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4年6月1日,青岛与济南间的胶济铁路全线通车,成为德国武力强占胶州湾,强迫清政府与之签订《胶澳租借条约》后,通过修筑铁路向山东内地进行渗透的重要一步。近日,笔者在临淄云志艺术馆收藏的当年德国人拍摄的众多相册中,看到了一组胶济铁路早期原版老照片,数量虽然不多,但其反映出的历史风物也颇耐人寻味。
图1拍摄于胶济铁路开通之初的高密站,崭新高大的站房前面中德官员悠闲地谈笑风生,众多百姓在近旁围观聚集。虽然车站入口的灯笼下站着头戴钢盔的德国兵,照片右侧车厢前面也站着一排头戴环形礼帽的铁路警察,但也不是荷枪实弹的样子,大家都在等待着一列火车的到来。但就在几年前,德国人刚刚开始在山东修铁路的时候,德国军队、中国官员和高密百姓之间的关系,却完全和这张照片相反,用剑拔弩张、不共戴天来形容一点都不为过。
图2和图3照片就分别反映了德国军队在高密站集结,通过胶济铁路运送陆海军士兵的场景,只不过是冲突发生几年后赤手空拳的例行换防了。
图4拍摄了高密站建筑全景。高密站距青岛一百千米左右,始建于1901年,1901年9月8日开站运营。主站房二层砖木结构,顶部设有阁楼,屋顶随建筑高低起伏,屋脊除了采用具有冀鲁豫民居典型特征的透风脊,还在屋脊顶端设计了二龙戏珠、末端采用了瑞兽装饰,中式建筑元素突出。整个二层外墙装饰了外露的木架结构,呈现出漂亮的几何造型,划分一二层间的腰线十分明显。中式四面坡的屋顶两面各嵌入了一个硕大的老虎窗,仿木结构划分的面积覆盖整个二层,与底层的清水墙白线沟边形成鲜明对比。不过屋顶中式脊瓦与德式立面的结合还是显得生硬,见证了那个时代的融合演变。
图5延续了图1中的场景,标有“山东铁路公司”名称的花厅车停靠在高密车站,官员人等握手道别乘车而去。花厅车是头等车厢,座位有软垫和方便的靠背,座位前面的间距也很大,六人的隔间可以关闭。车厢两端各有一间封闭的小房间,一间是供车辆看守人休息和取暖用的,另一间是观景隔间,里面有一张桌子和两个沙发椅。观景隔间旁边是客厅,也有沙发、桌子和几把沙发椅,过道旁边还有两个睡觉的隔间,里面有床和厕所,夜间车内会有煤油灯照明。当然,这种等级的车厢不是中国人有钱就能乘坐的,那都是给蓝眼睛、高鼻梁的洋人和巡抚、道台大人准备的。甚至在1902年12月山东巡抚周馥参加潍县至昌乐的通车典礼,也只是给安排了二等车。二等客票是三等客票的5.8倍,一等客票更是高达11.6倍。胶济铁路最初的时候,普通中国人只能坐三等车,但很多乡民不相信他们的行李、买来的商品或要带到市场上出售的货物,可以放心地交给行李车看管,而他独自去乘坐三等车,所以把箱子和行李包拖到货车上后,或坐在地板上,或坐在自己的行李上,相伴的常常是一股股鱼肉家禽散发出来的刺鼻腥臭味,这种车厢被戏称为四等车。
图6应该是送别活动结束后,高密当地的中国官员离开高密站的情景。照片前景,四名轿夫健步而行,两名衙役紧随左右;照片左侧,另几名衙役和轿夫正在为大老爷掀起轿帘,几名乡民静静地站在一旁观望。
图1照片中依稀能看到胶济铁路警察的身影,图7在芝兰庄站仓库门前给他们拍摄了特写。照片有些模糊,四名铁路警察立正姿势,双手端枪敬礼。从拍摄角度和清晰度推断,拍摄者应该是在行驶的火车上,给这几名向他们敬礼的铁路警察按下了快门,而芝兰庄站正属于胶济铁路警察高密第四分局管辖。
图8拍摄了胶州站的一幕场景,站台上身着官服的官员及其随从先后走过,头戴礼帽的铁路警察注目凝视,众多乡民大气不敢出地呆立在一旁。但笔者认为这张照片上真正耐人寻味的不是这些,而是站房墙壁上“胶州站”三个字下面那个小盒子——铁路邮政信箱。
1
900年7月,还在胶济铁路建设期间,德国邮政为方便铁路建设人员收寄邮件,就在胶州城的外港塔埠头设立了邮政代办处。1901年4月8日,随着胶济铁路青岛—胶州段开通,德国铁路邮政部门为胶济铁路专门配备了在德国生产、带有德国邮政当局标志的车辆,但按照德国邮政部门规定,胶济铁路只能运输德国铁路邮政的邮件,后来经中德双方协商,德方才同意有偿运送中国邮政的邮件。胶济铁路邮政兼行李车长20.5米,车厢构架由型钢制成,外表采用带有天然涂层的缅甸柚木,车厢内用松木板装饰,顶盖上装有遮阳棚,分隔为行李间、德国邮政隔间、中国邮政隔间、列车员工作间、客厅和厕所,还有蒸汽供暖和煤油照明。
1910年前后,青岛与柏林实现了铁路连接,大大缩短了之前海路邮政至少需要四到六周的时间。一张明信片通过德国铁路邮政从青岛寄到德国只要十五天,共经过九条铁路,全程11851公里,依次经过:胶济铁路青岛至济南府,津浦铁路济南府至天津,京奉铁路天津至沈阳,南满铁路沈阳至长春,中东铁路长春经哈尔滨至满洲里,随后穿越贝加尔湖从满洲里至伊尔库斯克,再穿越西伯利亚从伊尔库斯科经奥姆斯克至莫斯科,再经华沙至亚历山大罗,最后通过普鲁士国有铁路从亚历山大罗经索恩抵达德国柏林。
我想,当年照片中的乡民无论如何也想象不到,投放到车站墙壁小盒子里的那一张小纸片经历的“铁路之旅”。
以上图文选自《老照片》第135辑
德国人拍摄的胶济铁路
文图|周车
下一篇:原创 解放石圪节中的秘密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