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国太子丹在历史上比较有名,究其原因是他发动了一场针对秦王嬴政的刺杀活动,那就是历史上有名的荆轲刺秦王。那么有这么大勇气敢去挑战秦国的君主,是不是一个德才兼备的人呢?
燕太子丹为什么要去刺杀秦王嬴政。本来一开始燕太子丹和秦王嬴政是一对难兄难弟,一起在赵国当人质,所谓的共患难可以但是不能同富贵。赢政回到秦国主政后,太子丹又被弄到秦国做人质,本来太子丹想嬴政是自己的好兄弟,在秦国做人质应该会非常的舒服,但是没想到秦王嬴政当家后,并不想和当人质的太子丹做朋友,每次都很傲慢无礼地对他,这样仇恨的种子就埋在了太子丹的心里,当他从秦国逃回燕国后,时时刻刻都想着报仇,一心想诛杀嬴政,无奈秦国国家无比强大,他一时找不到报仇的方法。
急于求成不听从老师的建议。太子丹的老师鞠武也算得上是一位智者,他告诉太子丹必须稳步前进,有充足的打算才能打败秦国,向西联合韩、赵、魏三国,向南联合齐国和楚国,向北就和匈奴结交,以此强大联盟来抵抗秦国。靠自己的力量是打不败强大的秦国的。太子丹觉得老师讲的东西需要的时间太长了,那样心情等不了,因为他一心想报仇。
为一人仁义不顾一国安危。秦国的樊於期因得罪了秦王,不得不外出逃亡,燕太子丹果断地收留了他,因为太子丹觉得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鞠武曾劝谏说:残暴的秦王向来就对燕国积怨已深,现在收留樊将军那不就是让秦王更加怨恨燕国吗?这样秦王会更快的想打击燕国,不能因为一个人而让整个国家的人陷入危险境地。可惜太子丹没有听老师的话语将樊於期送到匈奴。
不懂隐忍选择报仇的时机方法不对。太子丹知道荆轲的武艺高强,于是就好吃好穿的招待他,希望荆轲能够像现在的特种部队一样深入敌后直接取下对方首级,但我个人认为就算是荆轲杀了当时的秦王,那也只是了结了太子丹内心的个人仇恨,秦国当时的实力不会因为秦王的被杀而改变,想要对抗秦国首先要燕国自己的国家先强大起来,想要强大起来要先隐忍,不要和秦国硬碰硬,要想越王勾践一样卧薪尝胆,与国家百姓同甘共苦,发展国家硬实力,只要自身够硬,秦国也要畏惧三分。
综上可以看出,太子丹对于师傅还是尊敬的,有问题会去请教师傅鞠武,只是没有听他的计策罢了。太子丹对于樊於期是非常仁厚的,没有畏惧强大的秦国,收留了无家可归的樊於期,在樊於期自刎后还痛哭不已,可是这种妇人之仁在平常人身上是美德,在君主身上可能就要损害国家了。太子丹对于荆轲是有知遇之恩的,荆轲也用自己的性命来报答了太子丹,可惜这种方式无法拯救燕国。所以说太子丹身上是有亮点的,但这种亮点作为君主来说并不适合,燕国的太子丹并不是德才兼备的好君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