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殇何人?
他就是抗日战争时期曾享誉中外的名将,国民党军的著名将领——孙立人(1900年12月8日-1990年11月19日),字抚民,号仲能,汉族,出生于安徽庐江。先后毕业于清华大学、美国弗吉尼亚军事学院。中华民国陆军二级上将军衔。抗日战争期间,第一次缅战时任新38师师长,在孟关杰布山隘,孟拱河谷等地击败日军。第二次入缅作战时任新一军军长,攻克八莫、南坎、老龙山、南巴卡、新维、腊戍、乔美等地,共击毙日军3万3千多人,是抗战期间军级单位将领中歼灭日军最多的将领,有“丛林之狐”、“东方隆美尔”的美称。
抗日战争胜利后,率部赴广州接受日军投降。后参加内战,历任东北绥靖副司令官兼新编第一军军长、长春警备司令、陆军总司令部代理副总司令兼陆军军训部部长、陆军副总司令、东南军政长官公署副长官兼台湾防卫司令,驻守台湾。1950年起任台湾“陆军总司令”兼“保安司令”、“总统府”参军长。1955年因“孙立人案件”被撤职软禁。
孙立人的“软禁命运”是怎么来的呢?
1949年,解放军攻入南京并迅速席卷全国。此时,美国政府实质上已经决定放弃蒋介石,打算将台湾交由联合国托管,并扶持一个亲美政权。华盛顿幕僚对前新一军军长、被誉为“东方隆美尔”的孙立人给予了极高评价,建议以孙立人为“政变”指挥官,推翻蒋介石。
孙立人到台湾后,受到蒋介石的重用,被任命为“陆军总司令”。不过,他仍然是直率地表现出对时局和蒋介石、蒋经国父子的不满。就在台湾局势剑拔弩张的时候,朝鲜战争爆发了,美国的“亚洲政策”全盘改变,华盛顿政府“扶孙倒蒋”的计划也就胎死腹中了。蒋介石获得了喘息的机会,在台湾站稳了脚跟,并与美国结成了防御军事同盟。
1955年5月25日,曾为孙立人麾下的陆军步兵学校总教官室少校教官郭延亮遭情治人员的逮捕,并被诱签下了罪状,承认自己曾谋划发动兵变。6月,情治人员造访了孙立人,两个月后,孙立人主动提出辞呈,受到了软禁。从此,他的声音和形象不再见于台湾社会。
1988年初,蒋经国去世,过去曾经被掩埋的事件开始一件件地出土。这一年,郭延亮离开绿岛,联络以前的同僚,南北奔走,公开为孙立人“平反”。年底,孙立人终于结束了三十三年的软禁生涯,公开现身出席庆祝他九十岁大寿的宴会。
照片中可以看到生日庆祝场面,贺客盈门,过去的旧下属几乎全到齐了,国民党“政要”纷纷送礼致意,孙立人在往昔袍泽的扶携下,向前来祝寿的众多亲友挥手致意。这代表着他最后的一段风光的岁月,虽然已是白发染头,却也象征着新的政治时代的开始。
同样是“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靑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白发渔翁江湖上,一壶浊酒慰曾经。曾经风云事,都付笑谈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