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为什么说否定斯大林是苏联解体的根源?
创始人
2025-08-20 18:03:11
0

在欧洲这片土地上,人们熟知德国元首的黑暗与邪恶,却忘记了谁是拯救欧洲的英雄。

当俄罗斯刚刚独立时,他们曾进行了一场评选,寻找历史上最杰出的政治领袖。

令人意外的是,当时并没有人为斯大林投下一票。

但随着时间的流逝,30年后的今天,俄罗斯的民众开始怀念那位伟大领袖。

当面对美国、欧盟和北约的压迫,越来越多的声音开始赞誉他的才华和成就。

如今,人们再次回顾历史,回想起那个曾经改变了苏联命运的人。

他展现出坚如磐石的决心,平息内部纷争,勇敢地对抗外部威胁,与整个资本主义世界对立。

正是他的领导,使得苏联从一个农耕国家跃升为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之一。

当人们回想起赫鲁晓夫对他的全盘否定时,终于意识到对斯大林的否定竟然是苏联毁灭的根源。

斯大林曾说过这样一句话:「我知道,当我死去之后,一定会有一大群人把垃圾放在我的坟墓上。」

作为20世纪苏联最具争议性的领导人,他的人生轨迹和政治遗产始终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不可否认的是,在他领导下,苏联经历了一系列深远的变革,这些变革不仅影响了苏联,还对全球产生了影响。

1925年,苏共14大召开。

大会明确了苏联要实现工业化的宏伟目标,旨在将这个原本主要依赖农业的国家转型为强大的工业国家。

此时苏联的掌舵人,正是斯大林。

随后,在1936年的第八次苏维埃代表大会上,「斯大林模式」确立。

这一模式鼓励了强有力的中央计划经济,集中国家资源进行分配。

这种带有强烈指令性和集中化的经济发展模式,在短时间内给苏联带来了巨大的提升,帮助其在二战中取得胜利,并在战后快速恢复。

看上去,这种模式可以满足战争和战后的需求。

比如,战争期间需要飞机大炮,就集中全国资源造飞机和大炮;

比如,战争结束后人民需要生活必需品,那就集中全国资源给人们造生活用品。

这看上去确实是一种非常美好的模式。

然而,仅仅是看上去美好,这种集中化和计划经济模式虽然表面上看似高效,但实际上也为苏联的未来带来了严重的问题。

因为苏联的物资分配完全掌握在少数高级领导人的手中,其中最核心的人物是斯大林。

这种集中的权力结构导致了斯大林独揽苏联的所有决策权。

过度的个人崇拜和权力高度集中使得苏联领导层与广大民众之间的联系逐渐疏远。

二战期间,面对德国的强大挑战,苏联采用了一种被称为“战时共产主义”的策略,要求农民上交大部分粮食,仅保留最基本的口粮。

这一政策结合了苏联长期实施的「剪刀差制度」,导致农民的内心十分愤懑。

当我们从现代的角度审视这段历史,可以理解在战争期间,这种紧急政策可能是必要的。

面对战争的威胁,国家需要采取措施来确保其生存和胜利。

当时的苏联内部缺乏明显的资产阶级,无产阶级工人在这种情境下难以承受巨大的动荡。

因此,只能让苏联的小资产阶级的农民成为了这一政策的主要承受者。

然而,从当时苏联农民的视角看,这无疑是对他们权益的严重损害和剥削。

他们感受到了与统治阶层之间的深重鸿沟,觉得自己被剥夺了应得的权益,属于他们的东西全都被强行拿走。

但挺过二战的苏联展现了强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斯大林确立了至高无上的地位,成了领导苏联人民、乃至欧洲人民取得二战胜利的「伟大统帅」。

因此,苏联没有乱起来,在社会主义道路上以「斯大林模式」继续前行。

我们设想,如果苏联后世领导人可以不断的对「斯大林模式」进行创新和修改,那么苏联将会越走越远。

然而,在苏斯大林去世后,赫鲁晓夫接管了权力并对斯大林时代进行了全面否定,开启了所谓的“去斯大林化”运动。

这一决策使得整个苏联社会出现了严重的思想动荡。

在许多人的观念中,斯大林尽管权威强大,但他依旧是一个杰出的领导者,他的贡献和成就难以否认。

别说在赫鲁晓夫时代,哪怕到了戈尔巴乔夫时代,仍有不少苏联人怀念斯大林,这显示了他在人民心中的重要地位。

一个人的过错不应该掩盖他的伟大贡献。

尽管斯大林也有不足,但他的功绩和成就仍应被认可。

毕竟有缺点的英雄依然是英雄。

赫鲁晓夫却采取了极端措施,不仅禁止在公共场合提及斯大林,还要求全国范围内不得对他表示敬意。

这引发了苏联社会的极大混乱。

最致命的混乱是思想上的混乱。

对于苏联许多年轻一代和有潜力的年轻干部来说,曾被尊崇的、神圣无比的伟大领袖,为什么在短时间内被负面标签化,成了无恶不作的恶魔?

