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西晋灭吴(2)开国分赃,司马炎很烦恼
创始人
2025-08-06 21:34:10
0

司马昭是265年8月份挂的.司马炎还想和他弟弟司马攸争抢着在他们死鬼老爹面前演一把父慈子孝的好戏.

这边司马攸在他宗法叔叔的棺材面前哭得饿倒了,那边司马炎当即也哭着表示要为老爹守孝三年.

大臣们却不乐意了,纷纷表示:

“不就是死个爹吗!还演上瘾了咋滴?赶紧给我篡位去,叔叔们还等着分赃,不对,分红呢!”

同年8月份,司马炎在大臣们的“道德绑架”下,他的孝服只穿了三天就“无奈”接班了,同年12月,司马炎受禅称帝,定国号晋,改元泰始。

什么父慈子孝,大过年的,不得称个帝庆祝庆祝?

司马炎篡位称帝后,虽然恨不得马上收拾那个总爱找他麻烦的臭弟弟,但此时他还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

该分赃,不对,分红了.

说到底,他能以晋代魏,是他们家整个家族的买卖,他只是在最后关头幸运地死了个爹,摘了一个最大的桃子而已.

作为一代开国之君,司马炎还是很想有些作为的。不过当他环顾四周,他很悲哀的发现,他虽然继承了他爹的政治遗产,可是他离傀儡皇帝也就一步之遥了。

第一,开创窃国事业的是他的爷爷。

第二,奠定窃国根基的是他的大伯。

第三,办理窃国手续的是他的爸爸。

第四,给他们家擦屁股的是他二爷。

所有这些,跟他半毛钱关系都没有!他连捞政绩的军功都没来得及建立!他的所有班底都是他爹留下来的,而他爹的班底又大多数是继承他大伯的,那这些人,就有很大概率倾向于支持他那个讨厌的臭弟弟。

更让他绝望的是,由于他们家起了个很好的榜样作用,那些催着他上位的大臣恐怕也不是好东西。

你司马家能玩弄曹家的傀儡皇帝,现在你司马炎啥也不是,就等着你当了傀儡,咱们说不定也能过一把操控皇帝的瘾呢?这世道早就被你们搞得没下限了,什么忠君爱国?什么礼义廉耻?谁还在乎这个!

只有权力和利益才是安身立命的根本!

对于这些,司马炎是有清醒的认知的。没有任何一个皇帝甘心给别人当傀儡,更何况他还是晋朝的开国之君。可是他又没有足够的实力和威望镇压这些“功勋卓著”的亲戚们和大臣们。

归根到底,他司马家能篡国,不仅仅是他爷孙三代四人的谋划,而是整个司马家族的买卖,以及被利益捆绑的世家大族们的变态狂欢。

作为开国之君,司马炎是相当轻松的。毕竟他的前辈几乎给他扫清了一切障碍。甚至连过户手续,他爹临死前都给他办好了,他连跑手续的苦力活都不用付出就登顶了巅峰。别人是开局一个碗,他是开局一把龙椅,这简直就是真命天子啊。

可是作为高高在上的皇帝,司马炎是很心累的。他的前辈太狠了,把所有的反对派都给灭了族,又把所有不听话的属下(比如邓艾同志)和有二心的投资者(比如钟会同志)杀了个干干净净。反对派都被你们杀光了,我拿什么立威去?

不得不说,有时候杀人的确是立威的最佳手段。

这就很尴尬了。为啥这么说呢?因为他爹死的太赶巧了。这就相当于,他爹走了99步(真实情况应该是司马懿50步,司马师30步,司马昭19步),就差临门一脚的时候,他死了。

问题就出在这里。如果他爹走完了那一步,他以皇太子的身份正式继位,甭管他们家多恶心,他都是正儿八经的“受命于天(爹)”。

这时候,他继承的不仅是他爹的政治遗产(人脉,资源);更重要的是,还有家产(家天下,私产)。

人脉,是合作关系,得“商量”着来的;私产,是自己的,是可以一言九鼎的!

他爹自然有足够的威势踢开这临门一脚,可他没这个福报,临门的时候被天收走了。给司马炎留下了一个巨坑。

到了司马炎上位,这一步他不走也得走了。如果他有足够的魄力,冒一点风险,再等几年,跟吴国干几架,建立军功;再找理由杀几个不听话的人,树立威望,培养真正属于自己的班底,那他还能有很大的自主权。

可是这时候,大臣们等不及了,连守孝的时间都不给他,跟他说:“大侄子,你别努力了,门我们都帮你踢开了,你赶紧进去摘果实吧。”!

虽然果子最终还是要分的,可是,一棵树上的果子就这么多,你自己踢门进去摘(偷)的,虽然还是要给外面的同伙分赃,但你还是可以拿大头得。可是如果你是被人抬着进去,帮你摘好了等你来分的,这就很难办了。

所有人都是你们家谋国路上的功臣,所有人出的力都比你大,他们辈分比你大,还那么一致地拥护你。没有反对者,连杀人立威的事都干不了!这特么找谁说理去?

