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为何总说古代文人误国?文人司马光用一生,来削弱宋朝、埋葬宋朝
创始人
2025-08-19 01:03:19
0

司马光是保守势力代表,不思进取,司马光研究历史一辈子,就是懒于归纳总结,历史上历次改革都推动了历史的前进,而他却反对改革。司马光一当上宰相就去除已经推行十几年的王安石改革,害得王安石在南京整天郁闷,最后忧郁而死。

其实,司马光和王安石是好友,结果最后司马光将王安石、苏轼等人都定为敌人。我一直认为王安石才是真为国家的人,司马光虽然研究历史,朝野盛名赫赫,但其思想因循守旧之人。且此人不地道,他不过是在故纸堆高谈阔阔之腐儒,王安石才是真正的利国利民的实干家、改革家。司马光使新法皆废,打击报复改革派,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北宋恢复冗兵冗官积贫积弱的老路子,北宋掘墓人之一。

王安石变法的初衷是为了国家强盛,为了庶民的安居乐业,减轻百姓负担,增加朝廷财政收入,这本来是一件好事。自古以来,主张变法的人都具有前瞻性思维,站得高,看破时局的症结,才主张变通。却遭到自私自利,墨守陈规的司马光为首的文人骚客如苏轼之类的竭力反对。文人误园,此言不虚。王安石笔下的《伤仲永》,本意是在讽刺司马光儿时的聪明救人,成人了却变得迂腐守旧,自私自利。司马光毁了王安石的变法,也就毁了北宋王朝,1127年也就是毁了变法成果不到十年,北宋消亡了,而且二位皇帝也被金人所囚。

王安石的变法就两招:1.增收。当时土地在大地主手里,割他们的肉。同时政府直接放贷给贫民,不让他们向富商借高利贷,国家多收到了税,而农民实际支出反而少了,因为青黄不接时借的高利贷才是贫民痛苦的根源,这也是为什么人们后期支持新法的原因。2.精兵简政。大规模裁撤吃皇粮却不干实事的文官冗员,财政向实际战力倾斜,军队吃饱后由上贡跪安转主动出击。不过司马光家族是大地主,利国利民,却损他的阶级利益。

王安石变法是希望改变宋朝弊端为国为民,司马光代表的是变法过程中损失的利益集团,所以他上台后全面否定变法成果,连利国利民的都否定。因为他是士人领袖,掌握了舆论话语权,跟随或支持王安石变法的人成了奸臣,自己却搞起了党争却对宋朝的弊端毫无办法。

王安石变法,应该是从古代到近代最有计划、最全面的一次变革,它囊括经济、政治、文化、教育、军事,各个方面,这么优秀的变革方案为什么遭到很多人反对,最后失败呢?有很多方面的原因,一,变法损害了大地主、大官僚等既得利益者的利益,如太后、司马光等人为代表。第二,变法太超前,不能得到大多数人的理解和支持,因为有些措施要等几年才能看到效益。第三,王安石变法太激进,为了达到目的,有时候不择手段。第四,用人不当,王安石本人人品没问题,就是他政敌司马光都挑不出毛病,但他下面的人则基本上是小人,加入变法队伍目的不纯,都是些不得志的,想浑水摸鱼的。

登州阿云案,阿云父亲刚死,他亲戚就把她嫁给了一个老头子,阿云不从,拿刀伤了那个老头子之后跑了然后自首,王安石认为按法律服丧期间严禁婚嫁,所以婚姻无效。阿云只是伤人而且自首,所以处罚很轻,司马光的理由是不管法律怎样,婚姻流程走完那就是合法婚姻,阿云就是谋杀亲夫,哪怕人没死阿云也自首了也必须杀了以正世风,二十几年后,司马光上台,杀阿云。

有史以来不求利益把国土白白送人的,司马光是位列榜首,司马光把河西走廊送给西夏。河西走廊,那里有丰厚的草原被誉为塞北江南,战国时秦朝就是凭借河套地区天然的养马场才统一中国,包括汉武帝就是以河西走廊为战略支点才能痛击匈奴。占领河套就可以切断吐蕃与北方少数民族的联系只有占领这里才能保证中原江南的安宁,历史上明朝也是因为丢失这里失去了对西藏新疆控制导致疆域大幅度缩小。

