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在晚清时期,封建腐朽的政府统治,使得百姓的生活便得非常艰苦,这个时候的清朝政府当中其实并不是全部官员都是那副死样子,但是因为统治者迟迟不肯下达命令,却让这些手底下的大臣无济于事,空有抱负,却无法挽救朝廷于水火,实在是憋屈啊!我们熟知的林则徐以及海源则是很好的例子,提出来的建议没有被采纳,这样的朝廷不亡那都说不过去!
其实除了这两位还有一位海军将领也是很好的例子,但是这位将领的一生就显得有点凄惨了,此人正是甲午海战的人民英雄丁汝昌,这位丁汝昌在甲午海战当中,看不到任何希望,自尽殉国,最终却没有得到清政府的厚葬,反而是将其棺木搁置了15年之久没有安葬,这样的事情也是引起人们的愤怒,其中的原因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
在晚清时期清政府经历了两次鸦片战争之后,晚清时期的大臣则是想着可以学习西方先进的技术,后来开展了洋务运动,并且建立了很多兵工厂,为的就是发展自己国家的军事实力,其中北洋舰队也是当时打造的,丁汝昌也是在这个时候,看到了希望,于是投奔了李鸿章成为了他的手下,我们知道北洋舰队虽然建立,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清政府不再掏钱购置军舰,慈禧更是将训练水师的钱用来挥霍办了生日宴会,简直是无耻至极。
不过丁汝昌刚来李鸿章帐下的时候,也是因为在平定太平天国运动当中立下了汗马功劳,从而受到了李鸿章的重视,原本对水师海战没有任何基础的丁汝昌就被李鸿章送到了北洋水师当中,并且任命其为北洋水师!丁汝昌也是大喜,开始弥补自己的不足,努力学习水师海战知识,就这样成为了北洋水师的指挥官。接受了新思想的丁汝昌也是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希望多置办一些军舰,这样绝对会大幅度提升清朝的军队实力,但是腐朽的政府没有听从采纳,就这样丁汝昌也是非常无奈。
这样的一支水师很明显是打不过日军的军舰,甲午海战的爆发,清政府也是派出了北洋水师抵制,但是命令的不明确性也是让丁汝昌不知道如何是好!一会让出兵作战,一会让镇守领地防御,就这样丁汝昌背上了避战逃避的骂名,之后日本军舰发起猛烈进攻,丁汝昌所在的军舰也是被炮火击中,这个时候的丁汝昌也是心灰意冷,拒绝了日本军人提出了投降书,李鸿章希望其保留实力,不要继续作战了,但是此时的丁汝昌已经彻底绝望了,就这样选择了自尽殉国,最终没有等到任何援军的丁汝昌就跳海自尽了!
对于这样的英雄壮举,清政府则是认为其是这次战役失败的关键,就这样没有厚葬反而是将其棺木停放了15年之久,之后还是袁世凯调查清楚,才让搁置了15年之久的英雄入土为安,实在是让人们唏嘘不已,清政府的麻木不仁与丁汝昌的英雄壮举形成鲜明的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