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刘备若赢得天下,肯定要先杀这3位功臣,诸葛亮:我早就知道
创始人
2025-08-07 05:03:18
0

引言:

历史的轮回总是出人意料,每一次权力更迭都伴随着无数令人唏嘘的往事。东汉末年,群雄逐鹿中原,刘备以仁义之名起家,从一个织席贩履的平民,一步步成长为割据一方的诸侯。然而,正如《史记》所言:"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纵观历史长河,从越王勾践到朱元璋,多少开国功臣最终难逃一死。刘备素以仁义著称,但若他最终统一天下,建立大业,是否也会重蹈历代帝王的覆辙?诸葛亮作为一代智者,早已看透这一切。在刘备集团中,有三位功高震主的大将,他们的结局会是如何?这个谜题,或许要从这三人与刘备的恩怨情仇说起。

黄忠之危:

建安二十四年,刘备攻打汉中,这场战役让年过六旬的黄忠一战成名。面对曹操派来的大将夏侯渊,黄忠展现出了惊人的勇猛。在定军山一战中,他亲自率领敢死队伍,趁着大雾弥漫之际,突袭曹军大营,一刀斩杀夏侯渊,让曹军溃不成军。

这一战役不仅奠定了刘备在汉中的统治基础,更让黄忠的威名传遍三军。刘备论功行赏,将黄忠擢升为征西将军,位列五虎上将之一。然而,黄忠的崛起也带来了诸多隐患。

首先是与关羽的矛盾。关羽向来以"马上王"自居,对于黄忠这个"老将"的突然崛起颇有微词。在一次军议中,关羽曾当众质疑黄忠的年龄问题,认为老将难堪重任。黄忠当场拉开硬弓,箭无虚发,展示了自己的能力。这一幕虽然暂时平息了争议,却也埋下了隐患。

其次是对年轻将领的压制。黄忠在军中素有"老当益壮"的美誉,但他的存在也让一些年轻将领难有出头之日。特别是在汉中之战后,黄忠掌管的部队中不乏能征善战之士,但由于他的威望太高,这些将领往往只能屈居其下。

建安二十五年的荆州之战中,黄忠本应随军出征,但刘备却以"留守后方"为由,将他留在了汉中。表面上看是信任,实则是一种约束。这种安排并非偶然,因为此时的黄忠已经成为蜀汉军中最具威望的老将之一。

在军中,黄忠的影响力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其一,他善于培养新人,麾下大将如高翔、吴班等人都是出自其门下;其二,他在军中建立了独特的训练体系,特别注重老兵对新兵的带教;其三,他掌握着汉中地区的精锐部队,这支部队曾在定军山一战中立下大功。

然而,这种影响力也引发了刘备的担忧。黄忠的年纪虽大,但威望日隆,手中握有精兵,对年轻将领的掌控力也在不断加强。更重要的是,他与关羽的矛盾始终未能化解,这种军中将领之间的分歧,对于一个新建立的政权来说无疑是个隐患。

建安二十六年开始,刘备对黄忠的调动明显增多。先是派他镇守远离中心的地区,后又借口边境防务,让他率军驻扎在偏僻地带。这些安排看似是军事需要,实则暗含深意。

魏延的野心:

建安二十三年,刘备攻打益州,魏延在这场战役中首次展露锋芒。他率领先锋军突袭涪城,一举击溃刘璋大将杨怡的部队,为蜀军打开了入川的通道。这一战后,魏延被擢升为裨将军,开启了他在蜀汉军中的崛起之路。

然而,魏延的才能与个性都过于锋芒毕露。在益州平定后的一次军议中,他就与杨仪产生了激烈争执。当时讨论的是西川屯田制度的改革,杨仪主张按照旧制,维持现有的耕作方式。魏延则提出了"兵农合一"的新构想,建议在边境地区实行军屯制,让将士们既能耕种又能守土。

这个建议虽然新颖,但遭到了以杨仪为首的文官集团的反对。他们认为此举会削弱中央对军队的控制。这次争执成为了魏延与杨仪长期政见不合的开端。

建安二十五年,魏延又向刘备提出了开拓西域的战略构想。他认为应该利用汉中和益州的地理优势,通过羌族地区开辟西域通道,既可以打通商路,又能扩大军事影响力。这个建议显示出魏延的战略眼光,但也暴露了他的政治野心。

