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从被殖民,到“软殖民”非洲,印度为什么能成非洲的“老大哥”?
创始人
2025-08-04 20:03:37
0

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按钮,方便以后持续为您推送此类文章,同时也便于您进行讨论与分享,您的支持是我们坚持创作的动力~

声明: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未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请知悉。

曾经是他国的殖民地,如今却“软殖民”非洲,成了诸多非洲国家口中的“老大哥”,印度究竟是怎么做到这一切的?

想要弄清楚这背后的答案,我们还要从印度横跨百年的外交战略开始讲起。

虽然今天的印度跟非洲相隔万里之遥,但后者却已经与印度的国运休戚与共,甚至从某种程度上来说,非洲已经成为了印度通往“大国”身份的最关键钥匙!

“软殖民”非洲的印度

“殖民”,通常来讲这个词主要指的是一个国家对另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占领和控制。

像历史中的印度、非洲都曾是西方国家“殖民”的对象之一,而我国也在近代最衰弱的时候,一度沦为列强的“半殖民地”。

可“软殖民”是怎么一回事呢?

其实,“软殖民”和“殖民”从结果来看基本是一致的,它们都旨在达到控制或影响他国的目标,只不过相较于暴力的“殖民”,

“软殖民”更倾向于通过文化、经济和技术等较为温和的手段来施加影响。

例如今天印度在非洲所做到的一切,就是如此。

以南非为例,根据世界银行做出的统计,截止2018年,非洲的印度裔人口数大概为300万人左右,而其中有超过三分之一的印度人都居住在南非。

一般来讲,“移民”往往都处于社会的边缘位置,很容易遭到各种歧视与针对。

可在南非的印度人却是一个例外。

在南非,印度人不仅建立了专属于自己的社区,经营着各种类型的企业,而且还占据着明显的优势地位,像零售、制药,以及制造业等方面,甚至对当地形成了“垄断”。

除此之外,印度人还十分热衷于参与南非的政治活动。

例如甘地的孙女埃拉·甘地就曾担任过南非的国会议员,而在2000年代表南非出席“联合国千年议长会议”的时任南非国会议长弗雷纳·金瓦拉,也是印度裔。

类似的情况还发生在东非国家肯尼亚。

在经济上,著名印度裔家族马德瓦尼和马赫塔几乎统治了肯尼亚的制造业与零售业,而在政治方面,肯尼亚议会的首任议长、东非共同体议会议长也都是印度裔出身。

如果说在南非和肯尼亚,印度人还略显“人微言轻”的话,那么被印度裔和巴基斯坦裔占据了总人口70%的毛里求斯,几乎可以被称为非洲的“小印度”,甚至就连总统和总理也都是印度裔。

在毛里求斯,印度人大肆修建了各种宗教建筑,其中最著名的莫过于“圣水湖”,每年都能吸引成千上万来自世界各地的印度教徒前往“朝圣”。

而我们都知道,在很多国家,宗教往往是一国的精神象征,

由此,许多人将毛里求斯称为印度的“精神殖民地”,看来还真不为过!

正是因为在非洲有着超乎寻常的影响力,如今的印度在非洲拥有着很强的话语权。

尤其是在处理国际事务的时候,有不少非洲国家都会将“追随”印度。最典型的例子便是联合国的“改制”。

这不禁让我们感到好奇,明明印度与非洲之间隔了大半个印度洋,两者相距“万里之遥”,为什么印度人能够在非洲做到这一切呢?

对于这个问题,我们可以总结出三个原因,简单来说,那就是:

“砸人”、“砸钱”,以及“砸力”!

印度的“三板斧”

印度与非洲的渊源最早要从17世纪开始讲起,彼时伴随着大航海时代的开启,欧洲各国纷纷踏上了对外殖民扩张的道路,而印度和非洲都是在这个时候沦为的西方“殖民地”。

1619年,荷兰人踏足非洲,在好望角建立起了第一个永久性定居点,并以此为根基开始逐渐朝着非洲腹地扩张。

而在这个过程当中,由于荷兰本土人口稀少,为了开发土地,荷兰人不得不雇佣起当地的黑人,但与此同时,荷兰人又非常担心大量的黑人被聚集起来后,容易对自己的统治造成威胁。

