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是革命老区,这片红色土地,曾在中国革命的烽火岁月中作出卓越贡献。
然而,时光流转,历史的辉煌似乎未能照亮经济发展的前路。
步入21世纪之初,江西的“穷”字依然像挥之不去的阴影。
改革的春风虽吹遍大江南北,但江西的步伐显得迟缓,仿佛还在革命旧区的泥泞中踟蹰。
这一切的转变,仿佛在一夜间到来。
他是江西省老省长,带领赣鄱大地高速发展,退休后写得一手好书法
锐意改革促崛起
2007年,吴新雄正式履任江西省省长,他的到来为这片沉寂的土地注入了蓬勃的活力。
与许多官员不同,吴新雄的个性鲜明而独特,他不拘泥于传统思维方式,拥有开放的视野和锐意进取的胆识。
在外界眼中,他是“思维活跃、健谈开朗”的领导者,熟悉他的人更是称其为“实干家”。
每每提及他的工作作风,总不免谈到他那雷厉风行、果敢决策的办事风格。
吴新雄1949年出生于江苏江阴,仕途起步于江苏政坛,在调任南昌市委书记之前,他曾长期在无锡担任重要职务。
凭借其卓越的领导力,使无锡与苏州、常州并肩,创造了令人称道的“苏南经济奇迹”。
这一段传奇经历,无疑为他在江西的施政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执掌江西大权后,吴新雄迅速推进开放型经济和招商引资,着力实施重大项目带动战略,极大地促进了江西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他并非口号式的改革者,而是以实际行动推动工业与能源领域的深度变革。
在他的治理下,江西省工业投资的年均增长率一度超过50%,工业投资在全省固定资产投资中的比重始终保持在50%以上。
更为引人瞩目的是,江西在光伏产业领域异军突起,一时间与江苏分庭抗礼,成为中国光伏产业的核心聚集地,奠定了江西在全国乃至全球能源版图中的重要地位。
吴新雄的执政风格,既有果断的魄力,也不乏战略的前瞻性。
2007年1月29日,吴新雄正式当选江西省省长。
短短几个月后,2007年6月4日,吴新雄现身在太平洋彼岸的纽约,和彭小峰一起,共同敲响了纽约证券交易所的开市钟声。
太阳能企业江西赛维LDK成功在美上市,成为江西省历史上首家在美国挂牌的公司。
这不仅是一家企业的里程碑事件,更是中国新能源领域迄今为止规模最大的一次IPO。
吴新雄治政江西期间,始终秉持“科学发展、绿色崛起”的理念,力求在生态保护与经济增长之间找到最优解。
他并非那种一味追求GDP数字的官员,而是将目光投向长远,着力推动绿色产业的崛起。
光伏产业的成功落地,核电项目的顺利推进,无不体现出他对新能源布局的深思熟虑和战略远见。
而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的实施,则是他推动绿色崛起的点睛之笔。
这一国家战略在江西大地上次第铺展,既守护了美丽的鄱阳湖,又为区域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在吴新雄的主导下,江西的光伏产业如雨后春笋般迅速崛起,核电项目也开始布局,全省上下新能源项目遍地开花,俨然已成为中国新能源版图中的重要一角。
“新能源大省”这一称号似乎已在不远的未来呼之欲出,吴新雄的远见卓识与强有力的执行力功不可没。
可以说,吴新雄不仅是个有魄力的领导者,更是一个深谙大局、懂得生态与经济平衡的实践家。
在他的领导下,江西这片红土地正悄然变革,展露出新时代的生机与希望。
开放经济绘新篇
吴新雄主政南昌之时,南昌犹如一位历经风霜的老人,身披尘埃,面带倦色。
城市的“脏、乱、差”问题犹如顽疾,挥之不去。
亲临一线,深入街巷,吴新雄不遗余力,亲力亲为,发誓要为这座英雄城注入新的活力。
他的施政手段,既如春风般和煦,也如雷霆般迅猛,果断整治市容环境,推动基础设施升级改造。
