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苏共解体之后,瞬间消失的千万苏共党员哪去了?
创始人
2025-08-04 19:03:57
0

前言

在1991年的莫斯科,一种难以名状的紧张气氛笼罩着街头巷尾。苏联,这个曾在世界舞台上占据着超级大国位置的巨人,正处于一场前所未有的危机之中。在这个关键时刻,千万苏共党员的命运成了一个未知数。

他们面临着信仰的动摇和身份的转变,历史的巨轮正将他们推向一个充满不确定的未来。在这个红旗不再飘扬的国度里,每个人都站在历史的十字路口。他们将如何选择,又将何去何从?下面小史就带大家一起了解一下。

即便对于那些未曾深入钻研二战史的人来说,苏联在那个时代的实力仍旧是耳熟能详的传奇。自1917年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成立之日起,苏联在斯大林的领导下迅猛发展,两个五年计划不仅提前完成,还成功将国家经济实力推回到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的水平。

当时中国正陷入了军阀混战的混乱局面,孙中山领导下的国民党正在探索救国之道。而处于初创阶段的中国共产党尚未在社会上引起太大的波澜。在那个年代,中国正经历着新旧思想的激烈冲突,工人运动频繁爆发,与地方军阀的冲突不绝于耳。

令人叹为观止的是,苏联仅用了十年时间就完成了帝国主义国家数十年乃至上百年的工业化进程,一跃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与美国展开了直接的竞争。斯大林去世后,苏联似乎进入了逐步衰退的轨迹,直至戈尔巴乔夫时期,苏联已难以维系联邦内部各加盟共和国的关系。

在20世纪的末期,苏联这个超级大国宣告解体。苏联的瓦解引发了一连串的疑问:“苏联为何会走向解体?苏共又为何失去了其坚固的掌控?” 答案之一无疑涉及到了意识形态的根本偏离。

有人曾经深刻指出,苏共在成员仅有20万时取得了政权,在成员增至200万时抵抗了希特勒的侵略,然而在党员激增至近2000万时,却奇怪地丧失了政权。这句话透露出了一个深刻的现实:苏联的内部领导层存在严重问题,这是导致其崩溃的根本原因。

一个坚固的堤坝也可能因为最微小的裂痕而崩溃。同样苏联似乎坚不可摧的地方,其实隐藏着致命的弱点。这些问题起始于中央委员会的内部,逐渐蔓延,最终导致了整个体系的崩溃。

苏联在其存在期间还曾实施了一系列对外干预政策,这些行为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其大国霸权主义的态度。苏联自视为全球社会主义阵营的领袖,常以“兄长”自居,对任何不遵从其指令的“弟弟”国家施以严厉的“纠正”。

特别是在1968年的“布拉格之春”事件中,这种做法达到了顶点。当捷克斯洛伐克试图通过改革来激发国家和人民的活力时,苏联却将其视为背叛行为,果断派兵镇压,残忍地终结了这场试图带来改善的尝试。这种行为不仅在捷克斯洛伐克引发了广泛的反感,也在全球范围内引起了强烈的谴责。

苏联对中国的态度亦是如此,在1969年的珍宝岛冲突中表露无遗。而到了1979年,苏联更是直接出兵阿富汗,这一系列的穷兵黩武行为,最终导致了苏联在国际上的孤立。

戈尔巴乔夫登上权力巅峰时,携带了一系列创新思想旨在振兴苏联沉重的体制。他启动了名为“加速战略”的经济改革,并尝试将决策权下放至企业层面,由于改革的具体措施并未能有效实施,导致经济改革进展缓慢。戈尔巴乔夫因此断定,政治体制的僵化成为了改革前进的绊脚石。

随后戈尔巴乔夫引领改革朝向更为激进的方向发展,试图通过实行多党制、议会制度等措施,取代原有的共产党一党领导和苏维埃制度。这些变革加剧了党中央权威的消解,地方上的抗税、物资分抢行为日益严重,地区分裂和民族主义情绪急剧上升。

在戈尔巴乔夫的统治下,苏联的经济持续下滑,年增长率由正增长转为负增长,外债激增,黄金储备锐减。民间调查显示,有近半的俄罗斯民众认为,若无戈尔巴乔夫的改革,他们的生活会更加美好。

当苏联这座巨人倒下时,反响出乎意料地是欢呼声而非悲鸣。这反映出改革虽源自顶层的设计,但其成败却紧紧依赖于民心所向。有效的改革应当着眼于民众的实际需求,以民众的福祉为最终评价标准。

