阻击,战斗达三昼夜,双方均有很大伤亡,红军方面尤甚。
嗣后红军自动停攻,全部向西延(今资源)地区西进时,桂军惊魂始定,派部尾追;一面收容红军落后士兵作为俘虏告捷,一面派地方民团沿红军经过道路烧房子,诬蔑红军“杀人放火”。
在12月上旬,国民党五中全会召开前,桂方大部宣传“广西十万民团获有七千俘虏",并宣称桂军在湘江击败红军第三、八、九共三个军团,湘军打败红一军团,中央军只击败后卫红五军团,借以压低别人,夸耀自己。
薛岳对此大为吃醋,曾向蒋介石、陈诚揭露过李、白的真相。(薛岳前于1930年至1932年投桂系时,与白崇禧关系一向很坏。)
湘江战役,从红军11月13日西进,越过粤汉铁路南段,进入
湘南开始,到12月2日全部渡过湘江,继续西征为止,共20天。
若从离开江西瑞金算起,计时已50天。
在这段时间,红军的损失是比较严重的。红军长征向西突围时,兵力逾十万,但经过湘江战役后,据广西第四集团军桂林行营电告第六路总指挥部说,红军通过广西境内的不足4万人。
其中第五、第八两军团是溃不成军,红一、三、九军团损失也很大,估计达6万人以上。当然主要是长途跋涉的损耗,尤以后勤辎重部队散失最多;其次是战场损耗,特别是在湖南及湘江战役的伤亡。
在战场上粤军(南路军)第一军、第二军在江西信丰、安远间和大庾、南雄间给红三、五军团;
在湖南汝城与广东仁化、乐昌间特别是在延寿、九峰地区,给红一、九军团的危害很大。
据李汉魂、陈章后来说:“红军在此地区散失与落伍,被粤军所收容的达万余人。”据叶肇后来说,当时粤军对俘获红军士兵予以资遣或补充,对红军军官,一般都采取秘密处决,照蒋介石规定送感化院的甚少。
后来有些红军在粤、湘、赣边被截击掉队、散在边区打游击的,有好几支部队数以千计。湘军陶广师、王东原师在汝城、宜章和粤汉南段对红军有些危害。
薛岳部周浑元军,湘军李云杰、李韫珩各军在嘉禾、蓝山、宁远、道县地区,特别在宁远天堂附近、道县附近,对红军各军团的袭击,危害后勤部队很大。
周浑元、李云杰两纵队在追击途中,在道县以西水车附近及桂境杨家河、永安关附近,沿湘江边与湘军陈光中部合力袭击红五军团主力;红五军团本为后卫,并在侧翼掩护红八军团,此役几乎损失过半。
湘军刘建绪军主力在觉山、朱蓝铺(全州附近)和红一军团打了两天,危害也很大。何键当时是以夸耀觉山大捷来掩盖糊军对湘江封锁不力的败绩。
桂军在淮阳北四关只有小战斗,后来在灌阳、新圩附近,与红三军团打了2、3天,给该军团危害也很严重。
红军渡过湘江后,何键在湘南成立湖南善后处,划郴县、宜章、汝城、临武、桂阳、新田、宁远、嘉禾、江华、蓝山、永明、道县等县为特别区,将各地收容被俘的红军士兵一律集中,然后分别资遣或“感化”,据说达数千人。
同时该特区也将收容的中央军落伍兵2、3千人加以处理;并在红军通过与作战期间,对所谓有赤化嫌疑的民众,一律加以清查迫害。
1944年欧冠在湖南任行政专员,在湘南杀共产党人难以数计,尤其在湘南农民暴动及红军突围时期,比胡凤璋还凶。
在湘粤边、湘桂边追击红军由于是中央军第六路军与湘军第四路军联合作战,薛岳所带9个师总的方面要受何键指挥,按作战序列薛也可指挥湘军的第四路军。
但第四路军各军师也不买帐。在粤、桂军陈济棠、李宗仁方面,虽是联合作战,尽管有多方面电报联系,但各怀鬼胎,通力合作却不可能。