在军事指挥上,魏延喜欢采用奇谋。汉中之战时,他提出了一个大胆的计划:趁夜袭击曹军大营,同时派轻骑绕道切断曹军退路。这个计划虽然险峻,但确实击中了要害。然而,这种行事作风也让其他将领颇有微词,认为他太过冒进。

魏延与其他将领的矛盾并非仅限于军事观点的差异。在益州的军政体系中,他主张实行更激进的改革。例如,他建议在军中推行"军功授爵"制度,让立功将士可以越级晋升,打破传统的资历观念。这个提议直接挑战了军中的既有秩序。

同时,魏延对西域政策也有独特见解。他认为应该学习西域骑兵战术,改良蜀汉的骑兵装备,甚至主张与西域诸国建立军事同盟。这些建议都显示出他的眼光超出了一般将领。

建安二十六年,魏延在防务部署上又与主流意见产生分歧。他认为应该加强汉中前线的军事力量,主动出击魏国,而不是被动防守。这个建议虽然体现了进取精神,但也让刘备不得不重新考虑他的用人之道。

在军中,魏延培养了一批忠实的部下,这些人多是年轻有为的将领。他经常在军议上力排众议,为这些年轻将领争取立功机会。这种做法虽然提高了部队战斗力,但也让他在军中形成了一个相对独立的势力。

庞统的威胁:

庞统初入蜀汉时,就以"凤雏"之名与诸葛亮"卧龙"相提并论。建安十七年,他在荆州向刘备献上了"三分天下"的策略,其远见卓识令刘备刮目相看。然而,庞统的治国理念与诸葛亮存在明显差异,这种差异在多次军政议事中逐渐显现。

建安十九年,庞统在处理荆州政务时,提出了一套独特的治理方案。他主张改革荆州旧有的官僚体系,裁撤冗员,提拔寒门子弟。这个建议与诸葛亮主张的"举孝廉"、重用地方士族的政策形成鲜明对比。在一次军议上,庞统更是直言不讳地指出:"举孝廉不如举实干,重门第不如重才能。"

在对待江东势力的问题上,庞统的态度也比诸葛亮激进得多。当时孙权派使者来商议荆州归属问题,庞统建议采取强硬立场,认为应该将荆州完全收归己有,而不是采取诸葛亮建议的暂时借用、缓和关系的策略。他向刘备提出:"与其处处忍让,不如一举定江东。"

庞统在军事战略上也展现出了独特的创新思维。他提出了"以水制水"的战术,建议在长江沿岸设立水军基地,模仿东吴水军的作战方式。这个建议虽然新颖,但需要大量资源投入,与诸葛亮主张的稳健发展路线产生了冲突。

在益州之战前夕,庞统又提出了一个大胆的军事计划。他建议分兵三路,同时从江阳、涪陵、白帝城发起进攻,以求速战速决。这个计划虽然战略意图明确,但与诸葛亮主张的稳扎稳打、逐步推进的方式大相径庭。

庞统在军中也培养了一批亲信将领。这些将领多是年轻气盛之辈,对传统的军事指挥体系多有不满。他们追随庞统的创新理念,在军中形成了一股新兴力量。这种情况引起了老将们的不满,军中逐渐出现了新旧两派的对立。

建安二十年初,庞统在处理军需物资时采取了一些激进措施。他主张征调荆州富户的粮草,增加军费开支,为即将到来的益州之战做准备。这些措施虽然符合军事需要,但却加剧了与地方豪强的矛盾。

在内政建设上,庞统提出了"因地制宜"的改革方案。他建议在不同地区实行不同的治理方式,打破统一管理的传统。比如,在山区推行"山寨制",让当地宗族自治;在平原地区则加强中央控制。这种灵活的治理方式虽有创新之处,但也增加了管理的复杂性。

庞统还对蜀汉的人才选拔制度提出了质疑。他认为现行的九品中正制过于看重门第,建议实行类似于科举的考试制度,选拔真才实学之士。这一主张虽然颇具远见,但动摇了世家大族的根基。

诸葛亮的先见:

建安二十四年,诸葛亮在一次军议中提出了一个重要建议。他向刘备指出,当前蜀汉面临的最大问题不是外部威胁,而是内部的权力制衡。这个建议表面上是在讨论军事部署,实则暗含对三位大将的防范之意。

