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李鸿章访问美国,第一次看到摩天大楼,说了一句话至今令人心酸
创始人
2025-08-22 01:33:46
0

一提起李鸿章这个人,相信大家对他印象都不好,清朝很多不平等条约都是他签的,所以骂他的人也不少,其实若我们理智一点就不会如此了。在当时李鸿章虽然手握大权,可他又不是清朝的最高统治者,他说的话也不能代表整个清廷,让他去签字不过就是因为他官职大一点罢了。

李鸿章,一个慈禧的棋子,为了中国的未来,他发起了洋务运动,是清朝武装淮军的领导者,为中国贡献了很多。但是,世人都说它的卖国贼,因为他签署了一系列丧权辱国的条约,在百姓眼中,他是一个过街老鼠。其实,人们都错怪他了,他只不过是一个臣子,凡事都要听从慈禧的,他也很无奈,只能听从,他已经尽了最大的努力为中国争取利益了。

李鸿章颇有外交才能,他自己也是以外交能手自负。在当时那个列强环绕的时期,李鸿章对于外交也有自己的想法,那就是以夷制夷。让对方自己斗起来,好给自强留下尽可能多的时间。他去过不少的国家,其实对于日本,他早在同治十年(1871年)的时候就已经有了看法。当时他代表中国去跟日本签订中日修好条规,李鸿章从日本人签约的姿态中,给出了一句话,那就是日本日后必然会成为中国肘腋之患。

肘腋之患指的就是产生在身边的危害,实际上也确实如此,他说这句话不过是三年的时间,日本就开始试图侵占土地。甲午战争爆发之后他更是心痛,那支北洋水师是他一手创立的,用来试图拯救中国的。其实一直以来他都有认识到清朝的落后,但他依然抱有一丝的幻想,洋务运动就是他的幻想之一。在洋务运动中,他跟其余洋务派大臣先后开设了许多的军事工厂,为的就是清朝的武器能够赶上先进。

可甲午海战带来的结果是洋务运动的破产,他不心痛是不可能的。1895年二月,他被任命为全权大臣,前往日本议和。这期间李鸿章已经看到了未来中国的走向,提出迁都可跟日本人长期作战,只要抵抗,中国一定能赢。这一条,是他流着眼泪跟身边的使臣说的。马关条约也颇有争议,有人说因为他一心保船,才导致惨败。

原因并非在他一人身上,北洋水师的钱经常被慈禧、翁同龢扣着,装备不够好,败是必然的。甲午海战之后,李鸿章被解除了就任25年之久的直隶总督还有北洋大臣的职务,在家闲散。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春,俄皇尼古拉二世要举行加冕典礼,俄国方面的意思是让李鸿章前往。而当时清廷能用的人实在不多,所以请出了李鸿章。

还有很重要的一点是,他是出去找外援的,清廷的外交政策转为了结强援。俄国无疑是一个救星,同时他还得去欧美出使。不久之后,李鸿章到了美国。当时美方对他还是比较客气的,接待规格也非常不错,其实美方之所以如此不过是觉得有利可图,他代表清朝能给美国带来好处,所以美国才会如此重视他。而站在李鸿章的角度来看,这次美国之行也的确让他开了眼了。在当时清朝发展落后,而美国早已是工业大国,其工业在世界上遥遥领先。

其实李鸿章跟美国的渊源早在1879年就结下了,当时美国的前总统格兰特到了中国,跟李鸿章相识。96年来到美国自然要去老朋友墓前祭拜一番,李鸿章第二年还在格兰特的墓前种下了两棵银杏树。而他这次前来美国,其实美国人都对他十分好奇,96年的9月2日,他就接受了美国人的采访。

第一次到访,自然是要问一下他对美国有什么看法。曾有美国记者问他,自己访美对什么印象最深,当时李鸿章说的便是美国的高楼。李鸿章说到这楼有二十层,在他访欧洲其他国家的时候没有见过这么高的楼,在清朝也不能修建这么高的楼,若是强行修建那会非常不牢固的。

对于当时来说这是比较正常的,美国强我国弱,我国之所以不能修无非就是技术达不到。不过从今天的眼光来看,这段话实在让人难受,在如今我国高楼四起,二十层不足为奇,随便一个人都对摩天大楼见怪不怪。但在清朝时,即便是李鸿章那样的位高之人面对仅二十层的摩天大楼都要震惊,何谈普通人呢?归根结底还是因为清朝当时太弱了。现代看来这番话是无比的辛酸,好在现在中国强大了,处处都是高楼大厦。

相关内容

很难找到比这篇,更全的日照...
如果你是首次来日照,网红攻略看的眼花缭乱的,一直搞不明白威海到底应...
2025-08-22 00:44:08
暑期住宿市场展现多元活力:...
2025年暑期旅游市场呈现多元化、深度化特征,酒店与民宿作为住宿两...
2025-08-22 00:42:52
原创 ...
“蜀中无大将,廖化作先锋”这个典故大家肯定都不陌生,说的是姜维北伐...
2025-08-22 00:37:25

热门资讯

中国式协商的历史与现实 《百年中国协商史话》一书全面展示了中国共产党追求民主、建设民主,以及发展民主、完善民主的探索历程。本...
吕蒙真是因“关羽附体”而死吗?... 小说《三国演义》中的关羽,不愧“武圣”之名。其头落下,却能睁眼怒目,吓得曹操失魂落魄;纵使身死,也仍...
原创 蒙... 历史上有很多忠臣良将,他们为国家和民族奋斗,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他们的事迹和遗言,成为后人的楷模和教...
原创 原... 陈独秀病逝后,他的子女们生活的怎么样?一个比一个有出息 网上流传很多陈独秀的段子,今天小编带大家了解...
有趣的“痕迹” 工人在剑桥大学... 据英国《都市报》2月12日报道,近日,剑桥大学图书馆的工人在拆卸书架时,意外发现了一张20世纪60年...
原创 英... 明朝末年,动荡的时局下,农民起义如雨后春笋般层出不穷。其中,李自成的大西国军成为了一支崭露头角的军队...
原创 明... 从古代开始,读书与仕宦是相依相伴的,在汉唐时候,虽说世家把持朝政,遍看朝堂,都是高门显望的子弟。但这...
原创 朱... “天下什么东西最大?” 这个问题,历史上有两个皇帝都曾问过,一个是宋太祖赵匡胤,一个是明太祖朱元璋。...
原创 秦...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嬴政横扫六国,完成一统,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王朝——秦朝。 嬴政觉得自...
原创 孟... 孟良崮战役在后世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其伟大的名声源于多方面因素。首先是因为粟裕的卓越指挥才华,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