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南北朝:那些作到死的太上皇们(上)
创始人
2025-08-06 20:04:19
0

皇帝退休自古以来便是一个大问题。虽然上古有禅让制,但那还是一种不太成熟的制度。尤其后来又有了《竹书纪年》这样的史料,导致禅让制的真实情况是怎样更令人捉摸不透。

夏禹之后到战国时代,只有燕王哙禅让过一次让位给子之, 直到今天都被人骂“二”。在这之后,我国古代形成一个观点,那就是禅让制这种退休方式是万万不能的,即使万不得已一定要退也得是让给自家人,这就是所谓的“内禅”。而平安退休的领导人一般也会得到了一个闪亮的称号——太上皇。太上皇一般是在任皇帝的父亲,而且从礼法上来说他的地位还要高于皇帝,因为他见到皇帝不要跪,相反皇帝还得向他请安。

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太上皇是秦始皇的父亲——庄襄王。秦始皇称帝以后追尊父亲为太上皇。“太上”就是至高无上的意思,“太上皇”就是至高无上的皇帝(隐含意思:以前的),秦始皇用这个特别霸气的尊号来称呼自己的父亲,也包含了他对自己的万世不朽之功业特别满意。这是“太上皇”第一次出现在历史中,从当时情况看来这个尊号有两个意思,第一这是给现任皇帝老爸的,第二太上皇是个虚衔,专供逝者。

太上皇只存在于牌位上的情况到了汉朝开始发生变化。

刘邦称帝后为了表达孝道,五天去看望一次父亲刘太公,这本来没什么。不过太公的管家想讨好刘邦,于是和太公说,皇帝虽然是你的儿子,但是不代表您老人家能在他面前人五人六的,“天亡(无)二日,士无二王。皇帝虽子,人主也;太公虽父,人臣也。奈何令人主拜人臣!如此,则威重不行”。

后来刘邦再去的时候太公就对他说“帝,人主也,奈何以我乱天下法!”,意思就是虽然我是你老爸,但是你是皇帝,是天下老大,所有人都应该朝拜你,不能因为我是你爸爸,你就为了我坏了规矩。

刘邦听了很高兴,高兴之后他想应当给太公个怎样的头衔,方便父子以后见面不用尴尬。想来想去,他想到了他前任领导秦始皇的脑洞,将“太上皇”这个称号给了刘太公,虽然后人曾批评刘邦将死人的称号用在活着的父亲身上,很不对,但是自打这以后,所有的太上皇就都是活人了。

太上皇并不是一个国家的正常配置,因此尽管有了秦庄襄王和刘太公两个先例,但之后六百年间,除了西晋惠帝在“八王之乱”期间被废为太上皇之后,就再也没出过太上皇。太上皇的称号,就这样成为了江湖传说。

西晋惠帝

然而眨眼间南北朝到来,在这个乱世之中出了好几个太上皇,尽管有的是自愿的,有的是被迫的,但正是因为有了南北朝,才使得“太上皇”被重新定义。

后凉太祖:太上天王才是真正意义上的第一位太上皇

太上皇任期:399年12月(仅数日)

皇帝任期:386—399

姓名:吕光

生卒:338—399

公元376年,前秦天王苻坚以十万大军进攻前凉,兵锋所指所向披靡,前凉灭亡。公元383年,苻坚为了逼迫龟兹交出鸠摩罗什也为了经营西域,派遣大将吕光西征,吕光很快完成了任务,打算凯旋而归,但这时突然传来淝水之战的消息。苻坚淝水兵败后前秦瓦解,手里有兵有将的吕光据有姑臧(今甘肃武威)于太元十一年(386年)称大将军、凉州牧。太元十四年(389年)吕光称三河王,后改称天王,史称后凉。

吕光其人史载“重瞳”,一听这个就知道是当皇帝的命了。虽然他建立的后凉比不上前凉风光,但所幸吕光治国也不错,所以后凉国势还可以。龙飞四年(399年),风光了一辈子的吕光病重,当时的太子吕绍是吕光的嫡长子,但是为人过于懦弱也没什么才干,他的两个哥哥(庶出)吕纂和吕弘都是悍将,为了怕自己死后吕绍压不住阵,所以他把这三个儿子都叫到了身边,决定传位给吕绍,自称“太上天王”,并以吕纂为太尉,吕弘为司徒。

