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朝与周朝,是上三代中的第二个和第三个王朝。两者为继承关系,在周武王时期,周朝消灭商纣王领导的商朝,最终奠定周朝的天下。然而对于武王伐纣,实际上有一个细节不为人知。那就是武王伐纣,实际上是一场偷袭战。什么叫偷袭战呢?
意思就是商朝军队主力在东方讨伐东夷,周武王利用这个机会,长驱直入夺取了商朝的首都朝歌。也就是说,如果商朝主力没有讨伐东夷,而是留在朝歌。那周武王能否攻灭商朝,实际上是一个未知数。因此有很多粉丝,对这个问题非常感兴趣。
毕竟这意味着朝代更替,如果武王伐纣失败了。很明显周人会遭受商朝的激烈进攻,是否还能存续都是一个问题,很有可能会改变之后数百年的历史。那么这个问题的答案是什么呢?我认为答案是肯定的,即使商朝主力留在朝歌,周武王也仍然可以攻灭商朝。
至于为什么这样说,原因主要有三。首先是商朝内部的离心离德已经相当严重,商纣王与自己的宗族大臣,以及藩国诸侯之间,关系十分恶劣。也就是说,如果发生对外战争。商朝内部本身就是一盘散沙,甚至有贵族会利用这个机会,推翻商纣王的统治。
这么说的依据是在商朝灭亡后,由攸侯喜带领的商朝主力并没有回援朝歌勤王,而是不知所踪。也许有人会认为,攸侯喜的消失,是因为没有把握战胜周武王的军队,所以没有回援。但实际上,不提攸侯喜军队的数量优势,就是考虑到大战之后军队疲劳的因素。
攸侯喜的胜算也不可谓不大,他不回去在我看来只有一种可能。那就是早有自立之心,利用这个机会脱离商朝的控制。商纣王在派出攸侯喜的那一瞬间,就已经奏响了商朝灭亡的前奏。甚至说的阴谋论一点,周武王与攸侯喜私下有没有联络都不一定。
其次周武王伐纣是得到了大多数方国的支持,这些方国要么支持周朝,要么保持中立。支持商朝的方国,都被周朝事先消灭。商朝在面对周武王的进攻时,没有任何援军可用。即使牧野之战周朝战败,对商朝的包围态势也已经形成,消灭商朝只是时间问题。
除非商朝能开无双,消灭所有反对他的方国,否则不是亡于周朝之手,就是亡于其他方国之手。最后就要说说商纣王的个人问题了,昏庸就不多说了,还十分残暴。这样的君主如果没有亡国,就只有一种可能。那就是其他方国的君主也都是昏君。
天下乌鸦一般黑,就没有人推翻他了。但如果有一个方国的君主贤明,百姓们就很有可能共推他出来取代昏君。商纣王面对的就是这样的局面,其实历朝历代的昏君也不是没有,但不一定会亡国。各位网友对此又有什么看法?欢迎大家在评论区留言,与我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