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曹爽之死,八王之乱可以算是中华文明的一个至暗时刻!
创始人
2025-08-06 03:32:33
0

曹爽之死,八王之乱可以算是中华文明的一个至暗时刻。

主要是司马炎觉得曹魏灭亡是因为宗室力量太弱,所以在建立晋朝之后,大肆加封宗室子弟,这是其中一个原因。还有另外一个原因,他立傻儿子司马衷为皇太子,还找了一个又丑又黑,权利欲极强贾南风为太子妃,贾南风引诱司马家族自相残杀,最终导致了八王之乱。

八王之乱:司马炎去世,杨骏乱政,司马玮杀杨骏,司马亮掌权,司马玮杀司马亮,贾南风杀司马玮,司马伦杀贾南风,司马伦称帝,司马冏、司马颖、司马颙、司马乂讨伐司马伦,司马伦被杀、司马冏掌权,司马乂杀司马冏,司马颙、司马颖讨伐司马乂,司马越偷袭司马乂,司马颖掌权,王浚、司马腾讨伐司马颖,司马颖逃亡被司马颙抓住,司马颙掌权,司马越讨伐司马颙,最后司马越胜出。

历史上晋朝是最昏庸,最无能,无建树,差点整个中华民族灭绝,历史的最大罪人就是司马家族,也算是有了报应,最后基本上整个司马家族被灭族。

从三国末期开始西北地区胡人人口激增与汉人所占人口比例严重失调再加上当权者对民族问题认识不够粗暴管理前有鲜卑秃发树机能后有氐族齐万年,最终西晋竟是亡在了汉化的匈奴人手里。

八王之乱前期其实并不复杂,甚至说汝南王和楚王不应算做八王之一,其实贾后能力不错执掌朝政九年平安无事,错在诛杀太子才惹上了赵王司马伦,才有了后来赵王篡权三王讨贼宗室残杀外族入侵的乱局导致西晋的覆灭。

个人觉得可以拍一部不错的连续剧,但是得整很多史料。绝对大卖。

河内司马氏为了弑主篡位,联合名门氏族形成利益共同体。但是在得位之后,再次背叛了承诺誓言。通过大肆分封宗室,将权利独享。所以在朝政混乱时,朝堂中的那些望族官员不仅没有秉公执政,反而利用政治报复,挑拨司马氏互杀。之后更是占据了曾经属于司马诸王的权利真空形成割据,也侧面的加速了西晋的快速灭亡。

这只是我个人的推断,没有百分百的确凿的证据。观点倒是有几个,还请指正。

1.魏晋南北朝是世族门阀发展的巅峰,其与皇权共荣的根基就是,初创公司在上市后,将地方的协理权(分公司)转让给世族。西晋王朝的分封(军权、财政权),直接威胁到地方世族的自得权益,这是根源之一。

2.任何王朝初期,不说是群英荟萃,也是众正盈朝。可是八王之乱跨度十多年,竟无铮臣,也无智者。更可笑的是,司马家诸王初衷并不是要谋反,而是受人挑拨后,越走越远。谁能在王爷身边参政机要就不言而明了。

3.贾南风作为八王之乱的贼魁祸首,她可没有吕后、武则天多年积累的根基,更不要提智慧了,是谁在背后给了她助力,让她这种人都能在朝堂中纵横捭阖,拿司马家诸王开刀,我猜一定是世家大族。

4.当司马睿流落到建康称帝临朝的时候,感叹“王与马共天下”我猜是真的,并成一时佳话。可是后来呢?如果不是江南世族还要几分脸面的话,东晋法人早就改名了。当然,刘裕人家是农民,没有那么多讲究。所以说,西晋世族门阀对司马家就别提什么忠君了。

曹爽之死:

曹爽之死与高平陵之变密切相关。公元249年,曹爽陪同皇帝曹芳离开魏都洛阳,前往高平陵祭扫先祖。此时,表面隐退多年的司马懿乘机起事,他带着司马师、司马昭兄弟和自己的旧部,以私养的三千死士为骨干,发动了政变,史称“高平陵之变”。

曹爽身为曹魏宗室、大将军,手握重兵,且与皇帝同行,本占据优势。然而,面对司马懿的行动,他却惊慌失措,未采取有效的反制措施。司马懿指着洛水发誓,声称只将其免官,绝不追究其他责任,曹爽竟轻信了司马懿的话,放弃抵抗,缴械投降。

但司马懿一拿到兵权,便违背誓言,杀了曹爽三族。在当时,世家大族搞政治斗争,失败者通常只需自己自杀或退出政界,家族虽档次降低一档,但仍可继续存续。例如弘农杨家,杨彪政治斗争失败后,杨修仍能担任曹操的主簿;嵇康反对司马家政权而死,但其儿子仍在朝中任职;钟会甚至造反,其哥哥依旧做高官。

而曹爽全家被杀,这超出了当时的政治常态,也引发了一系列问题。曹爽的参军辛敞,其姐姐曾明确告诉他司马懿要杀曹爽,认为他只需跟在曹爽身边尽到本分职责即可。甚至连跟在曹爽身边的钟会,其家里人都不担心。就连曹爽的亲弟弟都觉得自己不会有事。

曹爽是曹真的孩子,而曹真是曹操的养子。司马懿为摆脱说话不算话的恶评,抬出了血脉论,指出曹爽兄弟并非曹操的真正后人。这一事件使得政治共识被打破,为八王之乱埋下了种子。