那么问题来了,苏联解体后,他的百万雄师以及千万苏共党员哪去了?叶利钦在戈尔巴乔夫宣布苏共解散的同日,下令封锁了党的总部大楼。许多重要文件还未被转移,库普佐夫及其团队急忙赶往现场,试图救回一些资料。但他们的整理工作还未完成便被迫中断,叶利钦的命令是立即离开,政府即将接手大楼。

当库普佐夫和他的同伴匆匆离开时,门外已聚集了媒体和民众。受到某些势力的鼓动,群众开始对他们进行辱骂和投掷垃圾,甚至有人向他们吐唾沫。尽管面临公开的羞辱,库普佐夫仍镇定地带领团队快速撤离,这一幕与他之前遭遇的威胁相比,似乎已经算是较轻的了。

在这之前,苏共中央的几位领导人家中已遭到政府人员的搜查,他们在搜查过程中不断暗示需提供某些“证据”。这种直接的恐吓让许多党中央成员感到愤怒又无力,政治斗争的残酷无情展露无遗。

他们曾经在权力的巅峰,能够左右风云;然而在权势丧失之后,便要面对来自对手的种种打压。

例如,立陶宛的前苏共领导人叶尔马拉维丘斯,尽管未触犯任何法律,却因“宣传苏共”被美国中情局判处八年有期徒刑,与他一同受罚的还有几位被同样罪名指控的教授。

除了政治上的迫害,苏联共产党人在其他领域的遭遇同样艰难,特别是在军事领域。

苏联军队中约80%的高级军官和大批士兵都是共产党成员。苏共解体后,这些人被无故调离岗位,最终不明不白地被解职,失去了所有福利和待遇。

许多曾参与过卫国战争的老兵,不得不出售曾经引以为豪的勋章来维持生计,尽管这些勋章在市场上几乎无人问津,仅有少数外国收藏家对它们感兴趣。

普通的共产党员也遭到工作场所的开除和排挤,单是莫斯科就有多达8000人因党员身份而失业。

一些坚定的共产主义者,在那个寒冷的冬天选择了自我了断,他们的绝望象征着一个时代的终结,他们与他们心中的社会主义理想和苏联一同被那个冬天埋葬。

而军队这边在苏联的解体后,俄罗斯政府曾发布一项政策,允许所有前苏联公民有权选择成为俄罗斯国籍。尽管这项政策对于其他加盟共和国的主体民族影响有限,但它对那些分布在加盟共和国的俄罗斯族人群体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苏联的加盟共和国内部,广泛分布的俄罗斯族人面临的身份和忠诚问题,长时间内成为这些新独立国家的一大挑战。特别是在军事领域,苏联解体后的复杂局面更是凸显。

原本驻扎在苏联边疆地区的军队大部分撤回了俄罗斯,而那些驻守在各加盟共和国的军事力量则面临了不同的命运。新独立的加盟共和国通常会立即要求这些驻军效忠于新成立的国家,无论这些军队成员原本属于哪个民族。

这种情况在里海区舰队的处理上尤为明显,它被划分为俄罗斯里海区舰队、阿塞拜疆海军和土库曼斯坦海军,一些国家如黑海舰队则形成了特殊情况。这些新独立国家都积极鼓励与本民族相同的军官返回祖国。

在一些情况下,原苏联军队甚至成为了加盟共和国内部冲突的一方。例如,格鲁吉亚北部的阿布哈兹和南奥塞梯地区,就在实际上受俄罗斯控制的军队的保护之下。从这一系列事件可以看出,俄罗斯在接管苏联遗留军力方面做得相当彻底,据估计俄罗斯接管了超过95%的苏联军力。

当波罗的海三国加入北约时,俄罗斯的一些军官甚至戏称这对北约的增强“顶多相当于增加了一个摩托化步兵连”的力量。这反映了俄罗斯在苏联解体后,如何通过接管军事力量以维持其在区域内的影响力。

肯定会有人问,那苏联解体后,在外驻军该怎么办呢?从1989年开始,苏联在外驻军,日子就开始难过了。因为东欧剧变后,这些国家开始发生大规模的运动,整个国家被颠覆,而新政府却导向西方。所以对苏联军队的态度立刻变成了敌视,而此时的苏联,也是自身难保,国内都搞不定,所以也无暇顾及国外的驻军,尤其是到了1991年,整个苏联轰然倒塌,对于驻外驻军来说,悲剧开始了。

苏联解体后,基本上东欧各国都在清理苏联军队,因为苏联已经不存在了,俄罗斯又是根本不管。所以本地留不住,但是此时祖国一片混乱,各国都在忙着分家,而且经济崩溃,国内没有能力安置这么多的军队,所以有国回不去。

