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总司令为何只能是朱老总?蒋氏评价:最大的本事,是看不出本事
创始人
2025-08-20 10:32:26
0

作者:相忘于江湖

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上,留名青史的名将辈出。

创建了新中国数以千计的开国将帅群体,更称得上是灿若星辰、熠熠生辉。尤其是以十大元帅为代表的我军杰出将领,创造了军史上一个又一个奇迹。

开国十大元帅,彭总、林总、刘伯承帅、徐向前元帅能征善战;贺老总、陈毅元帅、聂荣臻元帅有勇有谋;罗荣桓元帅是杰出的政工干部,叶剑英元帅则是纵横捭阖的高手。

十大元帅每一位都是一部传奇,为什么总司令只能是朱老总?

我军以工农阶级为主体,为人民群众服务。

所以,能够担任我军总司令的,出身工农阶层的最具代表性;而我军最初的起点工农红军的来源,绝大多数是贫苦农民,所以总司令的出身非常具有代表性。

从这一点上来看,十大元帅中有4位出身稍好,比如林总出身小地主家庭,罗荣桓元帅出身于乡绅家庭,聂荣臻元素出身于小业主家庭,叶剑英元帅出身于小商人家庭。

其余6位元帅朱老总、彭总、刘伯承元帅、贺老总、陈毅元帅、徐向前元帅,都是农民家庭出身;像彭总、刘帅、贺老总都出身贫农,而朱老总则是佃农家庭出身。

在旧社会,佃农没有土地,只能租种地主家的土地为生。

所以,从十大元帅的家庭出身来看,朱老总是最贫困的。

朱老总的母亲生育了13个子女,由于无力抚养夭折了5个。家中排行第三的朱老总被过继给伯父,在家族的全力支持才得以进入私塾,并一步步成为滇军的旅长。

此时,十大元帅年龄排第二的刘帅,是川军的团参谋长,其他元帅的军事生涯才刚刚起步。朱老总从佃农之子到高级将领的励志故事,在当时给无数人树立了榜样。

十大元帅都是坚定的革命者,朱老总有度量、有毅力。

主席对朱老总的评语只有短短十个字,就是大家耳熟能详的“度量大如海,意志坚如刚”。主席这样评价朱老总,是对这位黄金搭档几十年共事的由衷赞赏。

在旧军队,人到中年的朱老总已经是高官厚禄:在一般人看来,到达了人生的巅峰,完全可以“躺平”了。但朱老总放弃荣华富贵,提出加入组织的申请,却被陈独秀断然拒绝,认为锻炼考验还不够。

朱老总不是一个轻言放弃的人。他选择到德国留学,寻找革命出路。在柏林,他遇到了小自己12岁的周公。朱老总虚心地向周公汇报自己的想法,终于得偿所愿。

回国后,朱老总协助刘伯承、杨闇公策划泸州、顺庆起义。

起义失败后,朱老总又以南昌公安局长的身份参加了南昌起义,手下的兵很少,排在贺老总、叶挺之后,就连周公也把朱老总看作“一个忠厚的老同志”。

然而,三河坝分兵后主力失败,唯独朱老总率领的800余人在天心圩整军以后,发动湘南暴动,并历尽坎坷上了井冈山,和主席领导的秋收起义部队实现了历史性大会师。

朱老总的坚持,给新中国保留了多少开国将帅?

南昌起义和秋收起义,是我军开天辟地的三大起义之中的两个,南昌起义走出了朱老总等7位元帅、粟裕等4位大将、萧克等6位上将,秋收起义队伍走出了罗荣桓元帅、谭政大将、张宗逊等7位上将。

朱毛会师开启了我军一个时代,也奠定了朱老总“红军之父”的地位。

十大元帅都堪称主席的臂膀,但只有朱老总和主席并驾齐驱:

早在留学苏联期间,朱老总就提出了游击战的思想,也就是“打得赢就打,打不赢就走,必要时拖队伍上山”。虽然这一军事思想不被苏军教官接受,却和主席异曲同工。

朱老总和主席战斗在井冈山,留下了“朱德的扁担”的佳话。

朱老总和主席一起开辟了苏区根据地,并在1930年8月成为工农红军的总司令,从此成为了我军的一面旗帜。抗战时期,朱老总被委任为八路军总指挥,授上将军衔。

1946年6月,蒋氏悍然撕毁“双十”协定,调集30大军进攻仅5万余人的中原解放区,从而挑起全面战争。危机之下,朱老总又被任命为解放军总司令,可谓众望所归。

抗美援朝,杨得志19兵团入朝之前,特意要求朱老总到山东曲阜看一看。

“家有一老如有一宝”,64岁的朱老总亲临曲阜,给部队吃了一颗定心丸。

在很多人的印象里,宽厚和蔼的朱老总似乎不像其他战将一样战功显赫。

实际上,在我军的各个历史时期,朱老总都是主席“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必不可少的搭档。

井冈山会师,是南昌起义部队的到来让秋收起义部队有了依靠。

创业时期,朱老总多次亲临一线,和敌人面对面激战;在一次突围战斗中,还牺牲了新婚不久的妻子伍若兰。但是随着我军不断壮大,朱老总已经不用亲自操刀上阵。

土地革命时期,朱老总和主席一起提出了游击战十六字诀,接连打败敌军三次“围剿”;第四次反“围剿”主席不在,朱老总、周公还是粉碎了敌军的围剿。

长征路上,朱老总支持主席复出,并一起策划了四渡赤水;抗战时期和解放时期,朱老总和主席在延安和西柏坡掌控全局,在战略层面上指导各大战略区取得了最后的胜利。

解放战争初期,晋察冀初战不利,长期被傅作义压制。

主席让朱老总出山去会一会难缠的傅作义。姜还是老的辣,朱老总一招精兵简政,一招推陈出新,一招大力练兵,形势很快逆转。善战者无赫赫之功,说的就是朱老总。

朱老总的地位,是历史和我军的发展所确立的。

全面抗战的1940年5月,逐渐进入相持阶段,在主席多次电令下,朱老总回到延安主持后方大局。离开一线的朱老总,虽然年逾54岁,仍然目光如炬,一眼就发现了我军的最大短板:陕甘宁边区的军民,严重受制于物资的短缺。

