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藤博文,字俊辅,日本长州人。他是明治九元老之一,在日本历史上有着重要地位,他使日本登上了东亚头号强国的地位。
1841年10月16日,伊藤博文出生在长州一个农民家庭。自幼饱受艰辛,父亲外出打工时,母亲就带着他道外祖父家居住,日子十分艰难。他从小就是一个喜欢恶作剧的顽童,村里的孩子都叫他“饿鬼大将”。后来父亲去萩城谋生,在伊藤武兵卫家做工。武兵卫年老无子,便将他父亲收为养子,伊藤跟随父母入住伊藤家。
后入松下村塾,拜在改革派下级武士的领导人吉田松阴门下,深受吉田器重,他逐渐走上政治舞台。自1885年起,伊藤博文四任日本首相。期间,他发动了“中日甲午战争”。1905年,“日俄战争”胜利后,他被任命为第一任韩国统监,后来迫使大韩帝国成为日本的保护国。
对日本来说,他是功臣。可对朝鲜和其他国家的人民来说,他就是一个人人得而诛之的恶魔,不少人想除之而后快。纵观他的政治生涯,其东亚政策的核心放在朝鲜上,他对朝鲜实施的一系列政策,让朝鲜人民非常憎恨他。
安重根,字应七,1879年9月2日出生在朝鲜海州。父亲是一名进士,家中共有三个儿子、一个女儿,他是家中长子。少年时,他并不喜欢读书,从小就爱弄枪舞刀、骑马射箭。希望他金榜题名的父母,对此不以为然。他从小养成了百折不挠、勇往直前的性格,并使他立下了“以尚武主义,挽回民弱,以扶国危”的志向,对他后来的反日思想和行动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日俄战争”后,他积极反对日本侵略,投身爱国启蒙运动,致力于教育事业,对朝鲜政府很失望。1907年,他参加了“义兵运动”,与日军作战,都失败了。
1909年7月6日,日本内阁决议通过《对韩政策之方针》,决定“合并韩国使其成为帝国版图之一部分”。消息一传出,安重根等朝鲜人民很愤怒。同年秋天,他在报纸上看见一则消息:“日枢相伊藤公露满视察”,他决定前往海参崴。10月20日,他在海参崴打听到伊藤要去中国哈尔滨。安重根喜出望外,他曾多次与“断指同盟”成员讨论刺杀伊藤的事,甚至想去日本东京行刺。
这次真是天赐良机,他决定好好谋划刺杀伊藤的事。做足了准备工作后,于1909年10月26日混进欢迎伊藤的日本队伍中。他判断出那个身材短小、黄面白发的老人就是侵略朝鲜的元凶。在伊藤检阅完俄国军乐队、仪仗队、各国领事团、中国仪仗队、日本欢迎队伍回去的途中,他距离安重5米左右时,安重根闪电般地掏出事先安好子弹的勃朗宁m1900式手枪,趁着俄国士兵在敬持枪礼,迅速向伊藤开了三枪。他怕打错人,又向跟随在伊藤身边的日本人开了四枪。伊藤被子弹打中左肺、左腰和腹部,内脏出血不止,赶来的医生极力抢救,十几分钟后,伊藤不治身亡。
俄国宪兵冲过来时,安重根扔掉枪,用俄语大喊三声:“高丽亚乌拉!(韩国万岁)”,然后被逮捕。1910年3月26日上午10时,安重根穿上母亲为他做的韩服,从容走上绞架,英勇就义,年仅31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