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93年,古罗马皇帝康茂德做梦也没有想到,平时让自己风光无限的庞大禁卫军团,居然有一天会对着他拔出刀剑。康茂德被杀死之后,城中的一切权力都被禁卫军所夺取。
而此时又站出一位想要当皇帝的野心家——狄图斯·尤利安努斯,他找到禁卫军首领称自己愿意出天价购买罗马皇帝这一宝座,而更令人匪夷所思的是,禁卫军接受了这一“皇位买卖”,他们面对着刚刚继任的新皇帝,居然又一次亮出了武器。
历史上死于自己禁卫军之手的罗马皇帝,数量并不算少,放眼观望当时世界上的大国,往往禁卫军应该都是皇帝的最后屏障,是他们最为信任的一支部队,而到了罗马这边,情况似乎是完全相反的。究竟是何种原因,让罗马成为了一个政治格局如此奇特的国家呢?
禁卫军团的起源
首先,从人选方面我们可以看出罗马禁卫军与其他国家的不同之处:禁卫军的主要兵源是罗马市民,体能优异者会被优先考虑,所以罗马禁卫军的人员选择,是以个人能力为首选项的。
这种选拔方法有什么弊端呢?对比当时的中国,我们便能得知一二。像罗马比较偏爱的这种体能优秀者,在我国古代一律被称为市井之人。中国的兵源大部分来自于农民,农民的体力不一定特别过人,但是吃苦耐劳、团结性也很强,具有很强的塑造空间和韧性,虽然刚刚入伍的时候战斗力稍差一些,但只要加以训练,就能组建一支强大高效的军团。
而市井之人本性不一定是淳朴的,很容易被利益所驱使,自己心中往往藏着一些私念,所以即便战斗力强,也并不值得信赖。
同时期的汉朝,禁卫军选拔是在“良家子”这一群体内部进行的。所谓良家子,就是官员的后代或者是有自己土地的农民的后代,把兵源控制在这一群体内,其实就相当于提前走了一次政审环节,以保证每个士兵都是忠实可靠的。每年农闲季节,当地官府都要组织良家子们进行初级的战斗训练,以便有战事发生的时候,他们可以跳过训练环节直接转化为可用兵员。
除此之外,征兵方式的不同也决定了罗马的禁卫军并不可靠,罗马在那个时候还在采用募兵制,也就是说,在皇帝身边的是一群为了钱财而来的雇佣兵,至于罗马禁卫军的起源,可以向上追溯到恺撒时期的私人近卫军团,近卫军团的意义就在于,他们可以阻挡高卢人连续不断的渗透与侵扰,驻扎在城内的时候,也是对付元老院的一股军事力量。
后来等到屋大维称帝后,他认为恺撒的近卫军团效果极佳,便有样学样地组建了数个大队规模的皇帝私兵,后来每一代罗马皇帝,就都沿用了这种制度,上任之后先为自己组建一支军团。
卡里古拉上任之后,他已经不满足于间接调动禁卫军团,而是想要直接地与他们互动,好战的卡里古拉经常亲自率领禁卫军团前往日耳曼人的据点进行作战。
而禁卫军团的表现,也解释了他为何喜爱亲率卫队作战——禁卫军在当时的作战效率,是远远高于任何一支罗马军团的。但是好景不长,随着卡里古拉逐渐变得骄傲自满,他不断升级的暴政也令周围的人难以忍受,最后,他最信赖的禁卫军团亲手把他暗杀了。
野心勃勃的禁卫军
其实在罗马帝国刚刚成型的时候,实际上实行的也是义务兵制度,当时的规定为:年龄在16到46岁区间之内的帝国公民,都必须在国家号召的时候立刻应征入伍,不得有反对意见和逃避兵役的行为。
至于这一流程中的花费,以及盔甲、马匹或者是兵器这些用具,都需要士兵自己负担,所以穷苦人只能戴着七拼八凑的护具前去作战,他们最大的希望就是在战场上杀死敌人,然后把敌人的护甲据为己有,这也是早期罗马军团作战十分勇敢的原因之一。
而由于这些兵团成员的出身都为公民,所以他们自然要效忠于自己选举出来的元老院成员了,所以军队在那个时期,是完全受到元老院掌控的,直到凯撒开始组建私人军团,这种格局才被稍稍打破。
凯撒时代后期,皇帝不再受制于元老们,而是成为了真正手握兵权的统帅,通过这一点来看,我们不难得出一个结论,那就是早期的罗马皇帝严格来说并非等效于中国的“天子”,而是更类似于掌控兵符的大将军,皇帝能够带领军队作战,也能随意调动军队,但是军队的效忠对象,却并非是皇帝本人。
罗马禁卫军在历史上存在了三百多年,而在这段历史中,他们始终被罗马皇帝直接领导着,他们的主要职能就是保护都城的安全,并且保护皇帝与贵族。但是随着时间的推进,禁卫军们的势力越来越大,似乎也不是很把皇帝放在眼里了,卡里古拉就是因为杀死了禁卫军的一名将领,直接导致了整个禁卫军集团的叛变。
就这种执行力来说,禁卫军已经属于是一种完全独立的军事集团了,后来的禁卫军,与皇帝的联系十分薄弱,而且随时有可能会引导一场政变,把皇帝换成自己心仪的人选,有这种部队陪在自己的身边,不知罗马皇帝的压力要有多大。
皇权威严的重要性
归根结底,罗马皇帝容易被自己的禁卫军谋害的问题,最大的原因就是皇帝与他人的距离感不够强,换句话说就是威严不足。相比同时期的汉朝,汉朝皇帝自号为天子,群臣只有尽心辅佐的义务,并没有禁卫军、元老院这些势力扰乱朝政。
而汉朝的禁卫军虽然看上去装备也很精良,但人数并不多,把整个都城的禁卫军集中起来也仅有两千人左右,不似罗马禁卫军那么规模庞大。
由于基本不需要参与作战,禁卫军会被分为规模较小的队伍进行驻守和巡逻,宫中除了禁卫军一支军队以外,还要安排期门、宿卫、仪仗队这一众兵员,所以就算御林军出现了什么问题,宫殿当中也不至于没有人能够阻拦。
除了人数少、受其他部队制衡以外,禁卫军还有着自己的顶头上司,南军、北军以及仪仗队的地位都在禁卫军之上,并且他们身为贵族后代,在朝中或多或少都有亲戚,所以禁卫军成员,一般都属于子孙三代效忠皇帝的忠实士兵,基本没有叛变风险。
汉朝皇帝不仅手握中央集权,还有着极高的威严。敢于叛变者不仅自己会丢了性命,还会牵连自己的九族,况且天子平时高高在上,显得深不可测,这种距离感让士兵们对皇帝十分崇拜和惧怕,很少有人敢以一己之力违抗皇命。
总结
罗马禁卫军虽然作战能力强,但由于其雇佣兵的贪婪本性难改,再加上多次弑杀皇帝的记录,最终成为了罗马皇帝和贵族阶级共同的眼中钉,随着君士坦丁大帝的登基,罗马禁卫军退出了历史舞台,从此皇帝身边,终于少了一个不安定的因素。
上一篇:原创 刘以林 著《世界归来记》85.“三八线”的北侧
下一篇:古人的文具盒太能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