然而虽然传位给了吕绍他却和吕绍说他不是这块料,“吾终以后,使纂统六军,弘管朝政,汝恭己无为,委重二兄,庶可以济”,又和另外两个儿子说太子当天王只是因为嫡出,“永业才非拨乱,直以正嫡有常,猥居元首”。

在爸爸面前,两个儿子是信誓旦旦,但是心里自然不服,就那样一个软蛋,只因为出身就想压过我们,哼哼。

也许这正是太上天王所知道的,所以他要给新天王压阵。可惜他高估了自己的寿数,传位之后不过数日就撒手人寰。吓得新天王吕绍要让位给哥哥吕纂,吕纂当然不能如此迫不及待的答应了,固辞不受。你让我当天王我就当天王,显得我低你一等,更何况。谁知道你是不是真心的,没准是要诈我呢。

自己动手丰衣足食,在一切准备妥当后,吕纂立刻起兵杀了吕绍自为天王,从吕光传位到吕纂自立不过数日而已,可怜吕光雄才大略一世,最后绝不会料到自己会人走茶凉至此。吕光崩后,庙号太祖,谥号懿武皇帝。

关于天王称号简介:在看五胡十六国的历史时经常看到有一个词的出现就是“天王”,许多人认为天王和亲王、国王差不多,实际上是不一样的。天王与天子同义,是中国历史上最高统治者的尊称,比如《春秋》开篇就写到“天王正月”。但是后来有了皇帝这个词,天王变得并不常用,不过到了五胡十六国的时候,各政权的君主由于种种原因,割据之后不立即称皇帝,而是改用意思相近但是并不太刺眼的天王。

虽然本质上天王和天子以及皇帝应当是平等的,但是由于曾使用天王称号的后赵石虎曾说“道合乾坤者称皇,德协人神者称帝,皇帝之号非所敢闻,且可称居摄赵天王”,使得天王看上去好像没有皇帝厉害,加上称天王的那些君主们后来一个个感觉不过瘾,还是称了皇帝,所以使得“天王”一词在实际使用上比“皇帝”低,一般都是由天王到皇帝,很少有从皇帝到天王的,例如399年,姚兴曾自贬改称天王;416年,姚兴死后,其子姚泓又称皇帝。但是理论上应该是相等的,而后凉的君主们活着的时候,一直沿用天王称号,死后则追谥为皇帝。

所以南北朝的天王们基本可以理解为“我谦虚一下,但你们不要当真啊”的皇帝。

北魏献文帝:是太上皇帝不是太上皇

太上皇任期:471—476

皇帝任期:465—471

姓名:拓跋弘

生卒:454—476

一般来说太上皇和太上皇帝两个词是通用的,但是要是非得较个真说说两者的区别也是可以的。但这样的较真首先来自于北魏,而不是礼法颇多的汉族王朝。

北魏献文帝拓跋弘就是这个与众不同的太上皇帝,说到拓跋弘可能在历史上不太出名,因为他的风头都被他的嫡母冯太后(文明太后),以及他的儿子元宏(孝文帝,就是那个汉化狂魔)盖住了,不过这些在献文帝当政的时候他是不知道的。他继位之时年幼,加上北魏为了防止外戚干政、子弱母壮所以凡是生下皇子的妃嫔一律去母留子。所以他的嫡母冯太后辅政,当时北魏已经统一北方,地盘很大,加上冯太后也是吕后、武则天一类的人物,治国抓权很有一手。既然当时天下已定,那么改革就是当务之急,而献文帝做的也是不错的。

但是随着皇帝一天天的长大,他和冯太后之间的矛盾也开始变得不可调和起来,也许是厌倦了无休无尽的斗争,所以献文帝竟然想到了退休。可能是想国有长君社稷之福,皇兴五年(471年)献文帝打算把皇位禅让给叔父京兆王拓跋子推,但遭到群臣们坚决反对,献文帝只好作罢,“帝雅薄时务,常有遗世之心,欲禅位于叔父京兆王子推,语在《任城王云传》。群臣固请,帝乃止”。

但是退位方针已定,既然不好传给叔父那就传给儿子吧,就是后来鼎鼎大名的孝文帝元宏,不过当时元宏才只是一个五岁的孩子,是不可能理政的,所以群臣进言“昔三皇之世,澹泊无为,故称皇。是以汉高祖既称皇帝,尊其父为太上皇,明不统天下。今皇帝幼冲,万机大政,犹宜陛下总之。谨上尊号太上皇帝,乃从之”。

