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夷陵之战当中,刘备几乎败光了全部家底!为何却没人说他是昏君?
创始人
2025-08-05 11:03:38
0

对于三国事情有了解的朋友,无论是蜀国粉丝,还是讨厌蜀国的人,对于夷陵大火有一定了解。

在这场战争中刘备率领大军攻打吴国,无论是史书,还是演义,对这场战斗有一个相当凄惨的描写。

对此有不少人认为,刘备此次就是意气用事败光了蜀国家业,认为这场战斗就是一个糊涂战。

但此次战争,却没有一个人将其称之为昏君,那么原因到底是为什么呢?

夷陵之战真相

首先我们要确定一个事情,将夷陵之战称之为刘备败光蜀汉基业的行为,是《三国演义》中如此描写,并非正史。

因为演艺中要表现出战斗的激烈,常常会有军队人数夸大的情况,就比如其中的数据甚至被夸张到了70万人。

根据正史记载,蜀国人数也不过94万人,要是这些都去打仗,不知道有多少家庭会因此家破人亡。

而且这个数据,意味着有大量农民被征召进入蜀军,会有大量的农田被荒废,朝廷也会失去民心。

这种情况别说是武侯了,就是神仙下界也难救活蜀汉,甚至都不用魏国进攻,只要一个蛮夷都能让蜀汉毁灭。

在《三国志》中对于军队规模也有记载,当时蜀军的人数大约为5万人,这数据是有很高的可信程度。

即使以演义数据就定义一个人是否为昏君,那么赤壁和逍遥津又算什么,这可是有历史数据为佐证的,哪一个不比夷陵死伤的将士多。

那历朝历代开国皇帝带领军队征讨的事情多了,其中死伤将领也多了去了,那不更是昏君了?

演艺为了给这个仁德之君一个体面的收场,于是才使用这样一个带有夸张手法的写作方式,使得不少人为之感动。

因为这是刘备在演艺中的形象,我之后多以演艺桥段来说,实际上在历史中三兄弟并没有结义,情感却不属于结义。

刘备仁德之君的形象

在徐州的时候,陶谦将死,想要将州郡交到刘备手里,这样即使自己死了,徐州百姓也能有好的生活。

对此刘备一开始是没有收下,最后在陶谦百般推举下才成为,上任后他推行仁政,使得百姓能在这里安居乐业。

在之后曹老板攻打的时候,刘备也没有抛弃城里百姓逃跑,也就出现了历史上不少人所称赞的“携民渡江”,虽然在转移过程中损失惨重,但这种仁义行为深得民心。

他的包容慈爱是无论对敌还是对友,因此也有不少人投靠蜀国,对于投降蜀国的将领,刘备也没有将其斩杀。

对于朋友就更不用说了,在《三国演义》电视剧中,蜀汉那种浪漫,即使在困境也有诸多人群策群力都是不少人向往的环境。

他善于招贤纳士,无论是文官还是武官都是自己的好兄弟,与他们一同成就蜀汉的繁荣。

并且刘备的人格魅力非常强,在现在的网络上,还有人将刘备戏称为“三国魅魔”,由此可见刘备有多么吸引名将和名士,当然,这其中不包括太史慈。

即使在和其他刘氏争夺天下势力的时候,他也是始终保持一个正直的态度,从不随意许诺,即使是对手也对刘备非常认可。

那么他对于百姓,有什么利民措施,难道就光一个“携民渡江”就够了吗?

