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赵国坚持用廉颇,赵国能取得长平之战胜利吗?
创始人
2025-08-19 07:32:41
0

长平之战,赵孝文王因为轻信赵括,而导致赵军在长平之战全军覆没,赵国几十年积累精锐毁于一旦。那么,赵王不轻信赵括,而继续用廉颇,那么赵国能否取得长平之战胜利呢?

赵国军事能力不如秦国

秦赵双方在长平战场僵持之前,已经交锋数次。都是以赵国失败而告终,王龁进攻上党,迫使上党太守冯亭退军,上党随即被秦军占领。

秦军继续进攻,在前哨战之中,斩杀赵国裨将赵笳,廉颇在利用老马岭、长平关构建防御攻势,秦军猛攻,占领赵军多个战略要地,长平关也陷入了秦军之手。

秦军攻打赵军西大营,赵军损失惨重,迫使廉颇选择退守东大营,也就是丹水东岸,构建壁垒,利用地势与丹水的防御,才勉强阻止了赵军的攻势。

从《史记》记载来讲,廉颇在长平防守之前,秦赵双方已经交手多次,结果都是赵军损兵折将。可以看出秦军的战斗力要强于赵军,这也是廉颇选择利用坚硬壁垒防御主要原因。

廉颇之所以选择防御,一是消耗秦军粮草,长平距离关中很远,所以秦军粮草供应困难,当秦军粮草供应不济的时候,自然会选择撤退。

二是消磨秦军战斗力,廉颇从交战中,敏锐的发现,秦军士气正旺,如果与秦军硬拼,结果只有一个,赵军全军覆没;而当赵军立足于防守时候,秦军求战不能,其士气必定会低落消沉,而赵军养精蓄锐,这也是当年王翦击溃项燕采用的战术。

从廉颇选择战术来讲,这无疑是正确的。但是,廉颇低估了嬴稷全歼赵军决心,也低估了秦国的实力,秦国源源不断的增兵,源源不断的运输粮草,支持前线。所以,相持三年,秦军依旧没有崩盘的迹象。

赵国国力消耗殆尽,廉颇无力回天

如果秦赵双方,在国力对等情况下,廉颇坚守不出,那么远道而来的秦军,注定要先崩盘。但是国力上,秦国要比赵国强大的多。

首先秦国是赵国人口2倍,其次秦国粮食产量是赵国3倍,原因是秦国在关中大修水利,而且还占据汉中与四川等粮仓,而赵国位于北方,水旱灾害频发;再次秦国建立当时为先进的军事管理制度,即连坐制与军工制。

连坐制,使得士兵不敢作奸犯科,不敢开小差;而军工制,使得十足为利益而战,这也决定着秦军始终保持着昂扬斗志。

在长平地区,秦赵双方消耗都很大。秦军依靠强大的粮草供应,勉强支撑;而赵国没有那么幸运了,原本赵国可耕土地本身不足,且水旱灾害频发。在长平之战后期,赵国已经出现粮草告罄问题。不得不向齐国等借粮,但被断然拒绝。

而廉颇为了迷惑王龁,从山下不断运输粮草到大良山,以迫使王龁知难而退。就是告诉王龁,你攻不下我的大营,我的粮草非常充足,你还是走吧!

所以王龁见此非常心急。当然秦国有的是人才,他们知道赵国粮食真正储备,因此知道廉颇所作所为的原因。

赵王在国内粮食告罄,而求援无助情况下,一再催促廉颇与秦军作战。赵王当然知道,与秦军硬拼,吃亏着肯定是自己,因为长平位于谷地,赵国骑射很难实施,所以赵国优势被弱化;而秦军的优势,在与兵种齐全,有骑兵、步兵,山地作战部队等。

因为赵军处于劣势,所以廉颇一再选择拒绝。在无法持续供应粮草情况下,赵王决定换将。

廉颇与赵括谁强谁弱,赵王心知肚明,不可能仅仅因为秦国散播谣言,说秦军最畏惧赵括,而选择让毫无作战经验的赵括,替代廉颇。赵王之所以选择换将,是因为被形势逼迫的毫无办法。如果赵国粮草供应充足,那么赵王肯定坚持用廉颇,僵持下去,谁怕谁呢?

