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王菱:唐玄宗结发之妻,一生为李隆基付出一切,最后却被爱人赐死
创始人
2025-08-18 23:08:43
0

公元724年,唐朝开元十二年。这一年,唐玄宗李隆基忽然下诏,将自己的发妻,和自己同甘共苦多年的原配皇后王氏废黜,同时将王皇后的哥哥赐死。很多和王家有关的大臣,也同时受到了株连。

王氏满门,就此彻底衰落了下去。

这件事,在历史上被称之为‘符厌事件’。

对于这次符厌事件,不管是在当时那个时代,还是后世的史书上,大家几乎都清一色的站队到了王皇后这边,认为是李隆基辜负了王皇后,替王皇后打抱不平。

历史上真实的‘符厌事件’,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唐玄宗为何会成为一个负心汉,废黜自己同甘共苦的发妻呢?

要想说清楚这些问题,我们还得从头说起。

王皇后,生年不详,名字也存在争议。正史上并没有记载王皇后的名字,但是野史当时,则是记载王皇后名叫王菱。也有一部分野史,记载为王有容。在这里,我们暂且认定,这位王皇后就叫王菱。

王菱的父亲王仁皎,年轻的时候参军入伍,靠着军功在军中不断攀升,最后升到了果毅都尉的位置上。类比现在的话,大概相当于是副团长这个水平。

照理来说,按照王家的家世,以及王仁皎当时的地位。他的女儿,是无论如何也没资格嫁给皇子做正妻的。唐朝那会儿都讲究门当户对,王仁皎当时的官职,算不上小,但也算不上大,再加上寒门出身的家世,不管怎么看,都不可能和皇室门当户对。

但是后来,因为一系列阴差阳错的变化,最终导致王仁皎的女儿,嫁入了皇家。

公元683年,随着唐高宗李治去世,太子李显登基为帝。然而李显刚刚登基后没多久,他的生母武则天,便忽然发动政变,废黜了李显,改立自己另一个儿子李旦做皇帝。李旦登基后,大权都被武则天掌握,李旦本人则是成了一个被软禁在宫里的傀儡。

就是在被软禁期间,李旦和自己的一个妃子,生了个儿子。这个儿子,就是后来的唐玄宗李隆基。

此后的几年里,武则天抓紧时间,清理异己。数年之后,到了公元690年的时候,武则天觉得已经没人再敢反对自己,这才逼迫儿子李旦禅位给自己,登基做了一代女皇。

李旦退位之后,虽然失去了皇位,但武则天还是立他做了太子。不过如此一来,李旦的几个儿子,也就从之前的皇子,变成了皇孙。李旦被废之后,武则天依然对他很不放心,依然将李旦一家,软禁监视着。

被软禁期间,李旦一家不光没有自由,就连生命都时刻受到威胁。公元693年,武则天身边有个婢女,想要勾搭李旦,提升自己的地位,但是却被李旦拒绝了。此后,这位恼羞成怒的婢女,便直接跑到武则天身边,诬陷李旦一家,说李旦的两个妻子,阴谋诅咒武则天。

恰好当时正赶上过年,李旦的两个妻子,按照惯例,入宫去给武则天拜年。结果两人入宫之后,武则天直接下令,对两人严刑拷打,最后竟是将两人给活活打死了。这两个女子,一个是李旦的正妻,之前李旦做皇帝的时候,还曾做过皇后。另外一个,便是李隆基的母亲。

就是这样两个身份的女子,都如此轻易被武则天打死。李旦一家此时的处境,自然也是可想而知了。

不过,这件事之后,武则天后来也察觉到了不对劲,意识到是那个侍女骗了自己。所以再之后,武则天就秘密让人处理掉了那个婢女,同时打算补偿李旦一家。当然,以武则天的特殊身份,想要让她认错,自然是门也没有。而且以李旦一家的特殊处境,如何弥补,也需要好好考虑一下。