在处理黄忠的问题上,诸葛亮采取了一系列缓和措施。首先,他建议将黄忠的部队分散部署,把精锐力量分配到各个战区。其次,在军职任命上,他推荐了一批年轻将领,如霍峻、王平等人,逐步稀释黄忠在军中的影响力。

对于魏延的问题,诸葛亮的应对更为巧妙。他表面上支持魏延的军事改革,但在具体实施时却采取了"以拖待变"的策略。例如,在魏延提出的西域战略中,诸葛亮建议先派人考察地形,搜集情报,实际上是在拖延时间。同时,他还在魏延的部下中安插了自己的亲信。

至于庞统,诸葛亮采取了"扬长避短"的方式。他在公开场合多次称赞庞统的才能,但在实际任用时,却将其安排在远离权力中心的地方。当庞统提出激进的改革方案时,诸葛亮总是以"时机未到"为由婉言推迟。

建安二十五年,诸葛亮向刘备提交了一份详细的人事调配方案。这份方案表面上是为了加强边防,实则暗含制衡之意。他建议在各个重要军区都设置文官督军,这些文官直接向中央负责,实际上形成了对武将的监督机制。

在军制改革上,诸葛亮推行了"将军督军分权"制度。他规定重要军事行动必须经过督军同意,将军不得擅自调动大规模部队。这个制度看似是为了提高军队效率,实则是在限制将领的独断专行。

诸葛亮还在军需供应上做了巧妙安排。他将军需物资的调配权收归中央,各路将军需要补给时必须提前申请。这样一来,就从物资供应上控制了将领的军事行动。

在人才培养方面,诸葛亮建立了一个新的选拔体系。他在各军中设立了"功曹"一职,专门负责发掘和推荐人才。这些功曹虽然名义上服从将领指挥,但实际上都是诸葛亮的亲信。通过这种方式,他在各部队中都埋下了自己的耳目。

建安二十六年初,诸葛亮又向刘备提出建立"参谋制度"的建议。这个制度要求各级将领在做重大决策时,必须有参谋团队的参与。表面上这是为了集思广益,实际上是在限制将领的独断专权。

在荆州战事期间,诸葛亮特别注意防范军中派系的形成。他经常调动各部将领,打破原有的指挥关系,使得任何一个将领都无法长期掌控某支部队。同时,他还在军中推行轮值制度,让不同将领轮流统帅同一支部队。

刘备的抉择:

建安二十六年春,刘备在成都召开军事会议,这次会议的议题表面上是讨论进攻汉中的战略,实则暗藏对三位大将的任用考量。会议上,刘备首次采纳了诸葛亮的建议,对军队指挥体系进行了重大调整。

在黄忠的任用上,刘备采取了"以老带新"的策略。他任命黄忠为汉中前线总指挥,但同时派遣年轻将领马岱为副手。这个安排既体现了对黄忠的信任,又在实际上分散了其权力。为了安抚黄忠,刘备还特意增加了他的俸禄,并赐予上等宅邸。

对魏延的处置则更为谨慎。刘备将其调离汉中主力,改任巴西太守。表面上这是升官,实则是将其调离军事要地。为了弥补魏延的损失,刘备同时赐予他金银财物,并允许他保留原有的亲兵队伍。这个决定既照顾了魏延的面子,又削弱了其实权。

在处理庞统势力时,刘备表现出了高超的平衡艺术。他将庞统的部下分散到各个军区,但都安排在重要位置上。这样既削弱了庞统派系的整体力量,又给予其部下足够的发展空间。同时,刘备还特意在朝会上表彰了庞统的治理成就,以示对其能力的认可。

建安二十六年夏,刘备实施了一项重要的军制改革。他将军队分为中军、前军、后军三部,分别由不同将领统领,建立了相互制衡的指挥体系。这个改革表面上是为了提高军队效率,实则是为了防止单个将领掌握过多兵权。

在人事调配上,刘备也展现出了非凡的智慧。他采用了"互换部下"的方式,让三位大将的亲信部下互相调换。比如,将黄忠的亲信调到魏延部下,将魏延的亲信调到庞统部下。这种调配打破了原有的派系格局,使得将领们难以形成固定的势力范围。