所以什么是真的?什么是假的?

这种思想上的震荡让许多年轻人,特别是年轻有为的干部开始对苏联的价值观、制度和方向产生怀疑,最后他们的信仰开始动摇。

这种动摇被后来的历史学家视为苏联最终解体的根本原因。

当时的赫鲁晓夫,或许并没有想到自己一时的决定会给苏联带来这种灾难。

在他看来,解决斯大林模式留下的种种问题才是当务之急。

他采取行动,赋予那些在大清洗中受害的人以公正待遇,取消了干部任期终身制,并积极打击腐败和特权,这些努力为苏联政治环境带来了一定的秩序和改善。

然而,深层次的信仰危机最终侵蚀了苏联的根基,并在数十年后显现出严重后果,导致国家走向了不可挽回的道路。

因为在戈尔巴乔夫时代,掌控苏联大权的那批领导人,多数是在赫鲁晓夫批判斯大林时期成长起来的一代,那时候种下的“怀疑的种子”经过30年的成长终于结出了恶果。

他们在权力的高位上,已经拥有了无可匹敌的影响力,面对早已不再信任的体制和信仰,他们选择彻底毁灭它。

因此,全面西方化的浪潮在苏联迅速蔓延,最终导致了苏联的解体。

相关内容

手持这份地图,解锁成高子镇...
想趁着闲暇时间到乡村走走, 既逛得自在又吃得地道? 香坊区成高子镇...
2025-08-20 08:49:15
安徽旅游攻略必去景点推荐,...
家人们,如果你正愁假期不知道带娃去哪儿玩,那黄山绝对是个宝藏目的地...
2025-08-20 08:49:01
广东阳江 开渔季的变与不变...
本报记者 姜晓丹 8月17日,广东阳江海陵岛闸坡渔港,开渔后捕获...
2025-08-20 08:47:05
一家人去四川6日游攻略推荐...
家人们,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想带着父母出去旅游,让他们...
2025-08-20 08:45:26
丽水室内淘气堡
周末带娃去哪儿?对于丽水的家长来说,室内淘气堡可能是最省心的选择。...
2025-08-20 08:44:44
WTT欧洲大满贯瑞典站:梁...
8月19日,WTT欧洲大满贯瑞典站男单1/16决赛,梁靖崑0-3不...
2025-08-20 08:41:57
苏州的宝子赶紧冲,只要69...
苏州的宝子赶紧冲,只要69就可以来体验2小时的贵族运动啦‼️约上闺...
2025-08-20 08:40:55
原创 ...
秦桧是历史上有名的大奸臣,每个人在了解了那段历史以后,不痛恨秦桧的...
2025-08-20 08:33:57
原创 ...
提到秦始皇,很多人都以为秦始皇嬴政自然是姓嬴,而在《淮南子》中讲“...
2025-08-20 08:33:53

热门资讯

原创 诸... 提起诸葛亮,没有人会陌生,他有卧龙之称,是三国时期的顶尖谋士,是刘备成就大业的倚仗。受《三国演义》等...
原创 中... 中共的组建是在一个极短的时间里完成的,俄国党经历了二三十年斗争磨炼、分化,最终发展为列宁领导的布尔什...
芈月:由爱恨纠葛到权谋巅峰,三... 在瞬息万变的战国时期,芈月(即秦宣太后)凭借其非凡的智慧和深厚的政治手段,成为中国历史上首批实际掌握...
原创 1... 开篇 1907年3月,大地回春。 “大韩帝国”皇帝高宗李熙(1852—1919),为他年仅10岁的儿...
原创 何... 何祚庥院士评三国,结果评论区第一句就笑死人! 网友在评论区直接回怼:“因为刘备身边主要是缺乏各类真才...
原创 探... 在历史的浩渺长河中,无数英雄人物宛如璀璨星辰,熠熠生辉,他们的故事与精神交织成中华民族深厚文化底蕴的...
虞云国︱晚明大变局的历史反思—... 《重写晚明史》,樊树志著,中华书局,2024年8月版 近年以来,史学界与读书界有一个耐人寻味的现象,...
原创 他... 他是南宋最后名将,曾抵抗外敌30年,晚年却犯下致命错误,断送南宋 虽然宋朝作为我国历史上一个重文轻武...
原创 三... 前言 三国时期风云辈出,天下英雄多如牛毛。既有武力超群的关羽张飞,也有算无遗策的诸葛亮。但是在所有...
原创 三... 在三国时代讲特种军队,好像有一种穿越的感觉。不过,在三国时代,确实有这么几支非常特种部队。他们由精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