关键是赵国没有粮草,只能够豪赌一把。所以,赵国面临着当时的局面,即使廉颇也无力回天。寻找决战,也许是赵国当时最好的选择。

当然,即使选择决战,也不能将全部的兵马做为赌注。要知道赵军有40多万人,可以派遣20万,向秦军发起进攻,20多万人留在本大营。这样当进攻兵马被秦军包围时候,赵军可以有救援的力量。如果,赵括懂得分兵而用之,即使白起再用兵如神,也不可能将赵军全歼。。所以,赵括盲目将全部资本押上,留下纸上谈兵的千古笑谈,一点儿也不冤

赵括中计,大一统势不可挡

赵括走马上任之后,嬴稷也将主将换成了白起。赵括面临着粮草即将中断情况下,决定置之死地而后生,亲自率领主力向秦军发动了反攻。秦军连连后退,面对赵军凶猛的进攻,秦军损失非常惨烈,这也许出乎白起预料,白起认为派遣疑兵,将赵军引入自己早已经设置好的口袋阵就行了。

最终赵军被团团围困,赵括方才知道中计。赵括数次率领大军冲击,都失败了,最终赵括阵亡,投降的赵卒,绝大部分遇难。自此,东方列国,没有一个能够单独与强秦抗衡,大一统的态势已经形成,虽然秦国后来还是被合纵军击败过,但是这种趋势没有被逆转。

赵国之所以败给了秦国,还是从国力上来讲,秦国要比赵国强大多。这也是嬴稷之所以在秦国进攻廉颇率领赵军不利情况下,依旧不断增兵的重要原因。秦国能够消耗起,而赵国不行。

所以,即使赵王坚持用廉颇,而不换将,那么赵国在实力面前,依旧是失败的。只不过,以廉颇的能力,断然不会如同血气方刚的赵括那样,派遣全部的主力,追击后退的秦军。

或许廉颇在粮草供应不济的情况下,用计逐渐撤军,使赵军损失最小,这对于保持赵军与秦军相抗衡的实力,还是非常有价值的。

所以,长平之战,嬴稷用国力与赵国拼,只要秦军主将不是过于无能,那么赵国一定成为失败者。

相关内容

中国建筑兴业:上半年股东应...
中国建筑兴业(0830.HK)发布2025年上半年财报。 财务数据...
2025-08-21 04:51:16
全国田径锦标赛男子400米...
8月4日,全国田径锦标赛,男子400米决赛,19岁小将刘凯45秒6...
2025-08-21 04:44:41
近三年北京延庆旅游收入年均...
来源:滚动播报 (来源:千龙网) 原标题:延庆长城、世园、冬奥三张...
2025-08-21 04:43:00
原创 ...
中国对于丧葬有诸多的文化,最原始的丧葬依旧是土葬,但是土葬不仅要讲...
2025-08-21 04:35:06
原创 ...
三国风云人物众多,单以蜀汉为例,文有诸葛亮、庞统、法正、蒋琬、费祎...
2025-08-21 04:35:06
原创 ...
孙权派吕蒙渡江杀关羽,看似很英勇,其实犯了很大的错误。在民间有一句...
2025-08-21 04:34:36
原创 ...
有人说三国最大的赢家就是司马懿,而事实也的确是如此,虽然当初曹家夺...
2025-08-21 04:34:32
原创 ...
一部《鬼吹灯》让无数人认识了一个神秘而又遥远的西域古国-精绝古国。...
2025-08-21 04:34:27
原创 ...
提到巾帼英雄,首当其冲的便是花木兰。而今天要说的是清末的这位巾帼英...
2025-08-21 04:34:07

热门资讯

原创 唐... 引言 唐朝时期,五台山僧人的送供活动,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首先,在回答这个问题前,我们需要知道,五台...
原创 刘... 周、刘是我国的两个大姓,根据权威统计数据,截止于2022年底,我国刘姓占汉族比例的5.38%,而周姓...
原创 咸... 大家都知道在清朝末期的时候,大权都掌握在老佛爷慈禧手中,同治皇帝登基的时候,两宫太后慈禧和慈安同时垂...
原创 孝... 逝者如斯,历史的浪花淘尽了王朝的恩怨情仇,当今既没有了一方霸主,也没有了雄风王者;我们在追求团结、奋...
原创 原... 花木兰替父从军的故事,相信很多人都耳熟能详,在现实当中,因为女性的体制问题,很难承受战争的残酷。 因...
人气花洗白遭警告?贾乃亮辟谣去... 小仙女们,晚上好! 烧脑时间开始,交白卷的小仙女们,可以围观一下评论啊,真相帝往往就隐藏在其中! 人...
原创 刘... 东汉末年,天下出现了很多的势力,这些人无一不想争霸天下。在曹操铲除了袁绍的势力之后,在南方还有张绣、...
【改进文风大家谈】让文章短下来 开短会、讲短话、发短文,历来是我们党倡导的优良文风。毛泽东同志1942年就在《反对党八股》一文中严肃...
原创 原... 南宋思想家陈亮说:“汉高帝所籍以取天下者,故非一人之力,而萧何、韩信、张良盖杰然于其间。天下既定,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