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朱元璋问:大明江山能传多少代?刘伯温:万子万孙!后字字应验
创始人
2025-08-04 15:33:35
0

中国历朝历代的开国皇帝,没有一番本事是绝对坐不到这个位置上的。无论是斩白蛇起义的刘邦,还是黄袍加身的赵匡胤,都有着过人的才智策略,然后称霸一方,最终问鼎中原。他们虽是非凡,但还有一位的故事比他们更神奇,那就是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

熟悉历史的朋友会说,刘邦也是农家出身,且同时代与他对立的是霸王项羽,这样的竞争难度丝毫不比朱元璋轻松,那为什么说朱元璋的故事更神奇?因为朱元璋不仅是他前期称帝之路神奇,他后续的巩固之路更是令人啧啧称奇。

朱元璋身边的大臣,尤其是从很早时候就跟着他的人,一个个的本事也不小。建朝后,有次朱元璋问:大明江山能传多少代?刘伯温:万子万孙!后字字应验。

粗看二人

朱元璋出生在一个贫苦农民的家庭。现在有句话是“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可能以前就有这样的说法,因为你看看朱元璋就知道了。1343年,濠州先是发生旱灾,次年又是严重的蝗灾和瘟疫。原本就困难的朱元璋一家,三轮劫难,让他失去了父亲、大哥和母亲。

在邻居的帮助下,朱元璋和二哥才找到一块能安葬父母和兄长的地方。迫于生计,朱元璋不得不与二哥和嫂子分开,各自生活。

刘基,刘伯温,明朝的开国元勋。他的少年时代相较于朱元璋可谓是一个地上,一个地下,虽不是什么锦衣玉食,荣华富贵,但至少是不用愁温饱,不用愁读书。刘伯温本就天资聪慧,在父亲的引导下更是融会贯通,小小年纪就成了父老乡亲口中的“神童”。

十四岁的刘伯温入府学读书,在差不多同龄的初学童生还只能捧书诵读,不解其意的时候,刘伯温已经能做到默读两遍并且背诵如流,甚至还可以根据文义,发表一些自己粗浅的见解。教学的先生以为刘伯温是以前读过这些文字,方换了一段,没想到还是同样效果。

三年后,刘伯温十七岁的时候,他来到处州,随名士郑复初学习程朱理学。郑复初有次拜访刘伯温的父亲时说,您祖上真是积德深厚,庇佑后世的子孙,这个孩子才学出众,将来必能光耀门楣!

刘伯温广读诗书,他涉猎的范围很广,儒家经典、兵家之书、天文地理等等他都是来者不拒,既能读书还能活学活用,不是一个“死读书”的人。其次,在爱好方面他也能深挖,探究其中的原理,可谓是一个“全才”。

巧妙的回答

刘伯温的仕途坎坷多舛,也曾经经历过一段辞官隐退的岁月。1360年,刘伯温受朱元璋邀请到应天,也就是今天的南京。朱元璋委任他为谋臣,刘伯温针对当时的形势,向朱元璋提出策略,均被朱元璋采纳。

当时,陈友谅攻陷太平,意欲东进,气焰十分嚣张。朱元璋麾下的一些谋士劝朱元璋投降,还有一些劝朱元璋不要与陈友谅硬碰硬,先据守南京。此时,刘伯温虽然没有发表自己的见解,但朱元璋很清楚他心里一定有主意。

终于,刘伯温说,他认为现在的陈友谅如此嚣张跋扈,势必不会将他们放在眼里,而他们恰巧就可以利用这点,先诱敌深入,然后出击,争取将他们一网打尽。朱元璋对此十分认同,于是命令部下下去准备伏击。

刘伯温凭借自己临危不惧的冷静和过人的智慧与谋略,一次次帮助朱元璋解决难题。1368年朱元璋建立明朝,定都南京,年号“洪武”,刘伯温等一众功臣功不可没,朱元璋在中央陆续给他们安排官职。朱元璋将刘伯温比作的自己的子房,非常肯定他一直以来的功劳。

朱元璋本人对刘伯温的评价很高,后世对刘伯温的评价则更全面。在我国民间,流传着“三分天下诸葛亮,一统天下刘伯温;前朝军师诸葛亮,后朝军师刘伯温”的说法。刘伯温的名气很大,还有人称他为“神算子”。朱元璋对此很感兴趣,也想试试刘伯温的本事。

有一次,朱元璋闲来无事,遂问刘伯温,你觉得这大明江山能传多少代?古人常说,“伴君如伴虎”,在君王身边一句话稍有不慎,则会酿成大祸,这在刘伯温身上也不例外。

刘伯温被这个问题唬住了,一时间不知道怎么回答,“紧张”两个字就写在脸上。朱元璋如此精明的人自也是看出了刘伯温的紧张,他也不催促他,耐心地等着他的答案。过了一会,刘伯温颤悠悠地说:“万子万孙!”朱元璋听后,不禁大喜。

