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戚继光:一人守卫明朝半个边疆,晚年凄惨病死,指出明朝灭亡隐患
创始人
2025-08-22 21:05:06
0

明朝初期战将如云,辅佐朱元璋发展壮大、登基称帝,帮助太祖皇帝开疆拓土,扩展大明王朝的疆域版图。战争无处不在,有时只是迫于实力悬殊差距,被迫隐藏在冰面之下,伺机窥探,一旦时机成熟,一定会爆发出来。

到了明朝中后期,北部鞑靼、南部倭寇始终威胁着大明王朝的统治,然而能征善战的将领却变得稀缺罕见,而戚继光就是最耀眼的一个,他接连创造战场奇迹,以一己之力守卫明朝半壁江山。

戚继光祖籍是山东人,从小喜爱读书,属于“文史专家”类型的。在嘉靖时期,戚继光承袭祖上职位,到登州卫所担任指挥佥事。

古代登州就在今天的山东省内,当时戚继光听说倭寇在山东沿海地区劫掠百姓,义愤填膺的戚继光写下“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的壮志初心。

1553年,张居正向嘉靖皇帝举荐戚继光,从此之后,戚继光开始走上抗击倭寇的雄壮之路。戚继光在受命之初就掌管25个卫所,卫所是明朝设置的军队编制,明朝全国共设有500多个卫所,由此可见人数并不少。

可以说,戚继光的“飞黄腾达”起始于张居正的知遇举荐,而张居正的“落幕清算”终将牵连戚继光最后的命运。

从1557年到1565年,戚继光奔走在大明朝沿海,经常有当地官军不敢正面对战倭寇的情况,戚继光成为攻剿倭寇的急先锋,胡宗宪多次急令戚继光率军挽救战局。

戚继光在东南沿海地区,先后经历岑港之战、台州之战、福建之战、兴化之战、仙游之战,用战无不胜的成绩横扫倭寇祸乱,基本解决了困扰明朝两百余年的“倭奴为患”。

1567年,明穆宗接替皇位的第一年,在大臣的建议下,诏令戚继光担任神机营副将,主要目的是让戚继光训练这些士兵。

第二年,明穆宗又将蓟州、昌平、保定的士兵全部归戚继光统率,但是蓟州已经有总兵郭琥,导致军令不能统一下达,朝廷立即将郭琥调走。可以看到,此时戚继光深受朝廷信任和重用,主动清除一切障碍帮助戚继光练兵打仗,这是属于戚继光的高光时刻。

戚继光为什么会受到如此高的待遇呢?主要是他在东南沿海地区的战果,尤其是戚继光组织训练的戚家军,用事实说话,赢得朝廷的极大信任。

戚继光不仅善于带兵打仗,在练兵备战方面也是高手,甚至还是一位战场发明家。

戚继光根据浙江、福建等地很多山陵沼泽的特点,为了应对倭寇常用的伪装伏击战术,他创造了“鸳鸯阵”的战斗队形,给倭奴造成毁灭性打击。戚继光在与倭寇战斗过程中吸取经验,改良明朝军队原有武器,后来被称为“戚氏军刀”。除此之外,戚继光还发明了“狼筅”,在戚家军中普遍使用,被称为“刺倭利器”。

自从戚继光来到北部边境,他再次上演一系列传奇故事。戚继光在镇守蓟门期间,他总结游牧民族的作战特点,敌人主要依靠骑兵,在冷兵器时代,骑兵对抗步兵有着天然的优势。然而这些难不倒戚继光,他摸索出“车营”战法克制“游牧骑兵”,取得极好战场效果。

戚继光治军严明,通过演练新战法、打造新器械等多种方法,让他统管的军队成为明朝边疆战斗力最强的军队。《明史》记载,“蓟门军容遂为诸边冠”,戚继光没有辜负朝廷的信任和托付。