最终,武则天做出了一个决定,那就是给李旦的几个儿子封王,同时给几个年幼的孙子赐婚,以此来做出弥补。不过,以李旦一家当时的特殊情况,给几个孙子赐婚,自然也要慎重。武则天为了稳固自己的地位,自然不可能找那种有实权的顶级权贵,去和李旦联姻。只能找一些中下层的官员家庭,从他们当中进行挑选。

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挑来挑去之后,便挑到了王家的头上。此时的王同皎,官位不算太高,但也算是有点地位,女儿也恰好和李隆基年龄相仿。所以,公元693年,年仅九岁的李隆基,便和王菱定下了婚约。

此后的几年里,李旦一家,依然过着被软禁的日子,李隆基则是在一天天长大。直到公元698年,武则天终于再次做出决定,要改立李显做太子。至于李旦,则是被改封为相王。因为不再是太子,李旦这才脱离了被软禁的命运,一家人也重获自由。

这一年,李隆基已经14岁了。已经14岁的李隆基,才第一次走出深宫,见识到外面的世界。

再之后的几年里,李旦一家稍微远离了权力斗争的核心。而且,随着李隆基逐渐长大,也逐渐到了该完婚的岁数。因为之前有婚约在身,所以双方到了该成婚的年龄之后,几乎没有任何波折,很顺利地就完婚了。

而随着李隆基逐渐长大,因为李旦已经被废黜了太子之位,李隆基又不是嫡长子。所以李隆基成年之后,非但摆脱了被软禁的命运,甚至还得以入朝为官,担任一些官职。当然,以李隆基的身份和资历,想要担任一些实权官职或者重要的职位,自然是想都别想了。

在整个武则天时代后期,李隆基最多也就是在御马监之类的地方工作,帮武则天看管一下马匹仪仗之类的东西。而且,虽说李旦一家,暂时远离了朝堂斗争的核心,但还是有很多人,时刻注意李旦这边,顺便也盯着年轻的李隆基。

在这种情况下,李隆基的日子,自然不可能太好过,日子也过得比较拮据。不过好在,王菱对此似乎并不在意。自从嫁给李隆基之后,王菱一直深爱着李隆基,完美地扮演好一个妻子的角色,替李隆基处理拮据的家务。

两人最惨的时候,有一年,李隆基过生日,家里连一口余粮都没有了。身为皇孙,日子过得如此凄惨,听上去似乎匪夷所思。但以当时李隆基一家的处境来说,确实就是如此。而在那个特殊的日子里,最后,还是王菱的父亲王同皎,用自己的衣袍去街上换了一斗面粉,为李隆基做了一碗生日汤饼,庆祝生日。

所谓贫贱夫妻,相濡以沫,其实也就不过如此了。

对于此时的李隆基夫妇来说,日子虽然过得清贫,未来似乎也没什么指望。但此时的李隆基和王菱之间,却感情极深,相互扶持。相比之下,后来夫妇二人虽然身居高位,感情却要淡了许多。

得失之间,实在是很难让人选择。

不过,这样的苦日子过了几年之后,到了公元705年,李隆基终于等来了一个转折点。这一年,宰相张柬之发动政变,逼迫武则天还位给李显。此后,李显二次登基,唐朝历史也由此进入了一个新的篇章。

李显登基之后,李旦一家算是彻底放松了下来。虽说李旦之前也做过皇帝,但李旦这个人,与世无争,就算之前做皇帝的时候,也不愿去争什么。所以李显登基之后,对这个弟弟反倒是极为放心。连带着李旦的几个儿子,也都得到了重用。

到了李显时代之后,李隆基终于开始担任一些实权职位,甚至可以外放做官。这对于李隆基来说,可就太重要了。在接下来的几年当中,李隆基开始广泛结交好友,联系各方势力。这也为后来的很多事情,埋下了伏笔。

而在这几年当中,唐朝的高层环境,并没有随着李显登基,而彻底改变。李显虽然登基做了皇帝,但他的皇后韦氏,依然野心勃勃,打算做第二个武则天。所以,此后的数年时间内,韦氏开始大肆在朝中清除异己,收拢权力。后来,韦氏更是直接毒死了李显,而后立李显的幼子为皇帝,打算重演当年武则天的故事。