因此,为了解决这一隐患,荷兰人最终决定从印度购买大量的奴隶,让这些外来的印度人与非洲黑人土著一起工作、通婚,从而降低他们的集体意识。

于是,就这样在机缘巧合之下,印度人开始了向非洲的“移民”。

后来,荷兰在与英国的战争中败北,失去了海上霸权与南非殖民地,而英国在接管了荷兰的“遗产”后,最终在1833年废除了奴隶制。

为了缓解殖民地用人困难的问题,英国采取了与荷兰相同的策略,从印度“拉人”,只不过英国的手段要温和的多,不仅允许这些印度人在“服役”十年后可以自由返回印度,而且还许诺留下来的印度人,可以获赠一些土地。

所以,这使得许多在本土得不到机会的印度人决心铤而走险,前往非洲“淘金”,其中不乏有许多建筑师、贸易商、律师这样拥有技术和知识的高素质人才。

而从历史的角度来看,这些人为落后的非洲“开智”算是做出过卓越贡献的,所以能够获得一定的社会地位自然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当然,依靠着“砸人”能够取得一定的声音,但是距离真正掌握话语权肯定还有不小的距离。

而真正帮助印度人走完最后这一程的,则是“砸钱”与“砸力”。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印度率先实现了国家与民族的独立,于是开始主动向同样曾作为他国殖民地的非洲伸出援助之手。

在政治上,印度旗帜鲜明的支持非洲反对殖民主义和种族歧视斗争,并在冷战揭开帷幕之后,开辟“第三条道路”,以“不结盟运动”为核心,采取南南合作的方法鼓舞非洲国家在国际社会寻求支持,追求自由与独立。

客观来讲,印度的这些做法,确实为广大非洲人民提供了许多帮助。

例如,

南非“国父”曼德拉就曾多次承认自己深受甘地思想的影响,所以在他上台、成为南非首任黑人总统之后,许多印度裔南非人都得到了重用,并跻身社会的上层。

而在经济方面,伴随着20世纪60年代,印度国内经济逐渐复苏,随即在1963年的时候,时任印度总理英·甘地在率团访问非洲之际,开始提出对非洲提供经济援助的可能。

于是,在后续的几十年里,印度开始不断朝着非洲“砸钱”,例如在2023年,印度一共对外提供了305.9亿美元的优惠贷款,其中非洲就占据到了123亿美元,仅次于印度的“直接邻国”。

显然,无论在任何情况之下,冰冷的金钱总是能够最容易打动人心。

印度对非洲的经济援助不断加大,相应地印度在非洲人民心中的地位也随之直线上升。

以至于在今天,很多非洲人提到印度的第一感觉就是“有钱”与“大方”,进而不自觉的就会对印度人肃然起敬,甚至将印度人唤作“老大哥”。

但,话说回来,“天上是不会掉馅饼的”。

印度人如此大方的对非洲进行付出,真的只是为了心中的“道义”吗?

答案显然是否定的。

其实,印度之所以会选择大力援助非洲,背后的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要让自己成为“大国”!

印度的“大国情结”

印度“国父”尼赫鲁曾经说过:

“以印度在世界上的位置,是不能作为二等国家角色存在的。印度要么成为一个伟大的国家,要么就在世界上消声灭迹。”

从1947年正式独立开始,印度便一直朝着成为“世界大国”的目标不断前进,心里自然而然的就把自己当成了仅次于美苏之后的“第三国家”,开始承担起所谓的世界责任,在多次多边会议当中,主动把自己摆在“领导人”的位置之上。

然而,伴随着1964年中印战争的惨败,印度的美梦突然戛然而止,尤其被印度人视为“理应拥护自己”的非洲,竟然只有4个国家明确表达了支持,这使得印度非常震惊与意外。

于是,在这样的背景之下,印度人终于意识到了,凭借其自身的力量,是绝不可能实现成为大国的目标的,唯有另辟蹊径,才能逆袭成功。

而这条“蹊径”,便是将非洲绑到自己的战车之上。

不得不说,印度对国际局势的认知还是十分准确的。

在当今世界,一个国家想要成为大国只有两个方法,一个是通过综合国力,以“实力”取胜,而另外一个就是利用外交手段,在“一国一票”的联大赢得话语权。

其中,印度选择的便是后者。

于是,经过印度长达半个多世纪的苦心经营,最终便有了我们在非洲所看到的一切,而这也给印度带来了他们想要的结果。

例如,在2013年的巴厘岛WTO部长级会议上,印度与非洲就联合提出了有关维护粮食安全的提案,在2015年的巴黎气候协定谈判时,印度与非洲又合力向发达国家“开战”。

而面对印度与非洲的联合,纵使是美国也无法完全忽视这股庞大的声音,最终不得不被迫“低头”。

2020年,印度宣布竞选联合国安理会非常任理事国,非洲国家一起“抬轿”,帮助印度成功当选。

随后,在2021年的联合国大会上,多个非洲国家又联名支持印度有关安理会的改革提议,强调应该增加发展中国家的代表性。

要知道,为了谋求“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位置,印度曾不止一次向五常发难,但最终都不了了之。

如今,有了非洲的鼎力支持,显然印度的底气足了不少。

但,话说回来,借助非洲的力量,印度未来真的能够跻身“常任理事国”的位置吗?