明朝时期防御北方敌人,主要是借助长城,朝廷将长城分为九个防御段,每部分都派驻重兵防守,因此历史上也称之为“九边重镇”。戚继光负责驻守的蓟镇是最重要的一个,东至山海关、西到居庸关,担负着拱卫都城的重任。

在1568年之前,明朝镇守蓟州的将领在17年时间里更换10次,始终不能有效抵抗来自蒙古军队的侵掠。自从戚继光到来后,经过连续多次作战,明朝军队以胜利为主,导致长期活动在蓟州的蒙古军队越来越少,纷纷逃跑到其他地方。

在戚继光驻守北部边疆的十六年时间里,蒙古各部落都不敢入侵明朝疆土,实现很长时间的“北方无战事”。

1582年,戚继光接到朝廷调令,命令他前往广东。

事出反常必有妖,原来在半年之前,内阁首辅张居正去世了,他遭到朝臣的清算,张居正被抄家,儿子被逼自杀。戚继光作为张居正举荐支持的将领,也被人参奏“继光不宜于北”,这才从北部边疆调任广东。

明朝中后期难得的名将就此陨落,虽然戚继光心中仍然“壮心不已”,他不知道的是,悲惨的晚年已经开始。

1585年,戚继光再次被弹劾,这次皇帝直接罢免了戚继光的官职,遣回老家。在回家的路上,戚继光收到消息,他的弟弟戚继美去世了。戚继光心中悲痛,不仅是因为手足情深,更令戚继光耿耿于怀的是,戚继美的死是受他牵连。

在戚继光被弹劾之前,朝中官员不敢轻易弹劾名将戚继光,于是先弹劾贵州总兵戚继美“投石问路”,结果戚继美被罢黜返乡。后来,戚继美的妻子因病去世,随后戚继美的儿子也暴病去世,深受打击的戚继美也撒手人寰。

戚继光的心情格外沉重,已经满头白发的他却要体会家破人亡,更何况是因为自己的缘故,弟弟一家三口才遭此劫难。

经过艰难的长途跋涉,戚继光终于回到山东老家,天伦之乐还没来得及享受,戚继光的次子戚安国就去世了,戚继光的妻子王氏难以承受丧子之痛,带着家中所有的钱财消失得无影无踪。

戚继光的妻子王氏出生在武将家庭,她的身上传承了家族虎将的气质,与戚继光结婚之后相敬如宾。与此同时,王氏是一位非常强势的女性,戚继光甚至惧怕她,在民间史书上也流传着戚继光惧内的传说。

戚继光夫妻二人很和谐,多年之后,王氏仍然没有生育儿女,这让戚继光非常为难。在古代,延续家族香火是天大的职责,在宋朝、明朝甚至明确规定,妻子七年没有生育儿女,男方可以选择休妻。

有一次,戚继光向妻子王氏表达了自己想要纳妾的想法,没想到王氏怒斥戚继光,最终此事不了了之。又过了几年,戚继光迫于“无孝有三,无后为大”的压力,瞒着妻子王氏纳了三位妾室,分别是陈氏、沈氏、杨氏。

戚继光的三位妾室非常给力,接连生下三个儿子,其中陈氏生育三个,沈氏和杨氏各生育一个。谁知道,妻子王氏意外得知戚继光纳妾,还有了儿子,她提着刀怒气冲冲地找到戚继光拼命。

无可奈何的戚继光只能和盘托出,他坦诚地向妻子王氏说明自己面临“无后”的不孝压力,看到丈夫的真情流露,铁娘子的心也软了,她原谅了丈夫,戚继光的“纳妾风波”就此落下帷幕。

