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223年,刘备病逝,在他临死前,将国家大事全部托付给了诸葛亮。诸葛亮也对刘备的信任痛哭流涕,声称将为刘备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从第一次北伐到第五次北伐,短短六年,诸葛亮就组织了5次大型北伐。然而徒劳无功,最终一代名相诸葛亮也被司马懿耗死在五丈原。
看诸葛亮的失败,究其原因是蜀国的弱小所造成的,每次退兵,几乎都是因为后方粮草供应困难,使得军心涣散。
诸葛亮一曲出师表,感动了无数人,人们在对他忠于汉室精神无比倾佩的同时,也对诸葛亮有所诟病。诸葛亮明知蜀道难,难于上青天,为何还要执意兵出祁山,走最蜿蜒崎岖的道路去进攻魏国呢?
今天我们抛开这些不谈,仅谈一个人。那就是号称“蜀汉第二丞相”的蒋琬。
蒋琬本是刘璋部下,刘璋投降后便归顺了刘备,而刘备却只给了他一个小小的县令。这让蒋琬很是不爽,于是他整日不理朝务,天天酗酒作乐。
刘备听说这件事后,雷霆大怒,本想将其赐死。关键时刻,还是诸葛亮挺身而出,说蒋琬是大才,他的才能不是做一个地方的父母官,而是掌管军政大务的要员。
刘备听了后,觉得很有道理,于是决定让蒋琬跟随诸葛亮,从此,蒋琬便跟诸葛亮结下了不解之缘。
在诸葛亮临终前,便将国家大事都交由蒋琬负责,蒋琬更是感动得痛哭流涕。
而受到了诸葛亮的影响,蒋琬在诸葛亮去世后第四年,便提出兴兵伐魏。
而蒋琬虽然继承了诸葛亮的遗志,但具体的行动方案却和诸葛亮不尽相同。蒋琬吸取了诸葛亮总是缺粮的问题,提出了一个更加新颖的方法,那就是沿着汉水东西啊,直接进攻魏国的魏兴、上庸等地。
但朝中也有反对的声音,他们认为从水路走出去容易,回来难。而且东吴属于墙头草,风往哪吹往哪跑,他们估计靠不住。两股力量僵持不下。
而还没等蒋琬实现,他就病死了,而这个计划也就腹死胎中。想想,若此计能实现,蜀吴联军兵合一处,北伐大业或可成。然而,历史没有如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