答案显然是否定的。

要知道,“五常”之所以能够成为“五常”,并不是联合国赋予的,而是因为有这五个国家存在,所以才有“五常”这五个位置。

换句话来说,究竟能不能成为“五常”,看的不是投票,而是真真切切的实力,是能不能有维护世界秩序的能力。

而眼下的印度,显然做不到这一切。

的确,印度通过拉拢非洲,可以成为名义上的“大国”,但想要成为真正的“大国”,终究还是要看其自己的努力。

所以印度现在为了“大国”身份而付出的一切,从实际情况来讲完全是本末倒置了,如果印度不能意识到这一切,将精力从所谓的“大国竞争”中解放出来,脚踏实地的走好眼前的路。

那么对于印度来说,成为“大国”的目标终究只是空中楼阁罢了!

参考资料:

1.印度对非投资贸易现状分析与前景展望_孙小涵

2.大国梦之下的印度侨民战略_张梅

3.印度对非洲战略:“第三条道路”及其生成逻辑_杨思灵

4.21世纪以来印度对非援助政策及成效研究_张叶

相关内容

刘德助0.001秒险胜 勇...
8月3日上午,在2025年全国田径锦标赛男子800米决赛上,广西名...
2025-08-04 12:35:46
镇坪交警:圆满完成全国少儿...
阳光讯(记者 李孝华 通讯员 赵荣鹏)近期,镇坪县迎来了第二届“镇...
2025-08-04 12:35:31
捷尼赛思GMR-001首台...
捷尼赛思Magma车队在勒卡斯泰莱迎来了其GMR-001赛车的历史...
2025-08-04 12:35:01
原创 ...
文:文史咖【文史咖出品,必属精品,欢迎您的关注】 斯大林是苏联历史...
2025-08-04 12:34:28
田径全锦赛衢州站|吴瑞庭刷...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冯子涵 8月4日,在浙江衢州进行的2025全...
2025-08-04 12:34:18
原创 ...
和清朝有关的电视剧一直很多,比较多的就是关于后宫的爱恨情仇,不过小...
2025-08-04 12:34:14
原创 ...
傅作义,是国民党高级将领之中屈指可数的一位将才。他不但在抗日战争之...
2025-08-04 12:34:07
原创 ...
战国时期的战国七雄,为了满足战争的需要,保护自己的生存空间,都维持...
2025-08-04 12:33:57
原创 ...
前言 宣徽院是元朝的国家重要管理机构,其历史最早可追溯至唐朝。作为...
2025-08-04 12:33:53

热门资讯

原创 他... 三国时期,一个群英荟萃的时期,可以说将领众多、谋臣如雨。在一次次战争当中,不断涌现一个个热血传奇大将...
原创 吕... 轻轻一点“关注”,解锁更多精彩! 吕布跳槽两次就身败名裂,刘备为何跳槽十次还能千古留名? 引言 : ...
原创 诸... 诸葛亮和鲁肃看出了三分天下,而曹操那么多人,为何看不出来了? 格局不同。刘备、孙权都寄望于偏安一隅,...
原创 曹... 作者:赵心放 在烽火连天的三国时期,刘备在即将告别人世之前,将刘禅成功地托孤给诸葛亮。历代后人无不为...
三国中,五大可怜之人! 阅读本文前,各位官人,对小女子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私信我呦。 可怜顾名思义是怜悯的意思,其人生经历让人...
(体育)花样滑冰——亚洲公开赛... 当日,在菲律宾帕赛市举行的2025年亚洲花样滑冰公开赛中,中国组合张嘉轩/黄一航获得双人滑冠军。 ...
原创 李... 刘世民:"相父何在?" 诸葛亮:"老臣在。" 刘世民:"我爹呢?" 诸葛亮:"不在了。" 刘世民:"...
原创 四... 四大短命“王朝”( 严格来说,民国并非传统意义上的王朝,但为便于讨论,我们暂且将其纳入此列 ), 秦...
原创 如... 前言 如果历史可以重来,刘备是否还会败得如此惨烈?公元222年,夷陵之战的火焰将刘备的梦想烧成灰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