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清代的先蚕礼是如何产生的?更重要的是对桑蚕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创始人
2025-08-21 21:35:44
0

先蚕礼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一般是在每年季春的吉巳日,由皇后主持的祭祀先蚕,来祈求丰收的国家祭祀典礼。我国自古便有“农桑为本”的国策,先蚕礼是中国农本思想极其重要的体现之一。中国古代的劳动人民为了向蚕神表示敬仰,并表达来年丰收的美好希冀,十分重视对蚕神的祭祀。

清代作为我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各方面的礼仪秩序都很完备,先蚕礼的文化内涵也被极大地发展与丰富。下面,本文就将对清朝先蚕礼进行研究。

一、渊源——对农桑文化的传承

1、起源——对先蚕的原始崇拜

《左传·成公十三年》云:“国之大事,在祀在戎”,先蚕礼作为祭祀礼仪的一种,不仅维系着封建王权的统治地位,还与我国古代的农桑经济和农桑文化密切联系。每年春季,为劝课农桑、教民耕织,统治者都会以身作则进行社会教化。中国古代传统社会中一直以男耕女织为主要结构,正因如此,具有天然领导地位的皇帝会在先农坛亲耕,而早在上古氏族部落中,就代表着女性权威的皇后则会在先蚕坛亲蚕以作表率。

先蚕,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最先发明创造养蚕也教民育蚕的神,随着蚕桑业的发展,而成为后人崇拜的偶像。我国很早就有关于蚕礼的记载,《周礼·天官》中就载“中春,诏后帅外内、命妇始蚕于北郊”,所谓“中春”,即“仲春”,也就是春天的第二个月,可见,最迟到周朝时,王后已经奉诏令带领内外命妇在王城北郊行蚕礼。而且在中国的古礼中,先蚕礼是由一项皇后亲自主持的国家祭祀典礼。

清中期被确立:亲蚕北郊,以光古礼

清朝是由满族人建立起的朝代,游猎民族的统治者短时间内无法全盘接受汉人的礼法,游牧文化取代了中原地区农桑文化被统治者予以确立,所以清初时先蚕礼并没有被列入国家祀典。

康熙时期,尽管康熙帝本人十分重视对农业的发展,反复强调“王政之本在乎农桑”,还下令在西苑丰泽园内开垦稻田,建立桑舍,但仍没有设立具体的祭蚕制度。

直至乾隆年间,在经历了一百多年民族与文化的融合之后,出于统治的需要,高度汉化的满族统治阶层鉴于强盛的国力与安定的政治环境,开始着手完善汉族传统礼法的工作。沿袭了以农桑耕织为主体的汉族传统礼法,具体体现之一便是皇后亲祭先蚕神嫘祖之礼的确立。

二、清代对先蚕礼的复兴

1、男尊女卑观念的影响下地位的从属性

男尊女卑观念是中原传统文化中的重要观念,在这种价值取向下,嫘祖虽然被尊为桑蚕缫丝之祖神,但其作用是依附于男性统治者得以体现的。这也使得清代的亲蚕礼虽然得以重祭,但却仍旧无法摆脱从属的地位。

在清入关前,受满民族观念的影响,满族妇女的地位比起汉族女子要优越许多,但自努尔哈赤时期,伴随着观念与制度的逐渐汉化,皇帝针对妇女权力过大对公主和后妃的行动予以限制,如《满文老档》中就有“朕唯以额驸为是,庇额驸,公主纵死,亦无所庇焉”。

入关后,随着清政权的进一步汉化,清廷开始逐步接受乾坤分明,男尊女卑的思想,至乾隆朝,在经济繁荣文化发展的背景下,清政权进入了深层汉化的阶段,因而在清朝,由皇后主导的先蚕礼远没有由皇帝亲率的先农礼重要,先农神炎帝与先蚕神嫘祖的地位差异在清代也显而易见。

2、先蚕典礼中繁杂的祭祀礼节

⑴礼仪程序——“为旷世巨仪”

据《清史稿·志五十八》的记载,“日辰初刻,后礼服乘凤辇出宫,至内壝左门降,入具服殿,妃、嫔从”,可见祭祀时由皇后率嫔妃众人乘舆轿出宫,赴先蚕坛,皇后上拜位,妃嫔则于坛下行“六肃、三跪、三拜”之礼。整个仪式依迎神、初献、亚献、终献、送神等程序有条不紊,循序进行。

⑵封建社会差序格局的缩影

在清代亲蚕礼的祭祀程序中,地位不同的皇后、妃、嫔她们的采桑等级秩序也是不同的,而这正是封建王权走向集中、统治威严的体现。在典礼的第二天再行的躬桑礼中,皇后会在歌采桑辞与乐声中于桑畦北正中开始,东西各三采。之后皇后便会登上观桑台,观看嫔妃命妇的采桑。不同地位的嫔妃,有不同的采桑顺序和采桑条数,这也反映出了封建社会中尊卑有别的等级秩序。

