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敬之
1
洪武三年十一月,朱元璋已经一统关内,于是大封功臣,进封李善长为韩国公、徐达为魏国公、李文忠为曹国公、冯胜为宋国公、邓愈为卫国公、常遇春之子常茂为郑国公。
这就是朱元璋的开国六公爵。
然而,元至正三月十九日与徐达同为淮兴镇江翼元帅府统兵元帅的汤和,却只被封为中山侯。
汤和同徐达一样,最早投效朱元璋,是患难兄弟,是朱元璋最早重任的统军元帅之一。在他们封帅之前,仅廖永安在八天前,被封为天兴建康翼统军大元帅府统军元帅,而常遇春成为统军元帅则是在六个多月后。
不仅如此,汤和很快升任枢密院同佥,驻守常州,节制元帅。
朱元璋画像
不承想,在朱元璋大封勋将时,廖永安已于元至正二十八年被张士诚囚死,常遇春也在洪武二年暴卒军中。他们或生前被遥授国公,或死后被追授王爵。
汤和与徐达,仍旧是追随朱元璋的主要大将。只是,封赏时,区别云泥之别——
徐达获授开国辅运推诚宣力武臣特进光禄大夫、右柱国、太傅、中书右丞相、参军国事,改封魏国公,岁禄五千石。
而汤和,只被授为开国辅运推诚宣力武臣、荣禄大夫、柱国,爵封中山侯,岁禄一千五百石。
虽然都被授与子孙世袭的凭证,但是殊荣、品秩、爵位、官职与岁禄,不再如前同日而语。
2
获赏悬殊,不能说汤和的战功不及徐达。
徐达征战四方,汤和也是功劳卓著,都是尽心尽力给朱元璋打天下。
汤和多次击败张士诚和方国珍,且通过海道进入福州,俘获占据福建八郡、遥尊蒙元天子的陈友定。
而在最初,朱元璋起兵时,很多人因与其同辈,有不服的情绪,是年长朱元璋三岁的汤和一直忠顺侍主,起了榜样作用,深得朱元璋的喜欢。
汤和与朱元璋相处得很融洽,却没想到一次庆功宴,一顿开怀畅饮折断了汤和的远大前程。
《明史·汤和传》记载:汤“和沉敏多智数,颇有酒过。守常州时,尝请事于太祖,不得,醉出怨言曰:‘吾镇此城,如坐屋脊,左顾则左,右顾则右。’太祖闻而衔之。平中原师还论功,以和征闽时放遣陈友定余孽,八郡复扰,师还,为秀兰山贼所袭,失二指挥,故不得封公”。
汤和一次酒疯,招来了朱元璋的忌讳!
汤和画像
好在汤和及时醒酒,任劳任怨,甘愿给徐达做副手,最好保住了侯爵和身家性命。
直到洪武十一年,汤和才被进位信国公,岁禄只有三千石。朱元璋还把他的常州过失镌刻铁券丹书。朱元璋厚此薄彼,怀恨一个人可谓持久。
恨就恨吧,汤和也算是功成名就。他看到了朱皇帝的忌讳更多了,于是主动辞退。
《明史》本传称赞他:“东瓯乞身归第,以明哲自全”,“卓然非人所能及”。他最早洞察到朱元璋集权的帝王心术,第一个主动释兵权,告老还乡:“臣犬马齿长,不堪复任驱策,愿得归故乡,为容棺之墟,以待骸骨。”
大将主动交权,让朱元璋龙心大悦,“立赐钞治第中都”,并给他一个监工防倭戍海城的肥差,还让第十子朱檀娶了汤和的女儿做王妃,使汤和也同徐达一样做了皇亲国戚。
汤和晚年更加恭谨,“入闻国论,一语不敢外泄”。汤和远离是非,不搀和拉结,自然就没有了朱元璋最怕的培植私党了。汤和的老部下颍国公、儿女亲家傅友德就是因为与蓝玉走得近,被朱元璋赐死,全家流放。