八王之乱:

八王之乱是发生于西晋时期的一场皇族内乱。西晋建立后,晋武帝司马炎大封同姓子弟为王,这些诸侯王拥有自己的封地和军队。

在晋武帝去世后,晋惠帝即位,他智力低下,无力掌控朝政,皇后贾南风趁机专权。贾南风为了巩固自己的地位,先是与楚王司马玮合谋,杀死了太傅杨骏(弘农杨氏,东汉名臣太尉杨震之后),之后又借刀杀人除掉了司马玮。

此后,赵王司马伦起兵杀掉贾南风,废掉晋惠帝,自己称帝。这一行为引发了其他诸侯王的不满,齐王司马冏、河间王司马颙、成都王司马颖等纷纷起兵讨伐司马伦。经过一番混战,司马伦被杀,晋惠帝复位。

然而,诸侯王之间的争斗并未停止。此后,司马冏、司马颙、司马颖等又相互攻伐,战乱不断。这场内乱前后延续了16年,到了最后,八王中的七个都死去,剩下东海王司马越。他毒死了晋惠帝,另立惠帝的弟弟司马炽为晋怀帝。

八王之乱使西晋元气大伤,造成了数十万人丧生,众多城市遭到洗劫和焚毁。更严重的是,诸侯王纷纷利用少数民族武装参与混战,导致中原成为匈奴族和鲜卑族横行的地域。匈奴人刘渊于公元304年正式称汉王,打出了反晋的旗号。12年后,洛阳和长安先后被匈奴人攻破,晋怀帝被杀,西晋彻底灭亡。

八王之乱是西晋灭亡的重要原因之一,它使得社会经济遭到严重破坏,民不聊生,也让西晋的统治根基变得极为脆弱,最终引发了五胡乱华的局面,给中国带来了长期的战乱和动荡。

例如,司马懿的第四子司马亮,在西晋建立后被封为藩王,并参与了八王之乱。最终,他也在这场内乱中惨遭杀害。这场动乱不仅影响了西晋的命运,也对中国历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它导致了西晋的灭亡,开启了东晋十六国时期,使中国陷入了长期的分裂和战乱之中。

总体而言,曹爽之死打破了原有的政治共识,而八王之乱则是西晋皇族内部为争夺权力而进行的长期混战,二者都对当时的政治局势和社会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这些历史事件反映了权力斗争的残酷性以及政治制度的缺陷所带来的严重后果。同时,也展示了在特定历史背景下,各种因素相互作用所引发的复杂局面。

相关内容

原创 ...
还在犹豫什么?好运的机会稍纵即逝!赶紧关注我,一起开启幸运之旅吧!...
2025-08-06 04:34:27
原创 ...
在此文阅读前,为了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可...
2025-08-06 04:34:24
原创 ...
许世友深思熟虑:一定要打好1948年春山东兵团的第一仗 1948年...
2025-08-06 04:34:08
原创 ...
宋英宗是北宋的第五位皇帝,在宋仁宗长达四十余年的统治结束后。宋英宗...
2025-08-06 04:34:05
原创 ...
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 “关注” 按钮,方便以后持续为您推送此...
2025-08-06 04:33:58
原创 ...
苏德战争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规模最大的陆军战场,因为德国与苏联都是已...
2025-08-06 04:33:51
原创 ...
刘伯承元帅和粟裕大将都是军事领域无与伦比的大家、高人,两位各自指挥...
2025-08-06 04:33:50
原创 ...
《三国演义》作为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书中拥有大量被广泛流传的经典...
2025-08-06 04:33:42
原创 ...
1968年的一个夏日傍晚,中南海游泳池门前发生了一件令人难忘的小插...
2025-08-06 04:33:29

热门资讯

原创 《... 《亮剑》:李云龙为何对和尚产生了怀疑 在电视剧《亮剑》中,李云龙和和尚,是生死相依的兄弟,他们同生共...
苏轼的太后缘 宋代苏轼,之所以能成为文化巨擘、名臣循吏,除了自身惊世的才华,也有赖于贵人相助,如伯乐张方平、恩师欧...
冷门游戏工作室项目,《朝鲜侠客... 《朝鲜侠客传2M》是一款韩国游戏公司Smartnow旗下的MMORPG手游11月25日上线的。 起...
原创 古... 文|老达子 本文共2103字,阅读时长大约4分钟 前言 在古代,流放是一种严厉的刑罚,被判处此刑的人...
原创 清... 导读 康熙帝时期,清朝在平定“三藩之乱”后面临诸多挑战与改革需求。藩王们的军事活动不仅彰显了地方权...
原创 吕... 首先看刘备和吕布争徐州时的天下态势,曹操刚从吕布手里夺回兖州,地盘还需要巩固,吕布刚夺得徐州需要消化...
原创 熊... 熊蕾偶遇周恩来总理,总理:你爸爸是谁熊蕾:反正你也不认识他 1961年的北京,一家高档饭店里。一个小...
康姓始祖为周武王少弟 寻根溯源 1.出自姬姓,康叔后裔。据《通志·氏族略》所载,周武王少弟康叔谥号“康”,后人有以其谥号为...
原创 五... 1951年,正当抗美援朝打得热火朝天的时候,彭老总亲临前线视察军情时,却被眼前的一幕气得怒火冲天。 ...
原创 三... 土地是人类社会重要的资源,当人们进入农耕社会之后,对它的争取就没有停止过。从整体历史发展来看,拥有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