南昌的面貌在他的手中如同一幅画卷,被重新勾勒出新的轮廓,一条条笔直宽阔的大道贯穿南北,一幢幢现代化的高楼拔地而起,繁荣与生机扑面而来。
南昌,从昔日的“脏乱差”蜕变为中东部地区的璀璨明星,城市发展似凤凰涅槃,旧貌换新颜。
吴新雄并未安于现状,心怀远大目标,事无巨细地关心每一项民生工程。
招商引资,正是他布局江西发展的重要一环。
只有外部资金的引入,才能为江西的经济注入新鲜血液。
他亲自洽谈项目,引来了大批投资者,带来了数不清的就业机会,使得江西这片土地上的百姓看到了前所未有的希望与机遇。
吴新雄并未只着眼于经济数据的增长,他同样深知绿水青山的珍贵。
江山如画,青山不改,吴新雄以其独特的视角,提出了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并行的理念。他的环保措施不仅保护了江西的生态,更为未来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
南昌的变革尤为瞩目,这座曾被污浊与混乱裹挟的省会城市,在他的推动下焕然一新,彻底颠覆了人们对其“脏乱差”的刻板印象。
今日的南昌,车水马龙,街道整洁,现代化的建筑鳞次栉比,与中国其他一线城市已然可以比肩而立,甚至更显独具风格的活力。
自2001年江西提出“中部崛起”的宏伟目标后,整个中部地区的发展问题便成为全国关注的焦点。东部沿海地区的腾飞,西部大开发的加速,中部如何突围?
吴新雄的答案简明而坚定:开放型经济。
对于江西来说,唯有通过大力发展开放型经济,方能从内陆的束缚中突围,走向全球的广阔舞台。
正如他所言,开放型经济已成为江西崛起的命脉,唯有抓住这一经济模式,方能为江西的发展注入不竭动力。
到2008年,江西这片红色热土在省委的正确领导下,稳步前行。
回顾过去数年,江西全省上下勠力同心,战胜了非典疫情的突袭,抵御了九江地震的震荡,历经自然灾害和种种困境,依然昂首挺胸迈向更加辉煌的未来。
在超额完成“十五”计划的基础上,江西无畏向“十一五”规划的更高目标进发。
江西的经济版图在吴新雄及其团队的带领下迅速扩展。
全省生产总值从2002年的2450亿元迅猛攀升至2007年的5469亿元,增长了1.2倍。
财政总收入从2002年的234.5亿元,跃升至664.6亿元,翻了近两番。
而外资的引入更是对江西开放型经济发展方向的最好注解——实际利用外资从10.9亿美元飙升至31亿美元,增长了1.9倍。
与此同时,进出口总额从17亿美元激增至94.8亿美元,增长4.6倍。
全球化浪潮中的江西,正以全新的姿态迎接机遇。
不仅如此,江西的交通基础设施也实现了质的飞跃。
高速公路通车里程从666公里扩展到2206公里,翻了2.3倍,贯通全省的动脉,连接了各大城市与乡村。
昌北机场的旅客吞吐量从99万人次增长至307万人次。
而统调电力装机容量从574万千瓦增加到1022万千瓦,其背后所象征的电力保障能力的提升,为全省经济发展提供了坚实的能源后盾。
教育领域同样迎来令人瞩目的变化。
在校大学生数量从26.6万人增至78.2万人,增长1.9倍,为未来的发展储备了大批人才。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6336元攀升至11222元,增加了4886元;农民人均纯收入从2334元提升至4098元,增加了1764元。
这些数字,朴实无华,却是真正反映了民生的改善,是每一个普通江西百姓生活水平提高的真实写照。
执掌能源拓新路
2011年6月,吴新雄调任电力系统,担任国家电监会主席,后因机构改革,电监会撤销,他继而接任国家能源局局长。
彼时的吴新雄,仿佛站在一条时间的赛道上,竞速奔跑。
面对能源局这个满载问题与历史包袱的巨轮,他既要以从容的姿态消解各类派系的痕迹,又要带领深陷贪腐泥淖的部门走向清明,还需以长远目光为未来的能源布局谋篇布局,奠定基本框架与施政理念。
这对于任何一位领导者而言,都是前所未有的挑战,更何况是调任电监会这样一个原本被外界视为“清水衙门”的吴新雄。