汤和难得糊涂,乐在其中,养了“媵妾百余”自娱自乐。汤和沉迷酒色,朱元璋毫不忌讳他的老婆多,还对汤和夫妻觐见时各“黄金三百两、白金二千两、钞三千锭、彩币四十有副”,“并降玺书褒谕,诸功臣莫得比焉”。
3
若干年后,汤和患病失声,朱元璋闻讯即日探视。
汤和病重,“帝为流涕,厚赐金帛为葬费”(《明史·汤和传》)。
汤和死后,皇帝追封东瓯王,谥襄武。如此的死后哀荣,也算比徐达高了一等。虽然他死后,其子其孙其曾孙都已早逝,不能袭爵,其玄孙在英宗朝求袭爵不得,直至嘉靖十一年,其五世孙汤绍宗以功臣后续爵灵壁侯,传至明亡。这也算汤氏殊荣与明朝共存亡。
虽然徐达死后获授王爵与美评,但是他死得离奇,也难以盖棺论定。
相较与徐达的之外的开国五公,汤和更是幸运。
李善长虽为大明首相,但坐大相权,威逼皇权,不得朱元璋信任。即便他是朱皇帝的长女公公、首席元勋,终被牵连至胡惟庸谋逆案,连同妻女子侄七十余人被诛杀,因此爵除。
邓愈死于洪武十年,追为宁河王。其子邓镇袭爵卫国公,陷身妻外公李善长案,被处死爵除。
李景隆画像
曹国公李文忠的死,也与朱元璋有关。《明史·李文忠传》记载:李文忠“尝以客言,劝帝少诛戮,又谏帝征日本,及言宦者过盛,非天子不近刑人之义。以是积忤旨,不免谴责。十六年冬遂得疾。帝亲临视,使淮安侯华中护医药。明年三月卒,年四十六。帝疑中毒之,贬中爵,放其家属于建昌卫,诸医并妻子皆斩”。如若没有朱元璋对这个外甥兼养子表现出不满,华中怎敢暗中毒杀这位通天的大人物?更使人唏嘘的是,李文忠之子李景隆是一个草包,受任大将军损兵数十万,但以开城迎降之功耀武扬威,包藏祸心,图谋不轨,最后被永乐帝褫夺爵位、幽死家中。
宋国公冯胜虽然也是朱元璋的亲家,但因与女婿周王朱橚走得近,而且是徐达之后的大将军,功劳大,招致猜忌被朱元璋赐死。
郑国公常茂虽然是太子朱标的大舅哥,但因冒功,被朱元璋流放而死。袭爵的兄弟常升虽然死因有多种,但还是死于朱皇帝手中。
汤和很聪明的,躲过了生死劫。只是,其次女做了朱元璋的媳妇、老十鲁王朱檀的正妃,也被朱元璋秘密处死。
汤氏女教子有方,成就了儿子继承王位六十四年,但相夫有罪。朱檀喜好诗文,礼贤下士,美名在外,而于内荒唐,爱吃金丹,毒发伤目。汤妃投其所好,伙同老公在民间抓来不少十岁、七八岁童男阉割,为他们烧金丹,就连军营的幼儿也不放过,弄得当地天怒人怨。
洪武二十年二月十六日,明太祖发给诸王的敕令:“鲁至无礼,其妃当凌迟处死。这等泼东西,一日着内官召回宫来凌迟了。如何将民间十岁,七八岁将在宫中玩耍,三五日才方将出,阉为火者,怒及当境人民,此二夫妻死不可迯。又将军家营里的小孩儿拿入宫中,有放的,有不放的,吓得军家小孩儿见火者去都藏在床下。如此教人难过,这夫妻俩个死罪绝不可迯,合当凌迟信国公女。”(《御制纪非录》)
其时,汤和还在世。汤和死于洪武二十八年,终年七十岁。朱元璋毫不留情地将汤氏女凌迟,无非是汤氏女害了皇子。汤和也只能忍气吞声。
朱檀为朱元璋的郭宁妃所生,其母在马皇后与李淑妃死后摄六宫事,而其本人出生五十天便被封为鲁王,足见母子深得朱元璋的宠爱。但不料他年纪轻轻,误入歧途,二十岁而死被老爹赐谥为“荒”!
汤和以荒淫保住了荣华富贵,而其女暗助朱檀荒唐而被千刀万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