司马炎面临的局面就是这么讽刺:

第一,他是真的“众望所归”,连他弟弟都不会跳出来反他。

第二,他被拥戴不是来源于他自身,而是他那恐怖的家族。

第三,他没有个人的班底和足够的威望hold住这份“众望所归”。

总结一句话:德不配位。

所以,他那些叔叔爷爷们说的话,他得听;而他说的话,他的叔叔爷爷们可以选择性的听。如果觉得你说的不行,人家还能撂挑子不干,你还不敢对人家怎么样。

怎么办呢?总不能开了个国,然后躺平做个傀儡皇帝吧。这不得丢死个人啊。

毕竟是司马家的子孙司马炎还是有办法的。

权力不够,利益来凑。

蛋糕就这么大。自己继承了比较大的一份,剩下的大部分既然注定要分出去,那就多分一点人好了。只要参与分脏的人多了,大家的心思自然就会更多。谁想多吃点,那就得跟自己靠拢。这叫平衡,没毛病。

于是,史上最荒唐,最大手笔的开国封王出现了。

司马炎一口气封了27个王!

这27个王,追溯到上一辈,都属于他曾祖司马防高品质出品的司马八达系列的儿孙。

出力最多的是司马大达到三达这三脉,总共占了19个。由于司马大达司马朗早死,继子司马望属于司马三达司马孚的种。所以严格来说,还是以二达和三达这两老东西为主。

其中二达司马懿这一脉,司马懿追封为宣帝,司马师由于实在太猛,绕不过去,也得追封为景帝,司马昭为文帝,加上司马炎当了皇帝。还有司马懿另外六子被封王,司马师这一脉司马攸封王,司马昭另外二字也封王,总共9人封王。

三达这脉,司马孚实在太能活,出力最多,功劳最大,必须封王,另有六子封王共七人封王,如果再加上过继过去的司马望和司马望的两个儿子,高达10人封王。

只论封王人数,司马孚这一脉的权势就高的吓人。更要命的是,这老货活得比他哥长,演技比他二哥还牛。司马家的几次危机,都是这老鬼出来稳住了大局,堪称他司马家谋国路上的定海神针。

可以说,这老鬼就是靠着哭哭啼啼,保住了司马家的天下,然后成了大魏的“纯臣”。讽刺吧。

这说明一个道理:活得老,生得多,还有很有优势的。

反观司马炎,他自己当了皇帝,所以没能给自己的儿子也封王。他几个封王的亲叔叔也不一定靠得住。说起来真正靠得住也就只有两个弟弟司马鉴和司马机。至于司马攸,那是最大的防范对象,臭弟弟不给他闹心就不错了。

别人家的开国皇帝,封王都是优先封自家儿子。他这家皇帝,分赃分赃,分到最后,连给自己儿子封王都不行,也是够奇葩的了。

这皇帝当的,也忒没意思了!

有人说,司马炎大规模的封王给后来的八王之乱埋下了祸根。讲真的,这个锅,他还真不用背。

分封诸侯这一套,自从西汉初期闹出了七王之乱,中央总结了惨痛的教训,早就完善出了有效辖制诸侯王的手段。别看司马炎分封的王量大,可是不管饱啊。按现代话来说,这些诸侯王其实就是个二房东。中央划一块地给你,这块地上的人名义上也是你的,但你却没有治理权。从这块地里抽取的赋税大部分也要上交中央,诸侯王只能吃1/3.而且,诸侯王能掌控的兵力也是有严格规定的。

这些个王中,是有等级的,邑二万户为大国,上中下三军,兵五千人;邑万户为次国,置上下两军,兵三千人;五千户为小国,置一军,兵千五百人。这些兵你还得自己养着。

在太平年代,诸侯王的想靠着这些钱和这些兵跟中央硬刚,那就是痴人说梦。但大量的同姓诸侯分封各地却有一个好处,武装都掌握在自家手里,他们没能力造反,却能有效地拱卫中央,防止外姓人造反。

比如说,太原王氏是当地的地头蛇,可是现在头顶上有了个太原王司马瑰。你还想学司马老贼阴养死士?人家司马家才是灯下黑的老祖宗,都不需要中央出面镇压,当地的诸侯王就能把你平了。

诸侯加起来对中央也造不成威胁,但是单独拎出来一个都能镇压当地的世家大族。对中央来说,这其实是一种非常好的政治结构。如果不出祸国殃民级别的老妖怪,这种政治态势其实相当稳固。

但是吧,人在做,天在看。你司马家就是靠作妖窃的国,天道循环,报应不爽,上天也会给你派一个绝世老妖婆祸害你们家。

这是后话。

给自家人分了肉,外姓的“功臣”也不能喝汤,反正分赃的人多了,也不在乎再多。对于外姓“功臣”,司马炎也是大封大赏,该封侯的封侯,该给官的给官。根据功劳大小,外人的封邑也分三等,大国一万户;次国五千户;小国五千户以下。