就是说您老人家虽然退休了,但是仍然要帮着看看场子,有什么问题您老人家还是要管管的,所以您就别叫太上皇了改叫太上皇帝算了。

这就是太上皇和太上皇帝的区分由来,尽管这两个词是绝对可以通用的,但是看后世的太上皇的尊号可以看出他们细微的不同,一般叫太上皇的基本就不管事了吃喝玩乐就好,而称太上皇帝都还在发挥余热有的甚至是大权小权一把抓,例如乾隆。

献文帝退休之后依然处理朝政,统御天下,尽管已经是太上皇了,但是依然不时临朝听政。延兴二年(472年)二月和十一月,更是以太上皇之尊两度御驾亲征击退柔然,并继续进行朝政改革,一点都不像应该退居二线的人。

像这种退休之后由于皇帝年幼太上皇依然掌政的行为,颇有后来的日本太上天皇和法皇施行院政的感觉。而彼时的太上天皇或法皇又被称为“治天之君”,看来很符合献文帝的做派。

就这样在做了五年太上皇之后,承明元年(476年)献文帝突然崩于永安殿,年仅二十三岁。关于他的死因至今也是个未解之谜,不过一般倾向于认为是被他的嫡母冯太后毒死以报献文帝杀她情夫之仇。拓拨弘驾崩后,谥曰献文皇帝,庙号显祖,葬于金陵。虽然和后面一些更加英年早逝的太上皇比起来,拓跋宏不是死的最早的,但他当太上皇时年仅18岁,是历史上最年轻的太上皇。

相关内容

原创 ...
还在犹豫什么?好运的机会稍纵即逝!赶紧关注我,一起开启幸运之旅吧!...
2025-08-06 04:34:27
原创 ...
在此文阅读前,为了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可...
2025-08-06 04:34:24
原创 ...
许世友深思熟虑:一定要打好1948年春山东兵团的第一仗 1948年...
2025-08-06 04:34:08
原创 ...
宋英宗是北宋的第五位皇帝,在宋仁宗长达四十余年的统治结束后。宋英宗...
2025-08-06 04:34:05
原创 ...
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 “关注” 按钮,方便以后持续为您推送此...
2025-08-06 04:33:58
原创 ...
苏德战争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规模最大的陆军战场,因为德国与苏联都是已...
2025-08-06 04:33:51
原创 ...
刘伯承元帅和粟裕大将都是军事领域无与伦比的大家、高人,两位各自指挥...
2025-08-06 04:33:50
原创 ...
《三国演义》作为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书中拥有大量被广泛流传的经典...
2025-08-06 04:33:42
原创 ...
1968年的一个夏日傍晚,中南海游泳池门前发生了一件令人难忘的小插...
2025-08-06 04:33:29

热门资讯

7.21,朴廷桓获外卡,农心杯... 话说在这浓厚围棋氛围中,时光如流水般淌过,7月21日那天,围棋圈发生了几桩引人瞩目的大事件,以下笔者...
原创 为... 为什么说明朝实亡于万历?这种说法是否准确呢?以及万历皇帝又引发了哪些恶果呢? 其一,明实亡于万历这...
原创 朱... 在我国封建历史上,最为成功的、最为经典的中兴皇帝是谁,那么东汉光武皇帝刘秀,应当百分百会是投票率最高...
凌家滩文化玉器展亮相故宫:汇集... 在凌家滩遗址发现40周年即将到来之际,“文明先锋——凌家滩文化玉器展”日前在故宫博物院文华殿开幕,自...
原创 从... 关羽,放在三国时期,他是数一数二的武将,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其个人形象发生了重大的变化,成为了一个忠肝...
原创 三... 在历史的长河中,有无数传奇故事令人瞩目。然而, 三顾茅庐的故事 ,无疑是其中最引人入胜的一幕。这不仅...
原创 秦... 在阅读本文章之前,麻烦您点个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不会错过后续更精彩的文章,感谢您的支持。...
原创 诸... 诸葛亮经过刘备三次的拜访,被他诚心所感动,诸葛亮遂向他陈说了三分天下之计,也就是《隆中对》诸葛亮所提...
原创 左... 清朝是我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也是中国封建社会之中最为屈辱的时刻,自1840年开始,英国就通过坚船利炮...
舞剧《天工开物》“梦回”成书之... 12月14日至15日,以明代江西籍科学家宋应星的传奇经历为原型创作的舞剧《天工开物》,献礼成书之地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