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开中国的二十四史,你会发现任何朝代都摆脱不了这样一个规律,一个新的政权推翻旧的政权建立一个新的社会,然后过不了多久就会被下一个新崛起的政治集团代替,循环往复,其兴也悖焉,其亡也忽焉的历史演变规律。
今天我们来谈谈唐宋元明清五朝,开国皇帝和末代帝王铸造的钱币,从鼎盛时期的辉煌走向最后的挽歌。
(一)【大唐王朝】
唐朝建立初期,唐高祖李渊武德四年(公元621年)废“五铢”钱,开始铸行“开元通宝”钱,“开元”意为开辟新的纪元。
唐“开元通宝”的铸行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不再使用唐以前的“铢两制”,而用“通宝”,意为通行宝货,这种“通宝钱制”影响了中国唐以后历代铸造钱币的标准,一直延续到清末。
唐高祖李渊公元618年开国到唐末帝景宗(哀帝)李祝公元907年大唐灭亡;共历21位皇帝289年。其间只发行铸造了6种钱币。分别是:“开元通宝”、“乾封泉宝”、“乾元重宝”、“大历元宝”、“建中通宝”和会昌“开元通宝”。
唐代最后一位铸造钱币的皇帝是:唐武宗李炎于会昌五年(公元843年)毁天下佛像铸造的会昌“开元通宝”钱。
唐武宗李炎前十六位皇帝铸造了六种钱币,李炎之后的唐宣宗、唐懿宗、唐僖宗、唐昭宗、唐景宗(哀帝)时期,唐王朝已经千疮百孔,像一个艰难前行的破车,摇摇欲坠,藩镇割据,将领拥兵自重,有唐一代再未铸造过钱币。
未完待续:从辉煌走向灭亡—唐宋元明清五朝开国帝王和末代皇帝铸造的钱币【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