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国是周朝分封的诸侯国之一,因为其建立者周公本人在周朝的独特地位。所以鲁国的地位也变得很高,几乎可以说是周朝地位最高的诸侯国。周天子对鲁国寄予厚望,而鲁国也的确是不辱使命。在西周时期,为周王朝的稳定和安全发挥了重要作用。
如周穆王时平定徐国的战役,便是鲁国与楚国联手做到的事情。而徐国是个什么强度,熟悉周穆王时代的网友应该都会知道。在西周时期,称王的国家只有过三个,那就是徐国,楚国以及周天子本人。这里面周天子称王的理由就不用说了,毕竟是最高统治者。
楚国称王的理由可以说是胡搅蛮缠,我不是中原文化体系,所以你周天子那套礼法我不听,因此我楚国称王。而这种胡搅蛮缠的称王理由,实际上也确实随意。比如楚国也因为西周讨伐它,而多次取消王号。所以楚国这个王号真的就只是个虚名,可有可无。
然而徐国这个王号的含金量就完全不同了,为什么呢?因为徐国的王号是取得周天子同意的王号,意思就是周天子同意徐国称王。至于原因,周天子肯定是不愿意的,无奈徐国实在是太强大了。同样的无奈也发生在战国时期的徐州相王,周天子也默认了七雄称王。
但第一那是默认,第二战国时期周朝已经衰弱到几乎没有任何实力的地步,想要阻止也不可能,所以两者不可同日而语。而击败这强大的徐国,最大的功臣便是鲁国。所以鲁国的确是为周朝出了大力,但它最终却没有做大,那它为什么没有做大呢?
我想应该有两个方面的因素,首先是鲁国特殊的地理位置,它这个位置可以说是相当尴尬。北方和东方被齐国压制这就不说,南方是强大的吴越,它也打不动。按说两者国力差距是不大的,但鲁国没有稳定后方,而吴越在楚国没有崛起前,事实上有稳定的后方。
所以鲁国打不动吴越实际上很正常,那就只能向西方扩张了,这倒是个办法。不过实际上不可行,因为鲁国西边的诸侯国,除了一个宋国之外,其他都是姬姓诸侯国,是鲁国的同宗兄弟。鲁国不可能对他们开刀,那宋国呢?作为二王三恪之一,鲁国也不能动手。
总结一下就是,鲁国所有的扩张方向都被封住了。如果它能保证齐国不威胁它,倒是还可以往南方打打吴越,可惜它做不到这一点。至于第二点原因,这就要说起鲁国自己的定位了,鲁国的定位是帮助周朝稳定局势,而不是壮大自己,所以它不愿意做破坏体制的事。
不破坏体制的话,鲁国就不能兼并其他诸侯国。加上战略位置的不利,鲁国本身的扩张机会也很少,所以它不能做大,在我看来反而是意料之中的事情。各位网友对此又有什么看法?欢迎大家在评论区留言,与我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