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赵匡胤杯酒释兵权,武将们为什么能同意?
创始人
2025-08-22 03:32:56
0

到现在,这件事到底有没有还存在争论。

具体细节的争论,主要是去其领禁兵之权,还是削弱地方藩镇。

从主要将领的任职上看,应该是前者,即削其典禁军之权。

以石守信为天平节度使,高怀德为归德节度使,王审琦为忠正节度使,张令铎为镇宁节度使,皆罢军职。

这些将领还是节度使。宋承五代之制,节度使掌管地方的军、政、财权。杯酒释兵权的发生时间是公元961年。但这个时候,赵匡胤还没有对节度使制度下手。

公元965年,赵匡胤下令:各地将赋税,除军费外,全部运送中央。这算是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节度使的财权。同年,下令各地州府按照要求,将所部精兵选送禁军,对地方军权实施削弱。在平定湖南后,宋朝不在当地设立节度使,而由朝廷直管。

到了宋太宗时期,具体是公元977年,赵光义下令各地节度使的支郡,统归中央管理。而节度使,只领一州之权。这是削弱节度使的政权。后来,又以朝臣出任各地知州、知府。之后,地方上也就不需要节度使了。

后期,节度使逐渐成为一种荣誉性质的虚衔。待遇极高,但权力极小,或者说就没啥权力。而且,获得节度使虚衔的,多是宗室、外戚、少数民族的首领和朝中大臣。至于武将,就少之又少了。

到了宋太宗时期,你才能说北宋把节度使制度彻底给废了。

那么,公元961年,杯酒释兵权,释的是什么兵权呢?

就是领禁军之权。

后周和宋初的中央禁军,主要由殿前司和侍卫亲军司分管。

现在一般都用简称,全称分别是殿前都指挥使司和侍卫亲军马步军都指挥使司。

柴荣之前,侍卫亲军司一家独大;柴荣之后,殿前司后者居上。所以,世宗患病之时,才有“点检做天子”的政治谣言。而这个点检,就是殿前司的老大,即殿前都点检。

而实际控制军队的则是儿司下的三衙,即殿前司的殿前都指挥使司,侍卫亲军司的侍卫亲军马军都指挥使司、侍卫亲军步军都指挥使司。

杯酒释兵权中,史书中明确记载了四名主要将领,分别是石守信、王审琦、高怀德和张令铎。查阅他们的履历,可以知道在公元961年前的任职如下:

石守信,侍卫马步军都指挥使。即侍卫亲军司的老大,管着三衙之中的两衙,侍卫马军司和侍卫步军司。

张令铎,侍卫亲军马步军都虞侯。即侍卫亲军司的三把手,二把手是侍卫马步军副都指挥使,但当时可能就没设。后来,侍卫司都指挥使和副都指挥使,北宋全都不设,只设一个都虞侯代管所有。

王审琦,殿前都指挥使。这是殿前司中最硬的权力,排位在老大殿前都点检、老二副都点检之后。

高怀德,殿前副都点检。这就是殿前军的二把手了。陈桥兵变后,慕容延钊当过一段时间的殿前都点检,但后来就给免了。不可能不免,因为“点检做天子”。赵匡胤一定要把这个职位取消。

然后,再看一下所谓的杯酒释兵权,其实际上就是一次集中的人事调整。但这个调整的意义很大,像殿前司的两个点检,侍卫亲军司的两个都指挥使,后来就不怎么设了。这意味着皇帝要直接管到三衙禁军。

那么,三衙的主官,就不会造反吗?当然会。但是,新任命的三衙主官以及偶有任命的两司高官,都没有石守信这伙人的资历。

不是有了职位就能造反,关键是你得有权力。而权力这东西,可不是有了职位就能有的。这是中央实权派的将领。后来,赵匡胤如法炮制,又把地方的统兵将领换了一拨。

此后,凡是有资历、有能力、有可能发动政变的将军,基本上都不会掌握军权。但只是不掌握军权,并不代表不再指挥军队作战。有些人,赵匡胤还得用,要用这些人去打仗。而实际掌握军权的人,往往都是有能力却没资历的新秀将领。这伙人肯定能好好干活,但不至于造反。

赵匡胤的这个做法简直相当高明。但为什么刘邦、朱元璋这两个人不用呢?

王夫之认为“夫石守信、高怀德之流,非有韩、彭倔强之质也”、“非有田承嗣、王武俊、李纳之跋扈而不可革也”。简短说,就是这伙人太老实,所以好欺负。

真就这么简单吗?