早年执掌江西之时,吴新雄的能力早已得到广泛认可。他以雷厉风行的作风推动南昌在招商引资领域实现了令人瞠目的发展。
2003年,刚刚升任江西省领导的吴新雄,便在短短半年内带领南昌实现了13.4%的GDP同比增长,成为全国瞩目的焦点。
而更为显眼的是,实际利用外资同比增长高达114%,省外资金引入增长了211%,固定资产投资几乎翻倍,达到98.6%的同比增速。
不仅如此,吴新雄带领下的江西省,在2006年前后已然成为中部地区招商引资的领头羊。
在中部六省的较量中,江西始终处于前列。
2005年的资料显示,江西当年共签约项目多达466个,总投资额达到116.49亿美元。
其中,1000万美元以上的重大外资项目多达155个,总投资额高达44.2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24.23亿美元,这一数字连续三年位居中部六省之首。
如此亮眼的成绩单,让外界不禁惊呼“江西现象”的诞生,这无疑是吴新雄执政能力的最佳体现。
当吴新雄在62岁的年纪调任到名义上权威、实则无实权的电监会时,外界普遍认为这是一场“降调”。
电监会自成立以来,历经八年尴尬,始终未能摆脱“清水衙门”的困境。
在一个看似无所作为的职务中,吴新雄并未因职权的局限而止步不前。
在不到两年内,他敏锐地抓住了改革的关键点,在直购电推广和电力监管两大领域,力挽狂澜,取得了显著进展。
在他的领导下,电监会陆续发布了一系列有关电力交易与市场秩序的监管报告、供电监管报告以及市场准入监管报告,逐步梳理电力市场的混乱局面,推动行业规范化。
此外,吴新雄还亲自推动《电力监管立法规划(2012-2017)》的制定,这无疑为未来的行业监管奠定了制度基础。
更为重要的是,直购电改革在他的推动下取得了实质性突破。
江苏、黑龙江两地率先成为试点,而辽宁、吉林、福建、安徽、广东等地也相继获得大用户直购电试点权,这不仅打破了电力垄断,还为市场化改革开辟了新道路。
随着电监会与国家能源局的合并,国家能源管理体制朝着高度集中的方向迈进,行政管理与市场监督的合二为一,使得新一届国家能源局的权力达到了空前的高点。
在这样的历史节点上,吴新雄再度迎来了真正掌握实权的机会,对其施政理念的全面实施提供了舞台。
此时吴新雄的治政理念依旧如同磐石般坚定。“有作为才有地位,有贡献才有价值。”
这是他常常挂在嘴边的箴言。
2018年,吴新雄悄然退休,结束了长达数十载的政坛生涯。
虽说退下了权力的舞台,但他的身影仿佛融入了岁月长河,平静且深沉。
从那一刻起,他选择了远离聚光灯,深居简出,淡然面对世事的变迁。
凡是经历过风雨洗礼的人,总会留下某种永恒的印记。
对吴新雄而言,这份印记便凝聚在他的书法中。
他的墨迹如同他的为官风格,刚劲有力,字字见风骨,笔笔显峥嵘,字里行间,无不蕴含着一股正气凛然的浩然之风。
吴新雄以书法修身养性,却从不张扬。
他为人谦逊低调,极少在公开场合挥毫题字。
但凡见过他少数作品的人,无不为其笔法所折服。
字如其人,吴老的书法锋利挺拔,字里行间仿佛回响着他曾经在政坛纵横捭阖时的决断与坚毅。
而这股浩然正气,正如他数十年如一日的从政之道,无论官场沉浮,始终不改初心。
吴新雄,这位曾经掌舵江西发展航向的老省长,他的名字早已深深镌刻在江西这片土地上。
他主政期间的种种作为,为今日江西的腾飞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宽阔的高速公路,蓬勃发展的产业园区,见证着他当年夜以继日的耕耘与奋斗。
吴老虽已隐退,但他所种下的种子早已在江西这片土地上生根发芽,结出累累硕果。
每当人们提及江西的高速发展,提及这座中部崛起的城市奇迹,吴新雄的名字便不可避免地浮现。
愿吴老在退休后的岁月里,继续以书法抒怀,享受那一份宁静致远的生活,身体康健,心灵安宁。
参考资料:
改革者吴新雄
吴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