中央军与地方军反共本质虽一样,但对红军作战方针不同。粤、湖、桂军只要红军在粤、湘、桂不是久留创立根据地的话,也可送送迎迎,而中央军薛部没有地域观念,任何时候都要死拼,否则就有被撤职查办的危险。
此役薛岳所带的部队,除周浑元3个师加入战斗外,他亲率的两个纵队几个师作为机动兵团,在战役中未打过仗;天天跑路,落伍遍地(按该路军在赣湘地境落伍、伤病官兵事后调查共9千余人),疲于奔命。
但薛岳名利心非常强,看到粤军在延寿之役,桂军在灌阳、新圩之役,湘军在全州、觉山之役的告捷,分别受到蒋介石嘉奖时,就要吃醋,说别人“车大炮”(粤语吹牛之意);
特别是周纵队在宁远、道县及湘江东岸追击获有战果(危害红五军团)未受嘉奖,他很怪何键偏心,有些愤怒。他说:“湘,桂军不是我们中央军监视压迫他们,一仗也不会打呀。”
总的说来,红军在这次战役中,虽是损失很大,最后终于渡过湘江,突破层层封锁线,开辟了新战场。
黔北赤水的追堵计划及黔、川、滇边的追堵计划也是蒋介石亲自决定的。
但这一战役不同粤、桂、湘军与中央军联合作战时,薛岳被制于何键之下的情况。
这次薛岳名义上虽受制于龙云(第二路军总司令),实际上却是薛岳独当一面,指挥作战。川、黔、滇三省参加这一战役的军队也都买薛岳的帐。
但红军这一战役是毛泽东亲自策划的,一反湘江的被动情况;结果在毛泽东战略运用下,薛岳处处被动,他的追堵计划不但破产,而且损兵折将,在土城、娄山关与遵义、乌江间遭到惨败。
1934年12月2日,中央红军渡过湘江后,即经西延、龙胜边沿山岳地区北进。蒋介石唯恐红军再度回湘与贺龙部会师,急忙命令薛岳布置堵截。
当时,桂军李宗仁侦悉红军无久留广西企图,只派不足两个师的兵力在越城岭大苗山下监视了事。
后来在蒋介石一再电催下,李宗仁才派廖磊带周、覃两个师,再度入贵州边境。(据李汉魂谈,当时,广东也要求派兵入贵州,但蒋介石却婉言劝阻。)
“追剿“军总部何键不愿将全力交给前敌总指挥薛岳指挥,怕第四路军所辖的第一、第四、第五等3个纵队调交给薛岳指挥,离开湘境,脱离自己指挥,影响自己的实力,对他统治湖南不利。
因此,便与薛岳协商,将“追剿”军分为网个兵团:以刘建绪为第一兵团,率第一、四、五纵队原湘军各师沿新宁、城步、绥宁、靖县进行堵击;
以薛岳为第二兵团,直辖的两个纵队不入桂境,由黄沙河、庙头取道东安、武冈、洪江、芷江等地,堵拦红军北上,其所率的第二纵队周浑元部则进入桂境,在湘军之后向红军尾追。
何键的总部虽由衡阳移至宝庆(今邵阳市)督剿。当时何键担忧的事情是红二军团自与萧克的红六军团汇合后,声势逐渐扩大,在湘西的桑植、大庸步步发展。
在江西红军主力渡湘江时,红二、六军团为策应中央红军作战,乘湘军全力赶往湘南时,就东下包围常德、桃源,威胁岳阳、长沙。
当时何键无兵可调,蒋介石才由湘鄂边凋来湘西绥宁布防的第四十三军郭汝栋部增援。
到12月13日红军由通道转入贵州黎平地境时,何键怕自己嫡系入黔脱离自己指挥,一再电请蒋介石将第十九师李觉部、第十六师章亮基部、第六十二师陶广部调至湘西沅陵集结,布置进攻红二、六军团;
其余湘军第十五、六十三、二十三、五十三等4个师由刘建绪率领跟踪追击。薛岳所率各纵队约在12月22日左右,先头已进抵贵州玉屏附近,进行堵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