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池州走出的“六首状元”,天下第一考神!
创始人
2025-08-05 21:32:49
0

黄观(1364-1402),贵池上清溪人,字澜伯,又字尚宾,出身贫寒。黄观少时师从学者黄冔,勤学苦读,聪明绝伦,是个地地道道的学霸。

黄观画像

洪武二十三年,26岁的黄观在乡试中夺魁,接着第二年的会试、殿试,又连中会元、状元,27岁的黄观连中三元,一时名动天下。

聪明绝伦连中三元

据说黄观科考途中,历经县、府、院,乡、会、殿,总共六次考试全部夺得第一,号称“六首状元”,这个成就是十分罕见的。有人曾查阅1300多年封建科举史,发现仅有两人号称“六首状元”,另一人是晚了将近三百年的清乾隆年间苏州人钱棨,而且钱棨还不是连中。黄观这一壮举,被后人写成一联贴在“黄公祠”中:“三元天下有,六首世间无”。可以说,黄观在科举成就上,真乃中国科举史上绝无仅有的一人。

也因此,在贵池前后曾出现过的7名文武状元中,黄观以其旷世奇才而声名最为显著。

注重时论深得帝心

黄观的状元,是被明太祖御笔钦点的。这年殿试,太祖亲临考场,以当时的边防问题,问策于众考生。

当时,虽说大明一统天下、四方绥靖,但边疆危机并未完全解除。太祖于是就想在考场上看看有没有谁拿出高明之策。结果,黄观伏案疾书对策,强调两点:一是“蛮夷悍诈顽冥难以仁义结,宜乘中国兵力之强以扫荡芟夷,而乘机之图不可罢”;二是“宜屯兵塞上且耕且守,来则拒之去则防之,而远戍之兵不可绝”。黄观锐眼分析利弊,所陈之策据实而论,十分契合明太祖的心思。于是这位马上皇帝朱笔钦点黄观状元,授官翰林院修撰。并在之后托付辅佐太孙朱允炆。

可见,黄观高中状元,靠的是注重时论的真才实学,而非泛泛浮文。

不惧威权犯颜直谏

明朝初年发生了著名的“靖难之变”,朱元璋第四子燕王朱棣,最终发动兵变夺了侄儿朱允炆的江山。

燕王在朱元璋的几个儿子中,最具个性也最有威权。朱元璋死后,传位于建文帝。有一次燕王进京上朝,声称自己身体患疾,就不行参拜之礼了。当时燕王威势熏天,众大臣见此多缄口不言。但黄观不惧威权,上前慷慨谏言道:“虎拜朝天,殿上尽君臣之礼;龙颜垂地,宫中叙叔侄之情。”指出燕王在君臣之礼上要分清场合、把握分寸,不能挟叔侄私情而坏君臣大义。说得燕王一时难堪不已,只好勉行大礼。

这位从池州走出的“六首状元”,谨守君臣道义,威武不屈,着实表现出大丈夫凛然气概,也便就此与燕王结下梁子。

刚正不阿忠义殉难

建文帝即位不久,听从一班文臣意见着手削藩,结果激起燕王朱棣发起靖难之役,起兵十万自北京向南京扑来。

在此之际,黄观奉命草诏,责令朱棣收军归藩,中止叛乱行为,并自缚其身到太祖陵前告罪。一番激烈言辞令朱棣更加含恨在心。之后不久,靖难兵渡过淮河,兵锋直指南京。黄观看形势危急,便自告奋勇,亲自到长江上游征兵勤王。然而形势发展太快,黄观走到安庆的时候,有人来报说南京的金川门已经洞开,并告知他的夫人、两个女儿及家仆等十人,俱已投秦淮河而死。黄观闻此,仰天长叹。船行到贵池乌沙罗刹矶时,黄观立于舟上,向东再拜,然后投水自沉。舟人奋力来救,无奈水流太急,仅得一顶棕帽。

燕王攻破南京后,将建文朝25名文职官员作为奸臣代表榜告天下,黄观名列第六。这些不屈服于朱棣的建文大臣后来多遭诛杀,情形惨烈,史称“壬午殉难”。

黄观及其妻女殉难后,明成祖疑心黄观被人藏匿起来,又听说黄观征兵时带走了玉玺,便派人四出追捕,但始终不得,只好拿来那顶帽子戴在草人头上,斩之于市以泄其愤,随后下令族灭其家,将其姻亲朋党百余人下狱或者戍边。黄观的状元名号,也从登科录上一笔划去。