刘备还在军需物资上做了巧妙安排。他将军需供应权分散到多个部门,建立了一个复杂的申请审批制度。这样一来,任何将领要调动大量物资都需要经过多个环节的审批,有效防止了军需物资被某个将领垄断。

在军功奖励制度上,刘备制定了新的标准。他规定重大军功必须经过多方确认,不能仅凭将领一面之词。同时,他还建立了军功评定委员会,由文武官员共同评定军功。这个制度既保证了奖励的公平性,又防止了将领借军功笼络部下。

建安二十六年末,刘备又推行了一项重要制度:将领轮值制。他规定各军主将每隔一定时期必须轮换防区,不得长期驻守同一地区。这个制度表面上是为了让将领熟悉不同地区的情况,实则是为了防止他们在某地建立稳固的势力基础。

在军中教育方面,刘备建立了一套独特的培训体系。他命令各级将领定期参加朝廷举办的军事会议,学习最新的战术和制度。这些会议不仅传授军事知识,更重要的是强化将领对中央的认同感。同时,他还在军中设立了儒学教官,向将士们讲授忠义道德。

相关内容

中证香港银行投资指数下跌0...
金融界8月6日消息,上证指数低开高走,中证香港银行投资指数 (HK...
2025-08-07 00:46:25
支付宝,大消息!
【导读】“支付宝碰一下”引入等电梯场景,全国20多个城市上线 中国...
2025-08-07 00:44:30
芯片企业:Q2营收76.8...
【第二季度营收创新高,第三季度指引向好但增速放缓】第二季度,公司营...
2025-08-07 00:43:49
债券利息收入增值税新规落地...
债券利息收入税收新规实施前夕,政策性银行密集发行金融债。 8月5日...
2025-08-07 00:42:01
激发消费潜能、市场活力 银...
● 本报记者 张佳琳 在政策引导下,8月以来工商银行、农业银行、建...
2025-08-07 00:41:05
ETF收评 | A股三大指...
格隆汇8月6日|A股三大指数集体收涨,上证指数放量收涨0.45%,...
2025-08-07 00:41:01
暑假去哪儿遛娃?广东推出4...
文/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丰西西 暑假已过半,孩子们还能去哪儿开心玩...
2025-08-07 00:40:49
暑期昆明茶饮市场火爆,本土...
8月的昆明街头,茶饮店门前蜿蜒的长队成为一道独特风景。随着暑期旅游...
2025-08-07 00:40:42
甘南旅游 6 天 5 晚住...
甘南6天5晚住宿精选:从藏式民宿到草原帐篷的沉浸式旅行指南 甘南,...
2025-08-07 00:40:18

热门资讯

原创 孙... 顺治皇帝的陵墓得以保存至今,确实是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而其中关键之一, 就是“神德功德碑”上那...
原创 1... 1967年的一天,开国上将许世友将军从北京参加完国庆典礼,如期回到南京家中。然而,当他打开家门时却发...
原创 他... 他是国军起义走出的将领,险些被遣散回家,55年成为开国上将 李达上将是一位传奇的将军,传奇之处在于,...
原创 历...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历史的舞台上,权力更迭如同潮汐般起伏,一个个家族或王朝在浪潮中涌...
原创 五... 晋朝在短暂实现天下大一统后,再次爆发战乱,这一次是整个汉人的浩劫。因为八王之乱,导致西晋国力严重损耗...
原创 八... 1900年,八国联军的铁蹄踏破了中国古老的城墙,京城在战火中被掠夺殆尽,居民流离失所。清政府被迫签下...
原创 宋... 宋高宗赵构在南宋建立初期,历经战乱,一路南逃。他唯一的儿子在早年的动荡中不幸夭折,而自己又因受金兵惊...
庐山会议后,毛主席计划让彭德怀... 你能想象吗?一个身患重病的老人,在病床上还一遍遍修改一篇文章!他不是为了自己的名声,而是为了给一位战...
原创 刘... 楚汉争霸:英雄崛起与落幕的传奇 在华夏大地的历史长河中,楚汉争霸无疑是一段扣人心弦的传奇。这场波澜壮...
原创 左... 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 “关注” 按钮,方便以后持续为您推送此类文章,同时也便于您进行讨论与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