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国家元首规格见国父
1912年8月24日,为了迎接孙中山,袁世凯派出他专用的朱漆金轮马车负责接送。
腾出石大人胡同的总统府供其居住,自己则搬到铁狮子胡同。
对这位素未谋面的“老朋友”,完全是按国家元首的规格招待。
在北京的近一个月里,两人的谈话达十三次之多,且多次秉烛夜谈、通宵达旦。
在此期间,袁还请来中山的老乡梁士诒陪聊。
谈到对袁氏的印象,中山后来也有描述:
“跟他刚一见面,他是至诚至真的样子;进一步谈,你会发现他话中有锋芒,眼光四射,一般人是窥探不到他的真心思的。我是心中存疑,所以也以一派城府相对。等到日后看他做的事情,全跟说的不一样。他真是一个魔力惑人的命世英雄!”
国父对老袁评价还可以,袁世凯对孙中山却评价一般。
二、居仁堂为黄兴接风
9月11日,黄兴抵京,袁世凯在居仁堂大摆筵席为其接风洗尘。
两人晤面后,黄兴直称“袁公确是英雄,民国第一流人物”
后来袁世凯对黄兴的评价:质朴勇敢,然胆略不足,易于受骗
袁任命他为川粤汉铁路督办,黄兴亦欣然同意。
黄兴也表示对竞选总统没兴趣,要和孙文一起专心搞民生建设。
孙、黄这次北上,与袁达成“八大纲领”的政治共识,文件以电报形式获得了副总统黎元洪的认同。
三、见面就送礼给未来东北王
1915年7月25号,张作霖到了北京,在雷震春陪着下,去见了袁世凯。这是张作霖头一回见袁世凯,他觉着啥都挺稀奇。
俩人见面时,袁世凯从兜里掏出块表瞅了瞅时间。张作霖觉得稀奇,就老盯着表看。
袁世凯瞧见了,立马就把表递给张作霖:“这玩意儿送你当纪念啦。”
张作霖可高兴地接过了。
袁世凯接着问:“你跟雷震春啥关系呀?”
张作霖就说:“雷震春是我老领导呢。”
雷震春吓一跳,赶忙解释:“以前东三省左翼总统是张勋,我是右翼总统,张作霖那会儿在我右翼呢。”
袁世凯一听就用带点训斥的语气跟张作霖说:“现在这总统跟以前总统可不一样啦,现在总统跟以前皇帝一样样的,你懂不?”
张作霖赶忙说懂,还反问:“这总统咋听着不如皇帝大呢,还是以前叫皇帝好呗。”
袁世凯听完啥也没说,就哈哈笑起来。
张作霖对这次会面挺满意,觉着袁世凯这人不光和气,还对人特大方。
尤其让他感动的是,等他回住所,袁世凯竟派人送来了一堆古玩字画,都是他之前见袁世凯时老瞅的那些。
送东西的就说了句:大总统晓得张师长特喜欢这些,特意让人送来给张师长。
四、山西王阎锡山头都不敢抬只见到袁世凯鞋尖
1915年的时候,袁世凯让各个省份的都督来北京述职的理由,想用这个办法探究检测每个省的都督,看看他们的内心到底有何想法。
阎锡山当然也是在召见之列。
阎锡山也是城府颇深的人,他思来想去觉得这次去北京一切肯定没有那么简单,所以他做了两手的准备,他此次去北京就只带了两名自己的心腹,然后他把他的父亲送到北京,说是父亲去北京居住游玩一阵。
阎锡山去了北京之后,袁世凯一共面见了他3次。
而阎锡山首次看到袁世凯的时候,马上就对着袁世凯来了三个九十度的鞠躬!
不过他们并没有谈话很长时间,阎锡山就离开袁世凯那里了。
阎锡山在见到在首次见到袁世凯之后心惊胆战,下一次见到他竟给袁世凯磕了头!
这次面见,袁世凯几次询问他目前在北京游玩居住的老父亲生活得如何,
他对阎锡山说道:“听翼夫(梁士诒)说,令尊住在北京,来游玩很好。有空时再见见令尊。你先代我问好。好好照护老人家。”
袁世凯的城府不可谓不深,阎锡山是胆战心惊,袁世凯最后一次是一个人见了他。
阎锡山谨小慎微,尽可能的让自己更加的恭敬谦逊,这样的表现让袁世凯很满意。
这几次会面结束之后,袁世凯让他在北京城游玩了一些时间,阎锡山这时候才稍微舒了口气,但是依旧不敢放下心来。
后来阎锡山回山西省后,他的下属询问他见到袁世凯的情形,阎锡山语气平淡:“我没看见,当时我只看见了大总统的靴子。”
五、直接幽禁副总统黎元洪
作为武昌首义的都督,1913年,黎元洪再次当选为副总统。
大总统袁世凯忌惮黎元洪在地方坐大,派陆军总长段祺瑞到湖北代理都督,迎请黎元洪到北京就任。
黎元洪赴京后,就再也没有回到湖北。
1913年12月,黎元洪一行到达北京,受到了隆重接待。
他乘上了当时中国最高规格的金漆朱轮双马车,这辆大总统的专车,除袁世凯本人偶尔乘坐外,之前只有孙中山来京时坐过一次。
黎元洪离开了湖北,一无军权,二无嫡系。
即便这样,袁世凯对黎仍心有戒备,把他安置在中南海瀛台。
黎元洪一家住在四面环水、非舟楫不能出行的瀛台,表面风光的副总统,其实被这缓缓流淌的湖水困住了。
黎元洪女儿黎绍芬在《黎元洪事略》中说:“袁世凯是大总统,我父是副总统,后又兼任参政院院长,月薪三万元。每日除散步、读书、阅报、写字外,无公可办。”
但黎元洪不急不躁,不亢不卑,他在等待着时机的到来。
六、器重蔡锷
蔡锷进京后第一次觐见袁世凯,身为将军,自然是一身戎装,一丝不苟。
袁世凯送给他一件做工考究的大氅,并且亲切地跟他说:以后见面不必拘礼,穿便装就行。
第二次召见,袁世凯却穿起了大元帅服,而且通知许多将官参加,大家提前到达,只等蔡锷到来。
蔡锷正点到达,并没有按总统的吩咐穿便装,而是依旧着装整齐,马靴、手套、勋章一样不少。
袁世凯的这一招,曾经在浙江的朱瑞身上用过,朱瑞真的身着马褂去见大总统,结果是尴尬得汗流颊背,而袁世凯也从此不把朱瑞放在眼里。
袁世凯所用的,是考察人的常用方法,可以一下子看到许多方面,知道一个人是否有自知之明,是否知礼节,是否宜于亲近。
有些人不宜亲近,给个鼻子就上脸,居高位者是不喜欢的。
袁世凯努力亲近蔡锷,蔡锷却清楚地知道自己的身份和位置,半点不敢僭越。
知分守分,显示的是一个人的自尊与自重。
蔡锷谦谨自重,使袁世凯对他敬重有加。袁世凯评价蔡锷说:“蔡锷远在黄兴及诸民党之上,此人之精悍即宋教仁亦或非所能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