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九世纪中叶,太平天国运动已成燎原之势,大清帝国陷入风雨飘摇之际,结果此时又屋漏偏逢连夜雨,中国西北的新疆陷入一片混乱,中亚浩罕汗国阿古柏在英俄两大帝国主义的支持下,企图瓜分新疆,沙俄更是直接出兵占领伊犁,在结束了镇压太平天国之后,清政府不得不认真考虑新疆问题。
当时朝中分成两派,一派以李鸿章为首,认为清朝的当务之急是建设东南海防,另一派以左宗棠为首,认为如果不收复新疆,沙俄的入侵之心将不会停止,蒙古甚至京师都会受到影响,双方彼此争执不下,最终慈禧出人意料的站在了左宗棠这一边,可实际上,对于当时捉襟见肘的清朝财政来说,能够实际给予左宗棠的支持是少之又少的。
为了收复新疆,左宗棠首先平定了陕西甘肃两地的回民叛乱,收复肃州,正当他准备着手收复新疆时,1874年,日本侵台,“停止西征,重视海防”的言论又重新出现,李鸿章更是直接说:当今中国没有班固这样的人,左宗棠年事已高,能平定陕甘已经是万幸。好在军事大臣文祥等人力排众议,继续支持左宗棠,这才使得西征计划得以顺利施行。
然而,收复新疆的过程,远比我们想象中困难,那个左宗棠忠心的大清帝国,已经无法给他什么帮助了,左宗棠花费了两年的时间筹集军饷,亲自操练军队,堪称是真正的白手起家,1876年,左宗棠制定了先北后南,缓进急战的策略,大军出征之时,携带棺材,以示必死之心,以迅雷不急掩耳之势先收复乌鲁木齐,第二年开春之后,开始向南疆进军,刘锦棠率主力1万余人由乌鲁木齐南下,一路势如破竹,阿古柏见大势已去,逃至库尔勒自杀,在清朝丧权辱国的年代,这已经鲜有的胜利。
1878年初,除伊犁之外,清朝收复新疆全境,为了尽快的结束战事,清政府派崇厚为使者与沙皇政府进行和谈,结果签订了屈辱的《里瓦几亚条约》,以丧失大片领土和赔款五百万卢布为代价“收回”了九座空城,左宗棠得知后异常气愤,不顾自己69岁高龄,再次重新整军备战,此时的俄国刚刚经历了和土耳其的战争,财政也十分空虚,面对左宗棠开战的意图,俄国犹豫再三,与清朝重新在圣彼得堡签订了《中俄伊犁条约》,相比于之前的《里瓦几亚条约》,清朝总算是收回了诸多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