就在这个危险时刻,年轻的李隆基,却成了那个力挽狂澜的人。当年武则天掌权的时候,几乎将李家宗室屠戮殆尽。所以此时的李隆基很清楚,一旦韦氏成功掌权,自家绝对逃不过韦后的屠刀。于是,李隆基便联合自己的姑姑太平公主,直接发动政变,入宫诛杀了韦氏,而后拥立李旦,再次登基做了皇帝。

在这场政变当中,王菱一直坚定站在李隆基的背后,成了李隆基最坚定的支持者。李隆基发动政变的时候,就连他爹李旦都不知道,但王家却倾尽全力,帮助李隆基。这份情谊,实在是令人钦佩。

不过,李旦登基之后,问题依然没有彻底解决。因为那位太平公主,同样也是野心勃勃。所以李旦登基之后,李隆基便不得不再次和自己的亲姑姑展开斗争。在这期间,李旦为了平息二人的争斗,干脆直接禅位给李隆基。而李隆基登基之后,太平公主依然不肯罢手,甚至还阴谋发动政变,废黜李隆基。最终,李隆基抢先下手,先干掉了太平公主,这才彻底独掌大权。

在和太平公主的斗争当中,王家依然是李隆基最坚定的支持者。甚至就连最后下手的时候我,王家也是冲锋在前。李隆基登基之后,王菱也是理所当然地做了皇后,成了李隆基的后宫之主。

更为难得的是,王家虽然功劳极大,却从不对此夸耀,甚至还愿意退让。王菱的父亲王仁皎,曾对李隆基有拥立之功。但是李隆基上位之后,王仁皎却选择主动退让,并未在朝中担任实际职位。不干涉朝政,也不贪赃枉法。以王家的身份和精力来说,这绝对是最优秀的古代外戚了。

如果故事到这里就能结束,李隆基和王菱的故事,无疑是一个最美的童话故事,有了完美地解决。但问题是,两人的故事,恰恰没有就此结束,反倒依然在延续。

随着李隆基登基做了皇帝,李隆基这个人,也开始逐渐发生了变化。成为李隆基的皇帝,开始纳更多的妃子,对王菱的宠爱,也越来越少。最重要的是,王菱本人有一个缺点,那就是在生育方面,王菱似乎有点问题。

王菱虽然嫁给李隆基多年,却一直没能给李隆基,生下一男半女。

如果王菱能生下一个儿子,作为嫡子,肯定会顺利立为太子。如此一来,王菱的位置也就稳了。但问题是,王菱一直没有儿子,其他妃子又十分能生,陆续给李隆基生了十多个儿子。这样一来的话,李隆基自然也就需要考虑,立谁做太子的问题。最终,李隆基选择了自己的二儿子李瑛,作为太子。

没有儿子,娘家在朝堂上又不争权。而且随着时间一天天过去,王菱开始年老色衰,李隆基身边则是有一大堆年轻美貌的妃子。这其中,又以妃子武氏最为得宠,甚至渐渐威胁到了王菱的皇后之位。

面对威胁,王菱越来越痛苦。而且到了开元十二年之后,李隆基已经被武氏彻底迷住,甚至打算直接废掉王菱,改立武氏做皇后。只是大臣们对此一致反对,李隆基这才没有废后。但在这之后,李隆基对王菱的态度,却越来越冷淡。

失去了爱情的王菱,此时已经彻底没了指望,便不得不寄希望于巫蛊之术。希望通过一些迷信活动,让自己生一个孩子,重新获得李隆基的宠爱。后来,王菱秘密找来一个和尚,帮她做了一块雷击木配饰,上面写了唐玄宗的姓名。

和尚告诉王菱,只要王菱随身携带此物,迟早可以怀上孩子,甚至可以比拟当年的武则天。王菱听了之后,便当成了救命稻草,信以为真,真的将此物带在了身上。

但王菱怎么都没想到,这件事,其实是那位武氏妃子设的一个局。此后,武氏果断报告,说王菱行巫蛊之术。迷信活动这种事情,皇后是不能做的。所以,李隆基查证之后,发现证据确凿,当即下令,废掉了王菱的皇后之位。