总之,老曹家的魏国肉多,大家一起吃肉,大家都很爽。

在外姓人中,司马炎最重用的有五人:王沈、裴秀、荀勖、羊祜、贾充。这五人除了贾充门楣稍低,其他四人都出自世家大族。

王沈在曹髦要搞事时,相当果决地卖了老东家,给司马昭告了密,成功站队,成为了司马家的核心人物。封骠骑将军、录尚书事、加散骑常侍,统领城外诸军事。可是他也没来得及享福,司马炎开国后第二年就挂了。

羊祜、裴秀、荀勖这三个人由于根基较浅,在钟会造反后明确站队司马炎,最终瓜分了钟会原来的权力,分别为卫将军,尚书令,侍中,共掌机密。

这四位心腹,主管了尚书事,机要和禁军。是司马炎领导班子的绝对核心。

那贾充呢?论起来,这老贼才是他们司马家的最大功狗。为了司马昭,贾充可是拿命去上蹿下跳。淮南二叛时,是他冒着生命危险去帮司马昭试探诸葛诞,接着又是他献计献策评定叛乱;之后又担任了禁军中最重要的岗位中护军,给司马昭当狗,亲自上场怂恿部下当街捅死曹髦。

司马家的几乎所有关键环节贾充全部扮演了荣辱与共的重要角色,按理讲司马炎应该对他是最信任的。更重要的是,在司马炎跟他弟弟斗法的时候,贾充是明确支持他的。

就这还不是自己人,狗都没脸说忠诚了!

可司马炎对他还是很含糊。

因为这老贼实在太鸡贼了!

贾充还把自己的漂亮闺女嫁给了司马攸!

我要收拾我那臭弟弟,你竟然当了他老丈人!你想干嘛?你特么吃相太难看了吧!

#深度好文计划#

相关内容

原创 ...
还在犹豫什么?好运的机会稍纵即逝!赶紧关注我,一起开启幸运之旅吧!...
2025-08-06 04:34:27
原创 ...
在此文阅读前,为了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可...
2025-08-06 04:34:24
原创 ...
许世友深思熟虑:一定要打好1948年春山东兵团的第一仗 1948年...
2025-08-06 04:34:08
原创 ...
宋英宗是北宋的第五位皇帝,在宋仁宗长达四十余年的统治结束后。宋英宗...
2025-08-06 04:34:05
原创 ...
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 “关注” 按钮,方便以后持续为您推送此...
2025-08-06 04:33:58
原创 ...
苏德战争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规模最大的陆军战场,因为德国与苏联都是已...
2025-08-06 04:33:51
原创 ...
刘伯承元帅和粟裕大将都是军事领域无与伦比的大家、高人,两位各自指挥...
2025-08-06 04:33:50
原创 ...
《三国演义》作为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书中拥有大量被广泛流传的经典...
2025-08-06 04:33:42
原创 ...
1968年的一个夏日傍晚,中南海游泳池门前发生了一件令人难忘的小插...
2025-08-06 04:33:29

热门资讯

原创 以... 在朱明,为了防止外戚干政的情况出现,直接规定皇室的驸马,只能从平民或者一些芝麻绿豆的小官家庭里选取。...
原创 刘... 刘太公(刘煓),出生于约公元前271年,卒于公元前197年。他是秦末汉初沛郡丰邑(今江苏徐州丰县)人...
原创 韩... 学过中学历史的都知道,春秋战国的最后是秦国依次消灭了韩赵魏和楚燕齐这六个国家,最终完成了一统天下的伟...
原创 邓... 自从小平同志退休后,一直想像一个普通人一样,享受一下逛商场买东西的乐趣。 在1992年2月18日,他...
大清铜币,户部造,鄂字 1,宣统年造户部己酉大清铜币中心“鄂”十文, 宣统年造户部己酉大清铜币中心“鄂”十文红铜币,因其独特...
原创 “... "我不杀伯仁,伯仁因我而死"是源于东晋时期的一句谚语。它常常被拿来形容一种并非自己亲手所为,但最后的...
浙江桐乡四大地标雕塑探秘:哪些... 在浙江桐乡市区,曾经有四座著名的城雕,它们分别是“丰字碑”、“菊花仙子”、“银凤展翅”和“马踏飞燕”...
原创 林... #百度秋冬打卡挑战赛# 林俊是明朝中期的一名官员,出生在福建莆田,于成化十四年考中进士,被授予刑部主...
原创 从... 在中国历史的长河中,有许多人物如星辰般闪耀,但有一位以其聪明才智和不屈精神而脱颖而出的英雄,便是周朝...
原创 曹... 前言 曹操三国时期魏国的奠基人,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同时他也是一位杰出的诗人。 但常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