当时的延安和陕甘宁边区,老百姓节衣缩食支援前线,生活艰难。朱老总经过深入的调研和考察,借鉴三国时期曹操的经验,向主席提出了军垦屯田、扩大生产的设想。

在主席的大力支持下,朱老总让王震的359旅开赴南泥湾,拉开了大生产运动的序幕。很快,一年后的南泥湾彻底改变了荒芜贫瘠的面貌,成为“到处是庄稼,遍地是牛羊”的陕北江南。随后,留守兵团很多部队也加入大生产运动。

抗战胜利前夕的“七大”,第一次出现了朱老总和主席的巨幅画像。

从此,一直到解放后的很多年,主席和朱老总的画像,成为中国家庭和社会的一道风景。时至今日,在一些山村农家,还会看到遗留下来的朱毛画像。

朱老总的地位,十大元帅、十大将在内的将领都是从心底敬服的。只有建国后一路飙升的林总,在特殊年代曾经批评朱老总“没打过胜仗”“不配当总司令”。

1973年,有人建议主席把“朱毛”改成“毛朱”,主席拒绝了:朱毛朱毛,没有朱哪有毛?朱在先嘛。可见朱老总在主席的心目中的地位。

朱老总的历史地位,甚至连我们的敌人也高度认可。

有文章说,1955年我军实行军衔制,远在海峡对岸的蒋氏听说以后,看完开国十大元帅的名单,说了这么一句话:只有朱德能称得上“帅”,其余九个人只能算“将”。

蒋氏还评价朱老总:他最大的本事,就是让人永远看不出他的本事。

【深耕战争史,弘扬正能量,欢迎投稿,私信必复】

相关内容

手持这份地图,解锁成高子镇...
想趁着闲暇时间到乡村走走, 既逛得自在又吃得地道? 香坊区成高子镇...
2025-08-20 08:49:15
安徽旅游攻略必去景点推荐,...
家人们,如果你正愁假期不知道带娃去哪儿玩,那黄山绝对是个宝藏目的地...
2025-08-20 08:49:01
广东阳江 开渔季的变与不变...
本报记者 姜晓丹 8月17日,广东阳江海陵岛闸坡渔港,开渔后捕获...
2025-08-20 08:47:05
一家人去四川6日游攻略推荐...
家人们,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想带着父母出去旅游,让他们...
2025-08-20 08:45:26
丽水室内淘气堡
周末带娃去哪儿?对于丽水的家长来说,室内淘气堡可能是最省心的选择。...
2025-08-20 08:44:44
WTT欧洲大满贯瑞典站:梁...
8月19日,WTT欧洲大满贯瑞典站男单1/16决赛,梁靖崑0-3不...
2025-08-20 08:41:57
苏州的宝子赶紧冲,只要69...
苏州的宝子赶紧冲,只要69就可以来体验2小时的贵族运动啦‼️约上闺...
2025-08-20 08:40:55
原创 ...
秦桧是历史上有名的大奸臣,每个人在了解了那段历史以后,不痛恨秦桧的...
2025-08-20 08:33:57
原创 ...
提到秦始皇,很多人都以为秦始皇嬴政自然是姓嬴,而在《淮南子》中讲“...
2025-08-20 08:33:53

热门资讯

原创 美... 美国拖垮苏联后,为何没有立刻对我们出手?明明在苏联解体后,我们便几乎已经成为了世界上唯一一个,可能会...
原创 “... 茜茜公主1837年出生于一个贵族家庭,父亲马克斯是巴伐利亚王室的一个旁支公爵,没钱没势没野心。母亲是...
原创 一... 历史上有这么一位皇帝,他13岁继位后执政30余年,为人宽厚简朴,以仁孝治天下,后世称它为“守成之君”...
原创 唐... 公元690年,武则天正式登基称帝,成为中国史上第一位女皇帝。她在位期间选贤任能,鼓励农桑,改革吏治,...
原创 八... 772团的故事始于1937年。当时,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国共两党摒弃前嫌,携手合作,红军改编为八路军,...
到国博感受春天的气息 本报记者 邹雅婷 唐代彩绘生肖龙陶俑(左)、蛇陶俑。 杜建坡摄 展厅一角。 中国国家博物馆供图 ...
原创 刘... 前言 俗话说,每个成功的男人背后都有一个支持他的女人。 然而,对于大汉的开国皇帝刘邦,他背后的女人却...
楚霸王虞姬诀别:悲壮启示,穿越... 产学研王教授视点在历史的长河中,英雄与美人的故事总是格外引人入胜。楚霸王项羽与虞姬的爱情传奇,是其中...
中日野外考古学界的不同之处 中日田野考古之异 近现代发展的过程中,中国和与其一衣带水的日本在许多方面都显现出了相似性,这同样体现...
原创 三... 《三国演义》中,天下混乱,诸侯割据,英雄辈出,猛将如云,谋臣如雨——猛将们攻城掠地,斩将夺旗;谋士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