非也,在建立蜀汉政权后,他首先就是削减赋税,推动蜀地农业生产,在其中也有不少农具被发明出来。

有些跑到蜀地的灾民和难民,他都是极力接纳,尽量用最宽大的态度来让这些人留在蜀地。

在逝世前刘备就告诫过刘禅“勿以善小而不为”希望自己儿子能同自己一样坚守自己一生总结的一句话“惟贤惟德,能服于人”。

正是这种意念让刘备能从白手起家,到现在的蜀国皇帝,真正复兴大汉。

但就是这样一个正直的人,有不少将其的行为看作是作秀,实际上刘备就是一个有很多心机的人,也是依靠吸血文官和武官成就现在大业的,夷陵之战就是最好的证据。

对于这种话,我一时间不知道应该怎么说,如果说一个人装了一辈子仁德,甚至到死都要让自己儿子继承这种仁德,那未免有些不切实际。

刘备发动夷陵之战

对于夷陵之战我们能看到武侯是一种矛盾的心理,因为这场仗就很难打过,但是作为文官他还是希望刘备能胜利。

在刘备请他出山的时候就提到过荆州,如果这次战争能够胜利,那对于两路北伐就有实施的可能。

作为当时一个文官又不好顶撞皇帝,最后他只好选择沉默。

刘备也有自己的考虑在其中,这点就要提到《三国志》中的片段,虽然并没有三兄弟结义的桥段,但是文中字里行间写着刘关张三兄弟情意深重。

对自己最重要的将领报仇,出于个人情绪他都会出手前往征讨东吴。

抛开人情,单看政治方面,这也是要出动的,即便是一个未必会成功的战争。

当时关羽驻守的荆州,在关羽败走麦城后,荆州重新回到东吴手中,这个时候的蜀国就变得有些危险。

北方要对抗曹操,东边还有对抗东吴,其他方向不时还有蛮夷入侵,只有重新将荆州夺回,才有和东吴谈判的筹码,以此确保以主要兵力对抗曹操。

这种情况,只要是个政治家,有胜利的可能就会发动这场战役,只可惜驻军等的问题,导致自己失败。

刘备火气攻心,没能为自己兄弟报仇,最后逝世于白帝城。

结语

他一生以仁德著称,从织席贩履之辈,一步步走到了后来三国时期蜀国的开国皇帝的位置,成就一方霸主。

一生将以复兴大汉为己任,以仁德和诚信得民心,尽管在夷陵被吴军打败,却也不能磨灭其英雄形象。

信源:
澎湃新闻:史实中的夷陵之战,与《三国演义》中的存在哪些区别?

相关内容

子女收到高校录取通知书 家...
当子女收到高校录取通知书,这是他们人生中的重要时刻。然而,家长们也...
2025-08-05 08:41:50
粤动中华 迷你马拉松火热启...
4公里迷你马拉松活动吸引了来自大湾区各地的跑步爱好者踊跃参与。受访...
2025-08-05 08:40:19
罗源鉴江镇历史文集《鉴水长...
《鉴水长流》,一部承载着罗源鉴江镇历史记忆的文集正式出版。它如同一...
2025-08-05 08:39:39
职工高价值专利运营大赛两岸...
职工高价值专利运营大赛两岸赛区选拔赛正式拉开帷幕,开始接受报名啦!...
2025-08-05 08:39:02
原创 ...
你知道中国古代谁是最富有的人吗?我相信很多人会说是“ 富可敌国 ”...
2025-08-05 08:34:12
原创 ...
老周 摘要:蒙古草原有左翼右翼之分,还有内蒙古和外蒙古之分。曾经横...
2025-08-05 08:34:03
原创 ...
二战结束的一个重大原因就是美国向日本投掷了两颗原子弹,日本军头们口...
2025-08-05 08:33:53
原创 ...
在阅读此文之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
2025-08-05 08:33:51
原创 ...
他是国军上将,绰号水晶猴,骂过蒋介石,建国后获一级解放勋章 在民国...
2025-08-05 08:33:45

热门资讯

原创 蒙... 1243年,余玠在四川修建了钓鱼城后,又陆续修建了十多座山城,用来防御蒙军的进攻。这些山城与百年前吴...
受过特训的四个著名特工:论实力... 特工,听起来总是充满了神秘感和刺激。枪林弹雨中,他们悄无声息地打击敌人,隐藏身份,执行任务。历史上的...
原创 古... 近日考古学家在山东发掘了一些属于新时期晚期的古墓,出土的遗骨长达1.85米,他们生前的身高应该在2米...
原创 隋... 中华民族封建王朝的历史长达两千多年,时代更迭起起落落,也曾涌现出许多英雄人物,正所谓时势造英雄,每一...
原创 尹... 权威资料来源:《大棋局:美国的首要地位及其地缘战略》 此前,韩国刚经历了一场持续6小时的戒严。虽然时...
原创 大... 帝国余晖下的功臣悲歌 在我国历史上,大明王朝占据重要地位,谁也绕不过。 然而,这个曾经辉煌一时的帝国...
原创 关... 《三国演义》是我国四大名著之一,作者罗贯中在这本书中给大家呈现一个战火纷飞的乱世,在这乱世之间留给我...
原创 朱... #历史开讲# 明朝的开国皇帝 朱元璋 ,大家都知道他生性多疑,手段狠辣。他一生共育有26个儿子,自古...
文化中国行丨春节——“中国人庆... 12月4日,春节被列入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项目,至此中国已经有44个项目列入...
原创 皖... 皖南事变,三个纵队司令仅傅秋涛成功突围,晚年坦言:青帮帮了忙 1941年的1月6日,中国皖南地区上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