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59年正月,蒙军征南都元帅阿术率领骑兵赴德安、复州、荆山等地劫掠,实施反向坚壁清野的策略,共俘虏南宋军民一万多人,持续削弱宋军在襄阳周边的人力、物力资源。
加上两年前阿术劫掠江陵,以及几个月前镇国上将军刘整劫掠汉江沿岸,蒙军于襄阳之战前期在附近地区一共俘虏了南宋军民将近十五万人。宋军京湖安抚制置使吕文德对自己犯下的过失后悔不已,从此一病不起。
同月,忽必烈派丞相史天泽与驸马忽剌出带着大量钱财到前线督师。宋军襄阳守将吕文焕听说后,派人给史天泽送来礼品。这是宋军的心理战,无非是想表现出自己不慌不忙、有恃无恐的样子,想让蒙军以为宋军对战争的准备十分充分。实际上,吕文焕此时内心已经十分焦急,期盼着宋廷的援兵尽快来到襄阳。
史天泽二人抵达襄阳附近后,亲自查探、挑选险要之处新筑城堡,还指挥蒙军在襄阳外围修建了一圈围墙、沟堑,把蒙军修筑的堡垒全部连接在一起,将襄阳彻底围在中间。这些围墙、沟堑,既可切断襄阳与外界的联络,又可阻挡襄阳守军突围。
三月,刚刚赴任沿江制置副使的夏贵,趁着汉江水位上涨,率领军队从黄州乘快船带着衣物、粮食等物资来到襄阳城下。因为担心遭到蒙军偷袭,夏贵与吕文焕只是在襄阳城外交谈片刻,便领兵撤走了。
同在三月,宋军京湖都统张世杰率领水师、步兵、骑兵前来襄阳支援,结果行进至赤滩圃(今湖北宜城东南)时,被蒙军击败。
六月,阿术率领一万五千骑兵,清除了襄阳附近的宋军据点。刘整部下水师千户官邢德立、张志等,与襄阳守将荆鄂都统制唐永坚交战,并将其生擒。
七月,蒙廷枢密副使赵璧奉命来到鹿门山城堡,担任同行汉军都元帅府事,负责招降宋军官员。当月,接连几日大雨滂沱,汉江两岸泛滥成灾。夏贵率领五万宋军、三千艘战舰,再次逆流北上支援襄阳。
当时阿术正在新野养病,赵璧留在鹿门山担任指挥官。夏贵抵达鹿门山附近时,正赶上汉江水位暴涨,蒙军在鹿门山下的营地几乎全部被洪水淹没。
赵璧一面安抚慌乱的蒙军将士,防备宋军夜晚偷袭;一面派人去山下抢救物资。经过一夜的忙碌,直到天亮,鹿门山的蒙军才安定下来。
此时宋军水师正停泊在鹿门山对面的汉江西岸,赵璧立即指挥蒙军与宋军交战。两方在此对峙了七天,期间赵璧一直坚持指挥蒙军作战,几乎连续七天七夜没合眼。
不久后,夏贵派兵进入汉江东岸的山林,时不时在鹿门山附近出没。此时阿术已经从新野回到鹿门山,他观察宋军行军布阵的态势后,判断这是宋军声东击西之策。他对部将们说:“宋军是在虚张声势,他们不会进攻鹿门山,快派水师去保护新堡。”
第二天,宋军果然开始进攻新堡。蒙军水师在阿术的成功预判下,迅速在新堡附近集结,一番激战后将宋军水师击败。此战中,蒙军歼灭宋军五千多人,掳获战船一百多艘。
夏贵在新堡战败后,下令让鹿门山附近的宋军与他一起撤退。赵璧在鹿门山上借着月光观察江面,看见汉江中的宋军战船有撤退的迹象,便带着一队骑兵抄小路绕到宋军前面,抢在岸上的宋军登船前,袭击汉江中的宋军运兵船。
当赵璧领兵抢夺了五艘宋军运兵船后,他大声喊道:“宋军运兵船已经全部战败撤退,快去通知埋伏在附近的战船前去追击!”这一吼不要紧,江中宋军水师听说有蒙军战船埋伏在附近,立即落荒而逃;岸上的宋军步兵听说运兵船已经战败撤走,也匆忙逃遁。
之后,赵璧又趁着夜色派兵袭击夏贵率领的撤退中的宋军水师。宋军不知蒙军虚实,十分恐慌,不敢行动,只能在原地防守。第二天清晨,宋军继续向南撤退。赵璧率领蒙军水师在汉江中追击宋军;阿术则率领骑兵在汉江西岸登陆,追赶宋军骑兵部队。
最终,赵璧在汉江中的虎尾洲追上宋军水师,双方再次展开大战。宋军在损失了一大半兵力的情况下四散溃逃,淹死在汉江中的宋军士兵不计其数。夏贵逃走时,身旁已无一兵一卒。
同在七月,夏贵战败不久后,宋将范文虎又率领援兵前来支援襄阳,前进到獾子滩(鹿门山南侧)时被蒙军击败。范文虎乘快船逃走,又有大批宋军将士溺死在汉江之中。同时,蒙军水师千户官郝德昌也在宜城南方的灰州击败一支蒙军。
九月,蒙军在襄阳附近的岘山上修筑城堡,作为河南军前行中书省的总部,同时也是蒙军对襄阳作战的指挥部。蒙廷命阿里海牙设立驿站,负责岘山指挥部与蒙廷之间的信息传递,每天能够传递信息八百里。
这些前期准备工作做好后,蒙军并不急着攻打襄阳城,而是采用围而不攻的战术,消耗襄阳守军的物资储备,企图等待襄阳守军粮草耗尽时不攻自破。
十月,宋廷再次派京湖制置司的水师给襄阳城运送粮食,结果被蒙军全数截获。至此,吕文德帐下京湖制置司的七万“吕家军”中的精锐部队,几乎全军覆没。吕文德本人也在不久后病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