朱元璋问出这个问题的时候,明朝不过刚刚建立没几年,毫无疑问,这样的回答正中朱元璋下怀,他对此非常开心,只要想到自己一手打下的江山,一手建立的政权可以在后世子孙手中传续百年千年,他心中的喜乐与骄傲就是藏都藏不住。

朱元璋大赏刘伯温,可是人称“神算子”的刘伯温,给出的答案的意思就如此肤浅吗?当然不是,只是朱元璋没有读出他话里的意思。

明朝,建立于1368年,覆灭于1644年,覆灭在崇祯皇帝朱由检的手里,只在历史长河中留下二百多年的统治历史。崇祯是万历皇帝朱翊钧的孙子,照这么看,似乎是照应了当初刘伯温“万子万孙”的说法,真可以称得上是“神算子”。

美梦破碎,字字应验

一个政权最高的统治者总是贪婪的,有的四处寻觅长生不老药,渴望永远坐在龙椅上;有的天天祈福烧香,寻仙问道,求解自己的江山可以传承多久,朱元璋很明显属于后者。

刘伯温的回答是巧妙的,他用了一个看似很美好的答案正中朱元璋下怀,既给他一个美好的展望,又机智地解决自己当下尴尬和窘迫的局面。朱元璋心里的喜悦之情早就盖过了他可以理性思考的能力,因此他也不会细想刘伯温话里别的意思。

所谓的“字字应验”,不过是历史的必然结果。任何一个朝代都逃不过要被推翻的结局,社会达尔文主义阐明了优胜劣汰的生存法则同样适用于人类社会,强者,永远是笑到最后的。

结语

有关朱元璋的故事还有很多,有关刘伯温的故事也还有很多。大明王朝给我们留下了许多精神文化财富,与其说它见证了一段盛世,不如说精神之瑰宝永远不会消失。大明江山,将在白纸黑字上,继续它的传奇。

相关内容

刘德助0.001秒险胜 勇...
8月3日上午,在2025年全国田径锦标赛男子800米决赛上,广西名...
2025-08-04 12:35:46
镇坪交警:圆满完成全国少儿...
阳光讯(记者 李孝华 通讯员 赵荣鹏)近期,镇坪县迎来了第二届“镇...
2025-08-04 12:35:31
捷尼赛思GMR-001首台...
捷尼赛思Magma车队在勒卡斯泰莱迎来了其GMR-001赛车的历史...
2025-08-04 12:35:01
原创 ...
文:文史咖【文史咖出品,必属精品,欢迎您的关注】 斯大林是苏联历史...
2025-08-04 12:34:28
田径全锦赛衢州站|吴瑞庭刷...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冯子涵 8月4日,在浙江衢州进行的2025全...
2025-08-04 12:34:18
原创 ...
和清朝有关的电视剧一直很多,比较多的就是关于后宫的爱恨情仇,不过小...
2025-08-04 12:34:14
原创 ...
傅作义,是国民党高级将领之中屈指可数的一位将才。他不但在抗日战争之...
2025-08-04 12:34:07
原创 ...
战国时期的战国七雄,为了满足战争的需要,保护自己的生存空间,都维持...
2025-08-04 12:33:57
原创 ...
前言 宣徽院是元朝的国家重要管理机构,其历史最早可追溯至唐朝。作为...
2025-08-04 12:33:53

热门资讯

悟攻防 明礼仪 60击剑少年“...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黄晖 8月3日,为期12天的2025年河南省“奔跑吧·少年”儿童青少年阳光体育风...
原创 回... 四川挖出三国名将赵云墓,墓中出土的一把长矛震惊到了在场所有人。 众所周知赵云的武器不是龙胆亮银枪么...
六卷本《法国通史》在宁首发 本报讯 (记者 于锋) 今年是中法建交60周年。11月28日,六卷本《法国通史》新书发布会在南京首发...
兴文化工程报道|用考古学为甲骨... 人物简介 章秀霞,郑州大学文学院、郑州大学汉字文明研究中心教授,主要从事甲骨文等古文字及先秦史研究。...
宁波荪湖遗址为了解宋元至明清时... 记者11月28日从浙江省宁波市文化遗产管理研究院获悉,宁波新发现一处荪湖遗址,出土遗存年代主要为宋元...
原创 后... 我们都知道三国时期三足鼎立,其中最为厉害的还是曹操的魏国,至于刘备以及孙权二人曹操似乎已经成为公敌了...
原创 四... “了却君王天下事,留得生前身后名”。 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中,有许多人在历史上留下了或轻或重的痕迹,有的...
原创 1... “凭什么杜聿明、宋希濂他们可以出去,我不能!”“是不是谁以前官大,谁就可以优先?”“哼!我看是谁有用...
原创 韩... 1360年,在胡大海的推荐下,刘伯温投效到朱元璋帐下,朱元璋因此得到一个大才,为他日后开创明朝奠定了...
原创 1... 前言 在1964年的一个晚秋夜晚,苏联政坛上演了一场震撼的权力交接剧。赫鲁晓夫一手推翻斯大林遗产,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