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奇女子”,曾一人挽救北京城,鲁迅称之:九天护国娘娘
纵观历史,既有充满才华的女子卓文君,也有刚烈的女子花木兰。但是,能以一人之力挽救一座城池的“奇女子”却是不多。但是晚清就有这么一位的“奇女子”,她幼时家贫,虽流落风尘,但在关键时刻却挽救了当时的北京城,满城百姓对其感恩戴德,连近代文豪鲁迅先生也称其为“九天护国娘娘”。
是谁呢?她就是晚清明名记赛金花。她本名叫做赵彩云。十几岁就被家人卖到当时的苏州的“花船”上。因为年龄小,不仅没有生意,还经常被其他同行排挤和欺负,但是年幼的彩云并没有被艰苦的生活打到。因为她要活下去,于是她为了保留家里的颜面,化名傅彩云,不久就名动苏州。
后来,被当时的一个回家省亲的状元看上了,于是带她回了家,纳为妾,取名叫做洪梦莺。一段时间后,便随着这个状元去了欧洲,开启了她人生中最为辉煌的3年。在这3年中,她不仅学会了一口流利的德语,而且在当时德国的上层社会非常的受欢迎。甚至当时的德皇还接见了她,并且被她身上所特有的的东方女性美所吸引。
后来八国联军入侵,义和团在当局的授意下杀害了当时的德国公使克林德。于是联军便在京城中烧杀抢掠,为害百姓。这时,赛金花挺身而出,他用流利的德语同当时的联军司令瓦德西进行沟通,要求他严肃军纪,不得纵容军士祸害百姓。果然,第二天,瓦德西就下令禁止骚扰城中百姓和大搞破坏。同时,也是赛金花稳定了克林德夫人的情绪,使双方的矛盾没有激化!
在形式最为紧急的时刻,清廷的官员却束手无策,连缠绵病榻的李鸿章都说:“多亏了赛金花。”可见,与那些官僚相比,关键时刻一个风尘女子的肩膀倒是挽救了一座城池的危亡,这不得不说是对清廷的讽刺。后来,京城百姓知道这个消息后,对其是感恩戴德。不少人都称其是巾帼不让须眉的“赛二爷”!
上世纪30年代,赛金花逝世。本来对于一个风尘女子,也没什么人会在意。但是,齐白石和张大千纷纷为其立碑作画,在当时被传为佳话。赛金花曾说:国家是人人的国家,救过是人人的本分。此话一说,一时羞煞多少媚颜奴骨。小编也觉得,爱国那是理所当然的,不论你是做什么的,爱国的心都应当是一样的。你觉得呢?欢迎留言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