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长平之战中,赵国损失四十万精锐,为何还能痛击匈奴十万骑兵?
创始人
2025-08-21 04:02:41
0

长平之战,作为战国历史上的一场重要战役,发生在秦昭襄王四十七年(公元前260年),地点位于赵国的长平(今山西省晋城高平市西北)。

这场战役不仅是秦、赵两国之间的战略决战,更是中国古代军事史上最早、规模最大、最彻底的大型歼灭战。

赵国在这场战役中损失了约45万精锐部队,然而,令人惊讶的是,赵国在随后的战役中,居然以令人震惊的力量歼灭了秦军30万人,并且全歼了匈奴10万骑兵。

赵国是如何在经历如此惨重的损失后,依然能够迅速恢复并痛击匈奴的呢?

长平之战的背景与经过

长平之战的起因是秦、赵两国争夺韩国的上党地区。从秦国出兵使韩国割让上党,到秦国最终获胜,前后耗时三年,而长平之战本身仅持续了5个月。

在这场战役中,秦国派出了名将白起作为统帅,赵国则先是由老将廉颇担任主将,后由赵括接替。

赵括遵照赵王意图,变更了廉颇的防御部署及军规,更换将吏,组织进攻。

白起则针对赵括急于求胜的弱点,采取了佯败后退、诱敌脱离阵地,进而分割包围、切断赵军粮道,予以歼灭的作战方针,最终获得战争的胜利。

这场战役的结果,赵军惨败,被秦军坑杀约45万人,赵国国力遭受重创。

然而,尽管赵国在长平之战中遭遇了惨重的失败,却在随后的战役中,迅速复苏,对秦国发动了有力的反击,并全歼了匈奴10万骑兵。这一“死而复生”的现象,确实令人瞠目。

赵国迅速复苏的原因

赵国在长平之战后能够迅速复苏,并痛击匈奴十万骑兵,主要得益于以下几个方面:

1.赵国的军事传统与民风

赵国的都城邯郸,素来以多剑客、多死士而闻名。据记载,在当地,走在大街上,差不多十个人里就有七八个要么是剑客,要么是死士。

这些人个个勇猛无比,好勇斗狠,招招直取对手的性命。这种尚武的民风,使得赵国在军事上拥有强大的战斗力。

即使在长平之战后,赵国的军事传统和民风依然没有改变,这为赵国迅速恢复战斗力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2.赵国的战略调整与外交努力

在长平之战后,赵国迅速进行了战略调整,并与其他诸侯国缔结同盟,共同对抗秦军。赵国通过外交手段,成功地说服了秦国宰相范雎,范雎又说服了秦昭襄王接受两国提出的议和条件。

最终,秦军只是从赵国手中夺取了六座城池,就此撤军,未能将赵国彻底消灭。正是这一战略失误,为赵国赢得了喘息的机会。

在秦军暂时退去后,赵国迅速重整旗鼓,与其他诸侯国联合,共同抗击秦国的进攻。

在诸侯联军的配合下,赵国不仅将秦军的进攻击退,甚至一度打到了函谷关下,令秦国在中原地区的统治权一度受到动摇。

这场胜利,为赵国赢得了宝贵的喘息时间,使其能够在接下来的几十年里,继续在战国时期存活下去。

2.赵国名将李牧与代地士兵的战斗力

赵国名将李牧在代地负责抗击匈奴,他手下训练出来的代地士兵,个个都是战力强悍之人。

正是有了这支后方增援力量,赵国才能在长平之战后迅速重拾战斗力,对秦军发动有力的反击。代地士兵的战斗力,是赵国能够在一次次绝境中重振雄风的关键所在。

赵国在与匈奴的战斗中,充分发挥了代地士兵的战斗力优势。他们利用地形和战术,成功地全歼了匈奴10万骑兵,这一胜利不仅展示了赵国军队的强大战斗力,也极大地鼓舞了赵国的士气。

3.赵国对北方游牧民族的防范与反击

赵国地处北方,长期与游牧民族接触。为了防范北方游牧民族的侵袭,赵国建立了强大的骑兵部队,并专门训练了针对北方游牧民族的战术。这些战术在后来的战斗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在与匈奴的战斗中,赵国军队充分发挥了骑兵部队的优势,采取了灵活的战术,成功地全歼了匈奴10万骑兵。

这一胜利不仅展示了赵国军队的强大战斗力,也证明了赵国对北方游牧民族的防范和反击是有效的。

史学争议与反思

关于长平之战中赵国的损失和后来的复苏,现代史学家存在一定的争议。一些史学家认为,长平之战虽然对赵国造成了巨大损失,但并没有达到决定国运之战的激烈程度。

他们指出,这场战争是秦赵之间为了争夺韩国上党地区的军事行动,并不涉及双方本土利益。

因此,赵国不可能为了一块得到大赚、丢掉不亏的地区倾全国之兵去和秦国厮杀。同时,所记载坑杀赵国士兵的地区被证明是一处狭窄的地区,根本不具备容纳四十万人的条件。

因此,他们认为赵国的损失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大。

然而,无论史学家的争议如何,长平之战后赵国迅速复苏并痛击匈奴的事实是无可争议的。

这一事实不仅展示了赵国军队的强大战斗力,也证明了赵国在战略调整、外交努力、名将培养以及防范北方游牧民族等方面的成功。

结语

长平之战后,赵国虽然遭受了巨大损失,但凭借着其强大的军事传统、民风、战略调整、外交努力以及名将和士兵的战斗力,迅速复苏并痛击了匈奴十万骑兵。

这一胜利不仅展示了赵国军队的强大战斗力,也证明了赵国在战国时期依然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强国。

赵国在长平之战后的复苏和反击,不仅为战国时期的历史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也为后人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启示。

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我们需要坚定信心、保持冷静、积极应对。同时,我们也需要善于利用外部资源和力量,加强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合作与交流。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逆境中崛起、在挑战中前行,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

相关内容

很难找到比这篇,更全的日照...
如果你是首次来日照,网红攻略看的眼花缭乱的,一直搞不明白威海到底应...
2025-08-22 00:44:08
暑期住宿市场展现多元活力:...
2025年暑期旅游市场呈现多元化、深度化特征,酒店与民宿作为住宿两...
2025-08-22 00:42:52
原创 ...
“蜀中无大将,廖化作先锋”这个典故大家肯定都不陌生,说的是姜维北伐...
2025-08-22 00:37:25

热门资讯

原创 秦... 秦始皇陵中真的有100吨水银吗?专家:看山上的石榴树就知道了 在中国古代,墓葬文化非常流行,当时大部...
原创 抗... 引言 《左传·宣公四年》中有云:“狼子野心;是乃狼也;其可畜乎?”抗日战争时期,怀着狼子野心的日军妄...
历史上的今天 | 《桃花扇》作... 孔尚任(1648年11月1日—1718年),字聘之,又字季重,号东塘,自称云亭山人。山东曲阜人,孔子...
原创 唐... 大唐开元十九年,唐玄宗为表彰并祭祀历代名将,下令建造“尚父庙”(后更名武成王庙,简称武庙)。武成王庙...
原创 当... 二战之后,美国和苏联两个超级大国互相博弈,相比之下,还是美国更占优势,在斯大林在位期间,二者还能够互...
原创 赵... 到现在,这件事到底有没有还存在争论。 具体细节的争论,主要是去其领禁兵之权,还是削弱地方藩镇。 从主...
《笼中王国》:“很会说话的漂亮... 《笼中王国:18世纪法国的珍禽异兽与社会文化》,[美]路易斯·E.罗宾斯 著,翟洪霞 赵辰 译,万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