这四个人里面,石守信和王审琦是赵匡胤的义社十兄弟。张令铎和高怀德,也与赵匡胤兄弟相称,且都参与了陈桥兵变,有拥立之功。这是一种什么关系?

这不是简单的兄弟的关系,而是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也就是说:在赵匡胤当皇帝之前,这些人就是赵匡胤的部下。主公与能臣的关系,早就定了。之前是,现在也是,以后还是。

这就是信任。

有了信任,赵匡胤就不会像刘邦和朱元璋一样,玩“狡兔死、走狗烹”的把戏。关键是这些人也相信赵匡胤这个老领导不会杀他们。

所以,赵匡胤说:

卿等何不释去兵权,出守大籓,择便好田宅市之,为子孙立永远之业,多致歌儿舞女,日饮酒相欢,以终其天年!

而赵匡胤说了,这伙人就真能相信。关键是赵匡胤也能做到。后来,赵匡胤与这些人纷纷结为姻亲,君臣相守、两无猜疑。而刘邦和朱元璋,却完全没有这个条件。他们即便真能做到,手下的将领也不一定能相信。特别是刘邦手下的那些个异姓诸侯王,打死都不会相信。

但是,这就够了吗?这伙人出镇当节度使,外边还有其他很多节度使。节度使就是藩镇,难道就不能造反吗?

从五代第一代的后梁朱温开始,每一代都在加强中央禁军。到后周世宗柴荣时期,中央禁军已经足够强。所以,只要控制住中央禁军,其他地方节度使的造反,完全成不了气候。

公元960年,赵匡胤代周建,后周的昭义节度使李筠、淮南节度使李重进立即叛乱。但宋军一到,这两个家伙立即躺死。地方节度使的骄兵,根本就打不过朝廷手中的禁军。你就是在能打的名将,也没用。因为手中没有强兵。

所以,赵匡胤搞杯酒释兵权的真实目的,只是要控制中央禁军。至于地方节度使和藩镇兵,那只能一步一步地来。

因此,赵匡胤能够实现杯酒释兵权,主要仰赖两个条件:一是大势条件,中央禁军已经成为最能打的军队;二是关系条件,君臣关系早已确定、君臣之间互相信任。同时,赵匡胤的胸襟仁善和关系攻略,也不能忽视。换个人,比如他弟弟赵光义,很可能搞得尸横遍野或重新分裂。

相关内容

很难找到比这篇,更全的日照...
如果你是首次来日照,网红攻略看的眼花缭乱的,一直搞不明白威海到底应...
2025-08-22 00:44:08
暑期住宿市场展现多元活力:...
2025年暑期旅游市场呈现多元化、深度化特征,酒店与民宿作为住宿两...
2025-08-22 00:42:52
原创 ...
“蜀中无大将,廖化作先锋”这个典故大家肯定都不陌生,说的是姜维北伐...
2025-08-22 00:37:25

热门资讯

原创 历... 都说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即便到了现代,如果一个家庭没有后代,会遭到不少非议,甚至会被认为是祖上做了坏...
原创 武... 源于对于天道和图腾的崇拜,中国古人有了姓氏,这些姓氏一般从部族首领的名字中衍生出来,而上古八大姓是姬...
原创 清... 作为历史爱好者,我们深入挖掘清朝这一封建王朝的宫廷内生活,探寻其中扑朔迷离的细节。尤其是那些曾在紫禁...
原创 1... “限3个月将其活捉,看他会不会飞!”何人让陈老总如此震怒? 1949年1月,被公安机关多次缉拿的“...
原创 李... 李鸿章将年轻貌美的女儿嫁给了一个落魄的老头子,后代却家喻户晓 晚晴之时,整个国家的大权被慈禧掌控在手...
河南商丘:推动殷商文化在新时代... 殷商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源头活水,内涵非常丰富,具有多个层面。前不久,就殷商文化如何在新时代发扬...
丝路余晖:明朝和帖木儿帝国的外... 陈诚的《西域番国志》 在帖木儿大帝的继承人沙哈鲁统治时代,中国明朝的使者陈诚曾不远万里,前往的撒马...
原创 晚... 现在生活条件好了,人们都过得非常幸福、安逸,可还有些人不满足现在的生活,认为生活压力大,活得太累。这...
原创 “... 毛遂自荐的故事,传诵千古。根据史料记载,毛遂是赵国人,在平原君门下做食客。公元前258年,秦国围困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