对于此时的李隆基来说,他其实早就想废掉王菱,改立武氏为皇后。而这次巫蛊之术,则成了李隆基废后的借口。此后,李隆基下手极为狠辣,不但将王菱贬为庶人,同时还将王菱的哥哥,那位昔日帮他夺权的王守一,直接处死。

被废之后,王菱万念俱灰,心哀若死。仅仅三个月之后,便病逝于宫中。王菱死后,李隆基甚至没有将她葬入皇陵,只是埋在了无相寺内,草草埋葬。

就这样,这位深爱李隆基的可怜女子,最后被自己深爱一生的男人背叛,最后葬送了自己。

这位女子,实在是可怜。

回顾王菱的一生,我们不难发现:王菱一生最大的错误,就是遇到了李隆基!

在爱情当中,遇到一个正确的人,真的是最大的幸运。如果侥幸遇到李隆基这样的人,则是最大的不幸。而李隆基始乱终弃,背弃了深爱自己一生的女子,后来他的那些遭遇,似乎也有些罪有应得的感觉了。

相关内容

原创 ...
掼蛋那可是智力和策略的较量呢。在牌桌上,炸弹用得好不好常常能决定胜...
2025-08-19 00:34:37
原创 ...
1975年1月,蒋介石在临终之际,邀请伟人访问宝岛,想要完成多年来...
2025-08-19 00:33:44
原创 ...
高句(gōu)丽(lí)是存在于公元前1世纪至公元7世纪的中国古代...
2025-08-19 00:33:29
原创 ...
在夺位的巨大风浪中,忽必烈凭借强大的武力成功击败了阿里不哥和联军,...
2025-08-19 00:33:27
原创 ...
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后,出于国共合作抗战的需要,中央同意将南方八...
2025-08-19 00:33:19
原创 ...
前言 他们,曾是一个泥腿子、一个莽夫和一个毛头小子。 然而,就是...
2025-08-19 00:33:13
原创 ...
战国时代,绵延两百五十余年,群雄并起,齐、楚、燕、韩、赵、魏、秦,...
2025-08-19 00:32:52
原创 ...
今天要向大家介绍的是:元朝末年的政治家与军事家脱脱。他后人称为元朝...
2025-08-19 00:32:44

热门资讯

原创 巧... 掼蛋那可是智力和策略的较量呢。在牌桌上,炸弹用得好不好常常能决定胜负。好多玩家呀,因为没把握好时机,...
原创 1... 1975年1月,蒋介石在临终之际,邀请伟人访问宝岛,想要完成多年来没有了结的心愿。 但对于老蒋的邀请...
原创 隋... 高句(gōu)丽(lí)是存在于公元前1世纪至公元7世纪的中国古代边疆政权,地跨今中国东北地区与朝鲜...
原创 忽... 在夺位的巨大风浪中,忽必烈凭借强大的武力成功击败了阿里不哥和联军,最终赢得了汗位的宝座。阿里不哥成为...
原创 新... 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后,出于国共合作抗战的需要,中央同意将南方八省游击队改编为新四军。 那么,由谁...
原创 刘... 前言 他们,曾是一个泥腿子、一个莽夫和一个毛头小子。 然而,就是这三个"不起眼"的人,竟然成了东汉...
原创 战... 战国时代,绵延两百五十余年,群雄并起,齐、楚、燕、韩、赵、魏、秦,七国之间征战不断,名将辈出,将星闪...
原创 力... 今天要向大家介绍的是:元朝末年的政治家与军事家脱脱。他后人称为元朝少有的“贤相”,在执政期间,他为国...
原创 左... 左宗棠绝对想不到,他亲手打造的近代中国第一支海军福建水师,竟然会在半小时内全军覆没。 1884年8...
原创 日... 中国有句古话说得好“有怨报怨,有仇报仇”,杀人偿命本就是天经地义的事,对国家来说也应该是如此,自古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