苏联在外驻军,基本都来自于当年的十五个加盟共和国,按照苏联解体的协议,那是属地原则。基本上就是各回各家各找各妈,对于俄罗斯籍贯的还好,尤其是中亚,高加索地区等的国家的士兵,那更是没人管,很多军人根本不知道回哪个国家。而且苏联解体大家都在裁军,压根也不需要这么多的军队所以,回国就是失业。

在苏联解体后,军人的生活一落千丈,因为裁军没人给他们发工资了,而且国内也没有足够的住房给他们居住。更加糟糕的是,这个时候整个经济基本上崩溃,想找个工作都是很难,基本上失去了生活来源,很多陷入穷困潦倒了。所以当时很多苏联的在外驻军,被迫成为雇佣军,很多甚至跑到车臣搞独立,这也是被逼的啊。

而更加凄惨的是,大部分的在外驻军,回国征途基本上花了4年时间,因为这么庞大的群体,只能通过徒步或者铁路运输。而且都是拖家带口,携带大量军资,走的很慢,所以到1994年才回到祖国,而祖国早就已经没有了。而留给他们的事穷困潦倒和无依无靠,堪称近代最惨的军队了。

参考文献:

吴锋,马建森.苏联共产党党报发行的历史脉络及当代警示[J].福建江夏学院学报,2023,13(1):1-11

相关内容

刘德助0.001秒险胜 勇...
8月3日上午,在2025年全国田径锦标赛男子800米决赛上,广西名...
2025-08-04 12:35:46
镇坪交警:圆满完成全国少儿...
阳光讯(记者 李孝华 通讯员 赵荣鹏)近期,镇坪县迎来了第二届“镇...
2025-08-04 12:35:31
捷尼赛思GMR-001首台...
捷尼赛思Magma车队在勒卡斯泰莱迎来了其GMR-001赛车的历史...
2025-08-04 12:35:01
原创 ...
文:文史咖【文史咖出品,必属精品,欢迎您的关注】 斯大林是苏联历史...
2025-08-04 12:34:28
田径全锦赛衢州站|吴瑞庭刷...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冯子涵 8月4日,在浙江衢州进行的2025全...
2025-08-04 12:34:18
原创 ...
和清朝有关的电视剧一直很多,比较多的就是关于后宫的爱恨情仇,不过小...
2025-08-04 12:34:14
原创 ...
傅作义,是国民党高级将领之中屈指可数的一位将才。他不但在抗日战争之...
2025-08-04 12:34:07
原创 ...
战国时期的战国七雄,为了满足战争的需要,保护自己的生存空间,都维持...
2025-08-04 12:33:57
原创 ...
前言 宣徽院是元朝的国家重要管理机构,其历史最早可追溯至唐朝。作为...
2025-08-04 12:33:53

热门资讯

原创 秦... #历史开讲# 秦始皇统一六国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极其重要的事件,它标志着中国历史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秦...
河南漯河建高铁发现古墓群,已发... 据河南省漯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消息,近期,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与漯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组成联合考古队,对...
原创 吕... “共患难易,同富贵难”是人性特点之一,荣华富贵有了,枕边人已然变心,即便贵为皇后,吕后也比不上戚夫人...
原创 据... 据探测秦皇陵数百吨水银,从哪来的?由一位秦国版“叶轻眉”提供 秦始皇陵是我国最为知名却又神秘的一座墓...
河南建高铁发现上千座古墓!出土... 近期,在河南省漯河市西城区的凌云山路周边,一处规模宏大、历史悠久的古墓葬群在沉寂了数千年之后,终于再...
原创 韩... 韩国学者拿出3大“证据”证明孔子是韩国人,我国只用两字回应 中国历史悠久,中华文明源远流长,是世界上...
河南漯河发现战国至东汉古墓葬群... 本文转自【中国新闻网】; 12月3日,河南省文物部门证实该省漯河市发现一处战国至东汉古墓葬群。目前...
原创 齐... 古代农耕经济之下,人们普遍的观念就是多子多孙。在父系社会观念看来,只有足够多的子嗣才能使家族繁荣。 ...
原创 吴... 吴国,这个在中国历史上占据着重要地位的古代国家,其都城经历了几次重要的变迁。从周朝时期的梅里,到春秋...
原创 那... “人妻情结”在很多男人心中存在,主要是因为被人妻的熟练和成熟所吸引,也可能是因为有了“被抢的感觉”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