补谥文贞芳名不朽

虽然为着统治之需,封建王权想将黄观彻底地“毁尸灭迹”,但六首状元的忠贞气概终究要透出历史云霾,发出夺目光芒。

靖难之时,黄观妻子翁夫人引二女投淮清桥下死,等到大家在赛洪桥觅见尸首时,母女三人仍裙裾相联,令人悲痛叹惜,便用棺木将尸首收殓起来停放于桥侧。50多年后,有池州人到南京,看见柳林下几具破棺,问询乡老,都说那就是状元黄观的妻子和女儿。于是感念翁夫人之烈,就在桥侧私建了祭祀黄观与翁夫人、二女之祠,勇敢表达着民间对黄观满门忠烈的崇敬之情。

乌沙马石叽,今存黄公墓

差不多过了200年,到明万历二十四年,黄观终于得到彻底的平反,并补谥“文贞”。池州官府也开始不断为黄观建祠建坊。传说黄观投水自沉后百姓在罗刹矶旁的翠屏山附近发现他的尸体,并把他葬于山中,明朝知府钟榖就在罗刹矶旁为黄观首先建立了一所祠堂;后来的知府钱槚,就是那位着手兴建清溪塔的,又于九华门外建了一所黄公祠。此外,还先后兴建起三状元坊、状元坊、双忠坊、六烈坊、乡贤祠等建筑,表彰纪念这位池州最为有名的忠烈状元。一些池州后起之秀,如明末时期,朝中大员郑三俊、孔贞运、丁绍轼等,也越来越重视对这位前贤的纪念,不断巩固完善着官方对黄观的祭祀礼制。

今天,贵池杏花村文化旅游区里,建起了一座黄公祠。祠中,黄观塑像挺立于中央,上面横额题字为:“天下第一考神”

两边对联是:“天下三元可称凤,世上六首独属公。”把池州人的那一份骄傲尽情抒发,引得无数游人前来观光。

作者:李运动

图片网络综合整理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编辑:李翔责编:余冰瑶

审稿:姚成润

监制:

周美超

关注我们

相关内容

原创 ...
还在犹豫什么?好运的机会稍纵即逝!赶紧关注我,一起开启幸运之旅吧!...
2025-08-06 04:34:27
原创 ...
在此文阅读前,为了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可...
2025-08-06 04:34:24
原创 ...
许世友深思熟虑:一定要打好1948年春山东兵团的第一仗 1948年...
2025-08-06 04:34:08
原创 ...
宋英宗是北宋的第五位皇帝,在宋仁宗长达四十余年的统治结束后。宋英宗...
2025-08-06 04:34:05
原创 ...
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 “关注” 按钮,方便以后持续为您推送此...
2025-08-06 04:33:58
原创 ...
苏德战争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规模最大的陆军战场,因为德国与苏联都是已...
2025-08-06 04:33:51
原创 ...
刘伯承元帅和粟裕大将都是军事领域无与伦比的大家、高人,两位各自指挥...
2025-08-06 04:33:50
原创 ...
《三国演义》作为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书中拥有大量被广泛流传的经典...
2025-08-06 04:33:42
原创 ...
1968年的一个夏日傍晚,中南海游泳池门前发生了一件令人难忘的小插...
2025-08-06 04:33:29

热门资讯

原创 张... 张飞和赵云,乃是蜀汉五虎上将中的璀璨双星,他们性格迥异,一个刚烈如火,一个沉稳似水,但在为蜀汉的征战...
原创 《... 文|幽默雪梨823 编辑|幽默雪梨823 军统内部的权力游戏:郑兰亭的棋局 2024年的上海,一场看...
原创 5... 500万黑人又“黑化”一座城,新生儿都是黑人,街上黑压压一片 在历史上,尼格罗人种在非洲撒哈拉以南...
朱虹:海昏侯墓中的蒸馏器考古实... 海昏侯墓的发现和发掘,轰动了全国,惊艳了世界,是当年全国乃至世界性的一个重要历史文化事件,不仅被评为...
海昏侯考古推断:刘贺有条件喝上... ... 12日在南昌召开的江西汉代考古暨海昏侯刘贺墓出土蒸馏器考古实验专家论证会提出,这套蒸馏器具备...
原创 军... 本文参考历史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末已标注相关文献来源。 (十劵功臣 郭崇韬) 作为后唐的第一...
原创 《... “ 一吕二赵三典韦,四关五马六张飞,黄许孙太两夏侯,二张徐庞甘周魏,神枪张绣与文颜,虽勇无奈命太悲。...
原创 “... 遵义会议是我党一次生死攸关的重要转折,原本已坐了几年“冷板凳”的毛主席通过此次会议重新走上领导岗位,...
原创 相... 1917年,庞大的沙俄帝国突然崩溃,控制着2288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在1917年11月至1922年1...
原创 杨... 杨虎城,这位中国近代史上的杰出将领,以他的侠义人生和非凡胆识,在中国革命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