随后,戚继光将次子戚安国(陈氏所生)过继给王氏,就是这个孩子的夭折导致王氏离家出走。

戚继光曾经纵横沙场、身披将印长达三十多年,然而最终却落得如此凄惨境地,“家无余田,囊无宿镪,惟集书数千卷而已”。

1588年,戚继光伤病复发,然而穷困潦倒的他竟然请不起医生、买不起药材,最终在家中去世,终年58岁。

有人说,戚继光的晚年凄惨是因为妻子王氏带走了家里财产,其实这并不是主要原因,甚至可以说不是根本原因,根本原因在于明朝党派之争,张居正倒台后遭到清算,而戚继光被认作张居正党羽,一同遭到诬陷贬黜,这才是导致戚继光家庭悲剧的源头。

可以说,党派之争伤害的不仅仅是戚继光这样的爱国名将,更是大明王朝的江山社稷。

1589年,戚继光的长子戚祚国不愿意看到父亲死后仍然受到不公对待,于是上书万历皇帝请求怜悯体恤。最终,万历皇帝颁发诏书,评价戚继光一生“有大功而无大过”,允许世人祭祀戚继光。

相关内容

再战UFC精英之路尹帅自评...
8月22日,第4季UFC精英之路半决赛将在上海体育馆举行。在其中一...
2025-08-22 12:53:24
西北家庭游七天六晚攻略!夏...
我的西北七日之旅:荒漠、星空与文明的印记 西北,这片广袤而苍茫的土...
2025-08-22 12:44:40
河南:激情南太行户外运动主...
8月20日,由河南省文化和旅游厅、新乡市政府联合主办,新乡市文化广...
2025-08-22 12:44:20
“大国重器”来了!8.5万...
  
2025-08-22 12:39:39
青春赛场展风采 青岛健儿在...
信网8月16日讯8月10日至15日,第一届全国青少年田径运动会在辽...
2025-08-22 12:36:02
第八届“五彩神箭”国际射箭...
青海新闻网·江源新闻客户端讯(记者 陈郁 报道)8月21日,青海省...
2025-08-22 12:35:33
原创 ...
民间对《三国演义》中的武将排序有个说法:“一吕二赵三典韦,四关五马...
2025-08-22 12:35:02
原创 ...
引言 荒村雪欲作,耄叟病无聊。树暝乌鸢集,茆深雉兔骄。溪滩观趁渡,...
2025-08-22 12:34:59
2025南昌马拉松大众直通...
新闻荐读 今日上午10时, 2025 南昌马拉松(简称 “英雄马”...
2025-08-22 12:34:54

热门资讯

2025年“一带一路”中国国际... 8月22日,2025年“一带一路”中国国际象棋国际公开赛(阿克苏)结束了第五轮的较量,A组中阿塞拜疆...
原创 秦... 自秦始皇统一中国之后,中国社会经历了一系列政治、经济和社会变革,其中包括对封建体制的改革和转型。然而...
原创 真... 回顾历史,我们始终铭记,在中华民族出现危难的时刻,有这样一群人,他们肩负着民族复兴的大任。当祖国面临...
原创 日... 美国有一部叫做《越狱》的影视剧,这部剧有无数影迷,大家为剧中主角的睿智与沉着叹为观止,其智商令人钦佩...
原创 学... 一堂生动的初中历史课上,学生都普遍认为朱棣没费什么力气就得到了皇位,只是运气好生逢其时罢了,其实没同...
原创 秦... 古代皇帝为了稳固自己的统治地位,经常跟百姓宣扬说,如果生前能够安分守己,多做善事的话,死后就能得到好...
原创 5... 公元219年冬,得知关羽斩杀庞德,水淹曹军的消息后,曹操接连调动数路大军直扑樊城。在关羽与曹魏大军对...
原创 萧... 历史变换,风云变迁,中国上下五千年的历史给后世人留下了太多的故事和奇迹,引得无数后人穷其一生都想要恢...
原创 诸...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杜甫 自古以来,诸葛亮的都是“忠...
史志证实黄梅戏真正起源:非三省... 长期以来,黄梅戏的起源似乎有一个共识,即起源于皖、鄂、赣三省交界处。然而,这一观点实际上是基于历史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