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3.20,今日春分,杂花生树,莺飞草长,春暖花开之际,我和几位挚友一同前往云梦伍洛镇拜访孙中山参赞吴承鼎的后人
据查阅历史资料,考证董乐生刘俊明所著《云梦通史》获悉:
在孙中山领导的推翻满清的民主革命及后来的北伐战争时期,云梦有一位革命志士,曾长期追随孙中山,辛亥革命胜利后,成为孙中山秘书,后来又在讨供袁世凯的“二次革命”中立有大功,他就是云梦县伍洛镇新胜村吴家陡堤人吴承鼎。
吴承鼎,号文安,生于1880年。早年在私塾读书,聪明好学,勤修“五经四书”,于1904年(光绪三十年)考中秀才。在清末革命的浪潮中,他怀着救国救民之志,奔赴武昌,考入湖北武学堂,后又考入文普通学堂。他勤学苦练,发奋学习,刻苦钻研,成绩优异,尤以数学领先,很受学校器重,认为是可以培养的人才。后被保送留学日本,赴东京铁道学堂学习铁道工程。
在东京求学期间,正值孙中山先生以日本为基地组织革命,推翻满清,号召有志青年投身革命洪流。吴承鼎积极响应,参加了孙中山创办的兴中会。兴中会后改名为中国同盟会,举孙中山为总理。同盟会的主旨是“驱逐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孙中山先生又将同盟会的宗旨概括为“三民主义”,即民族、民权、民生。从此,吴承鼎紧跟孙中山,成为孙中山领导革命的得力助手。
在孙中山的指导下,吴承鼎创办了一种革命刊物《铁道周刊》,该刊物的宗旨是唤醒中国人民起来革命,推翻清王朝的封建专制统治,吴承鼎为该刊主笔。
在日留学期间,吴承鼎受孙中山的派遣,与另两位革命者回国秘密组织铁道工会,号召并组织铁道员工与黑暗势力作斗争。在此活动期间,另外两名同志不幸被清廷逮捕杀害,吴承鼎因有事外出才幸免于难。
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吴承鼎随孙中山回国。中华民国成立后,吴承鼎在交通部工作,随后被任命为京汉铁路局局长,兼粤汉铁路建设总工程师,后又兼任川汉铁路筹备委员会主任。
1913年,袁世凯蓄谋称帝,排挤迫害革命党人。吴承鼎又被迫逃往日本。孙中山举行“二次革命”,讨伐袁世凯。在此期间,吴承鼎为孙中山的参赞,与廖仲恺、许崇智等一道为孙中山的得力助手。袁世凯死后,国内又形成军阀割据的局面。孙中山以两广为基地,与北洋军阀开展不懈的斗争。这一时期,吴承鼎担任孙中山的秘书,协助孙中山制订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
1926年夏,国共合作的北伐战争开始,吴承鼎受任为战地委员会委员。北伐战争胜利后,蒋介石背叛了革命,违背孙中山的新三民主义,搞“四·一二”大屠杀,逮捕杀害共产党人。吴承鼎反对蒋介石的叛逆行为。1934年与在香港的胡汉民串联组织西南政务委员会,开展倒蒋活动。不久胡汉民病逝,西南政务员会随之解散。从此,吴承鼎不与蒋介石政权合作,闲居武汉。
1938年秋,武汉沦陷于日寇,吴承鼎避乱回云梦乡间。1939年,吴承鼎病逝于云梦家中。
在伍洛镇上,笔者有幸见到了吴承鼎的孙子吴执中老师,吴执中老先生,今年92岁了,但依然记忆力特好,他老人家介绍到:
吴承鼎是他祖父,生有儿子吴少文(1908年出生),生有女儿吴考。
吴少文又名吴家驹(吴家驹,1908年生,武汉房产局离休,2001年去世)。吴少文在伍洛的原配生育了儿子吴执中、女儿吴执婠)。与姨太生有二个儿子一个女儿(吴执一,吴执婉,吴执民)。
吴执中在伍洛执教语文,后退休,虽然92岁了,但身体依然很好,他生育了三子二女(大儿子吴小敏,1957年生,务农。二女儿吴小慧,女,1961年生,务农。三儿子吴小云,1963生,医科大毕业后分配武汉空军457医院,历任骨科泌尿科主任医师,部队正师级干部退休。吴小云的爱人陈霞,空军医院护士长,正团级退休。四女儿,吴小红,女,1966生,武汉经商。五儿子吴小东,1968年生,现在伍洛中学教书,五儿子爱人王艳珍,也在伍洛中学教书,是数学骨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