三、延伸价值——对桑蚕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1、教育功能:下劝农令,鼓励耕织

清代先蚕礼作为传统社会礼教文化的一部分,在维护清政府的统治与促进社会发展方面发挥着自己特有的作用。课劝农桑是统治者教民耕织的基本政策,也是统治者进行社会教化的重要表现。

清代皇后通过先蚕仪式来表达蚕农对于来年丰收的美好愿景,从国家层面来讲,先蚕礼的举行展现出统治者全面农桑,规范人民辛勤劳作的愿望。在清代第一次举行亲蚕礼之时,乾隆皇帝特命画师绘制了一幅《孝贤皇后亲蚕图》,以生动的图画记录下皇后亲蚕的过程,以教育百姓树立栽桑养蚕的农桑意识。

2、形成社会规范,有效传播礼制观念

先蚕礼仪中各种等级尊卑有别的规矩,将不同身份地位的人的行为方式符号化,传达着重要的礼教观念,使得原本不那么注重与适应中原传统汉族礼制的少数民族,能够更加自觉的注重道德修养,遵守伦理秩序,形成三纲五常的人伦格局。清朝对先蚕礼仪的恢复,正是帝王强调礼制心理的反映,事实证明,先蚕礼的仪式,对实现集权化与传播礼制观念确实起到了不容小觑的作用。

四、结语

通过上文的叙述,我们大致了解了清代的先蚕礼,即原始于周礼,经过千年的流传,至清乾隆年间,随着政治局面的稳定与国力的强盛,先蚕礼不仅未被偏废,反而更加盛大。

尽管受到中国古代传统男尊女卑的影响,清代先蚕礼的地位较先农礼有所差距,但就其礼拜规格而言,其重要地位仍是毋庸置疑的,对于清统治者而言,先蚕礼可以将其自身的权力内化于桑蚕活动之中,从而实现民族文化认同与促进社会整合的需求。

参考文献:

1、《周礼》

2、《左传》

3、《满文老档》

4、 《清史稿》

相关内容

中国建筑兴业:上半年股东应...
中国建筑兴业(0830.HK)发布2025年上半年财报。 财务数据...
2025-08-21 04:51:16
全国田径锦标赛男子400米...
8月4日,全国田径锦标赛,男子400米决赛,19岁小将刘凯45秒6...
2025-08-21 04:44:41
近三年北京延庆旅游收入年均...
来源:滚动播报 (来源:千龙网) 原标题:延庆长城、世园、冬奥三张...
2025-08-21 04:43:00
原创 ...
中国对于丧葬有诸多的文化,最原始的丧葬依旧是土葬,但是土葬不仅要讲...
2025-08-21 04:35:06
原创 ...
三国风云人物众多,单以蜀汉为例,文有诸葛亮、庞统、法正、蒋琬、费祎...
2025-08-21 04:35:06
原创 ...
孙权派吕蒙渡江杀关羽,看似很英勇,其实犯了很大的错误。在民间有一句...
2025-08-21 04:34:36
原创 ...
有人说三国最大的赢家就是司马懿,而事实也的确是如此,虽然当初曹家夺...
2025-08-21 04:34:32
原创 ...
一部《鬼吹灯》让无数人认识了一个神秘而又遥远的西域古国-精绝古国。...
2025-08-21 04:34:27
原创 ...
提到巾帼英雄,首当其冲的便是花木兰。而今天要说的是清末的这位巾帼英...
2025-08-21 04:34:07

热门资讯

原创 唐... 引言 唐朝时期,五台山僧人的送供活动,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首先,在回答这个问题前,我们需要知道,五台...
原创 刘... 周、刘是我国的两个大姓,根据权威统计数据,截止于2022年底,我国刘姓占汉族比例的5.38%,而周姓...
原创 咸... 大家都知道在清朝末期的时候,大权都掌握在老佛爷慈禧手中,同治皇帝登基的时候,两宫太后慈禧和慈安同时垂...
原创 孝... 逝者如斯,历史的浪花淘尽了王朝的恩怨情仇,当今既没有了一方霸主,也没有了雄风王者;我们在追求团结、奋...
原创 原... 花木兰替父从军的故事,相信很多人都耳熟能详,在现实当中,因为女性的体制问题,很难承受战争的残酷。 因...
人气花洗白遭警告?贾乃亮辟谣去... 小仙女们,晚上好! 烧脑时间开始,交白卷的小仙女们,可以围观一下评论啊,真相帝往往就隐藏在其中! 人...
原创 刘... 东汉末年,天下出现了很多的势力,这些人无一不想争霸天下。在曹操铲除了袁绍的势力之后,在南方还有张绣、...
【改进文风大家谈】让文章短下来 开短会、讲短话、发短文,历来是我们党倡导的优良文风。毛泽东同志1942年就在《反对党八股》一文中严肃...
原创 原... 南宋思想家陈亮说:“汉高帝所籍以取天下者,故非一人之力,而萧何、韩信、张良盖杰然于其间。天下既定,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