司马光在史学和文学上作出了巨大贡献,这学问和文学的光环,使许多人头晕目眩,不清楚他出于一己私利,顽固守旧,结党营私,攻击新法,反对改革,扰乱朝纲,使宋朝日趋灭亡的历史真相。宋朝是儒家理论得以实践的最好年代,修齐治平始终是儒家弟子最高理想,宋朝天子提供了最好的舞台。王安石也是儒家弟子,通过前几十年的实践,他看到了弊病,才提出适当的富国强兵的改革方案,招来以司马光为首的儒家正统派的攻击。这就是北宋中期的党争。儒家治理确实使宋在经济文化,科技社会诸多方面取得繁荣的局面,但在国防外交和人们的精神方面出现了问题。北方战火纷飞,江南还隔江犹唱后庭花是那时的真实写照。

北宋灭亡根源在“重文轻武”的基本国策。王安石的变法有简单粗暴之嫌,总体而言还是功大于过的。司马光为首的保守派的阻挠破坏,既使王安石的变法毁于一旦,也使北宋国力损失殆尽。北宋以司马光为首的史家唱衰王安石的,其实王安石的变法很好,如果不是司马光在搞鬼唱反调,北宋可能会更强,收复燕云十六州也有可能。司马光最大错误就是搞本位主义,使朝廷科举选才,不能选人唯才,而变成选人唯地域,至使天下人离心离德。造成北方人不爱惜南方国土,南方人不愿去捍卫北疆。北方人主政的北宋不尽全力镇压收复越南,南宋的南方官民,不想去收复中原。

相关内容

原创 ...
掼蛋那可是智力和策略的较量呢。在牌桌上,炸弹用得好不好常常能决定胜...
2025-08-19 00:34:37
原创 ...
1975年1月,蒋介石在临终之际,邀请伟人访问宝岛,想要完成多年来...
2025-08-19 00:33:44
原创 ...
高句(gōu)丽(lí)是存在于公元前1世纪至公元7世纪的中国古代...
2025-08-19 00:33:29
原创 ...
在夺位的巨大风浪中,忽必烈凭借强大的武力成功击败了阿里不哥和联军,...
2025-08-19 00:33:27
原创 ...
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后,出于国共合作抗战的需要,中央同意将南方八...
2025-08-19 00:33:19
原创 ...
前言 他们,曾是一个泥腿子、一个莽夫和一个毛头小子。 然而,就是...
2025-08-19 00:33:13
原创 ...
战国时代,绵延两百五十余年,群雄并起,齐、楚、燕、韩、赵、魏、秦,...
2025-08-19 00:32:52
原创 ...
今天要向大家介绍的是:元朝末年的政治家与军事家脱脱。他后人称为元朝...
2025-08-19 00:32:44

热门资讯

洞察2024丨全球变局 乱纪元... “反国家行为”“企图煽动内乱”…… 首尔时间2024年12月3日22时27分 在毫无任何预兆的情况下...
流失海外40年西周文物回家了 ... 流失海外40年西周文物回家了 国家文物局成功追索被盗流失的西周丰邢叔簋文物流失海外 青铜器
原创 清... 在清朝,有一个职位的权力甚至超过了皇帝,在整个清朝历史上,只有2个人当过,这个职位就是摄政王。 一...
东魏佛造像碑2-1:刘海龙分享... 东魏佛造像碑2-1 上海观复博物馆造像馆巡礼之五 刘海龙分享 上海观复博物馆位于上海陆家嘴城市新地标...
原创 9... 在中国数千年的悠久历史之中,才子佳人、英雄少年层出不穷,其中花木兰、杨家女将都是名镇沙场的巾帼英雄,...
夏商文明考古重大突破!“考古中... 12月26日,国家文物局举行“考古中国”重大项目重要进展工作会,发布了河南洛阳二里头遗址、安阳殷墟遗...
原创 南... 中国作为世界上唯一一个文明没有断流的国家,在曾经拥有者最为强盛的国力和最辉煌的历史。与此同时,我们的...
虽与“古旧”打交道,复旦文博考... 1984年春,正值全国文博人才特别稀缺之际,受国家文物局委托,复旦大学招收了第一届两年制文博干部专修...
原创 孝... 都城是一个国家的核心,通常情况下也是一个国家的政治中心、经济中心、文化中心。中国历史上很少出现大一统...
原创 宋... 宋嘉树,是财力十分雄厚的中华民国实业家,更加突出的是:他与夫人倪桂珍养育的六个子女,个个都非常有出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