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8年抗美援朝战争刚刚胜利的时候,朝鲜总理却写信要求我方志愿军3天内撤回中国。
关于这件事情,一度在全国上下掀起了朝鲜人都是白眼狼的言论。
中国人民志愿军不远万里,帮助朝鲜守卫国土。
如今,战争胜利,朝鲜最高领导人却要求我方在三天之内完成撤军。
倘若仅仅从这个角度看,的确是不妥,但事实的真相就是我们所看到的样子吗?当然不是!
几十年过去后,人们才恍然大悟,原来这件事情是早有预谋。
朝鲜人民真的是过河拆桥吗?这其中到底还有什么别的目的呢?美国在40年之后,为何才突然发现这一出好戏呢?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揭晓。
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
抗日战争胜利后,日军退出了朝鲜半岛。
在美国和苏联的共同作用下,朝鲜半岛最终将北纬38度为分界线划分为南朝鲜和北朝鲜。
南朝鲜就是我们所熟知的韩国,建立资本主义社会,受美国控制。
北朝鲜则在苏联的帮助下建立了社会主义社会。
后来美国以帮助韩国发展为借口留在了韩国的国土上,而苏联在帮助朝鲜建立政权之后,于1948年10月退出朝鲜国土。
苏联撤军后,美军一直蠢蠢欲动,在三八线附近开展各类的军事演习活动,矛盾一触即发。
南北双方都有统一的念想,伴随着摩擦程度逐渐加深,1950年6月25日,朝鲜人民军南进作战,朝鲜战争爆发。
28日即攻占南韩的政治中心汉城。
美国为了确保自己在亚洲拥有一个长期稳定的军事驻扎地,他选择立即出兵帮助韩国。
1950年9月15日,美军第10军于朝鲜半岛仁川登陆,朝鲜人民军腹背受敌,美军开始转败为胜,并且一路逼近,企图占领整个朝鲜半岛。
当时美军多次向我国喊话:“在历史上,鸭绿江并不是中朝两国截然划分的、不可逾越的障碍。”
甚至美军将飞机公然开到了我国东北上空并且轰炸我国丹东地区。
1950年10月8日,朝鲜政府请求中国出兵援助。
之后彭德怀元帅率领人民志愿军入朝作战,抗美援朝战争正式打响!
10月25日,志愿军发起战役,以1个军的主力配合朝鲜人民军在东线进行阻击,给了联合国军一个终生难忘的“感恩节”。
第一次挫败联合国军后,我国继续奋起直追,在东西线多个战争点发动反击战,连续多次反击成功后,拉长战线,开始进入了持续战。
1953年7月中旬发起以金城战役为主的第三次进攻作战,美军节节败退,被迫签署了停战协议,至此抗美援朝战争结束。
1958年10月,中国人民志愿军全部撤离朝鲜,返回祖国。
看到这里,或许有人会好奇,为何1953年战争结束,但1958年才返回祖国呢?
不着急,我们稍后揭晓!
表面和平之下的暗流涌动
7月27日,中日美三方在朝鲜的板门店附近签署停战协议,史称《板门店条约》又称《朝鲜停战协定》
虽然签署了停战协议,但在三八线附近仍旧时有摩擦。
美军以帮助韩国恢复生产发展为借口,持续地留有大批士兵继续在韩国进行演练,对此中朝双方想起最初美国在参与战争之前的谋略。
早在苏联将朝鲜政权交还朝鲜的时候,美军也是以帮助韩国恢复生产发展为借口留在韩国蠢蠢欲动。
在这种情况下,人民志愿军无法轻易退出朝鲜战场。
一旦志愿军退出朝鲜战场,极有可能发生的就是美国继续卷土重来,一路打到鸭绿江边。
大家要格外注意的是,停战协议是中美朝三方签订,韩国并没有参与签署停战协议。
韩国人始终认为,国土总有一天会获得统一,而且在不签署停战协议的情况下,韩国如果发兵则不算毁约。
其实我们认真分析关于停战协议的始终,不难发现这个停战协议更像是韩国和美国合手演出的一场戏。
因为边境时不时会有摩擦,韩国还要投入一部分心力到经济发展身上,美国有了完整的借口,可以在韩国修建属于自己的军事基地。
所以中国人民志愿军一旦撤离,极有可能发生的就是美军带领韩军迅速反扑。
而且紧急召集的庞大人民志愿军队伍如果突然返回,在当时处于各个行业初步发展状态,如何妥善安排他们将会是一个重要问题。
在物资匮乏的情况下,如果每个人都安排进入军队编制,将会是庞大的队伍支出。
出于各方因素考虑,人民志愿军留在了朝鲜。
从1953年到1958年,130多万的志愿军驻扎在朝鲜。
在人民志愿军的帮助下,朝鲜迅速完成基础设施的基本建设,并且建造了大量的房屋,让流离失所的居民有了家。
而留在朝鲜的人民志愿军也成了美军最大的忌惮,美国几次三番蠢蠢欲动,但因为惧怕人民志愿军依旧是强行压下。
于是美方开始试图利用国际舆论来给中国施压。
他先后组织召开了多次的联合国大会,在那时,美国以新中国并非中华民国为借口,不允许中国参与联合国大会。
要知道,联合国大会进行调停是需要所有参战方参加的,美国以这个冠冕堂皇的理由将中国拒之门外。
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美国将中国拒之门外,最后这个会议的结果想必大家也知道,联合国对外宣称所谓的最后会议决定:要求中国退出朝鲜。
所谓的各国言论扑面而来,要求中国必须立即退出朝鲜。
而我国面临这种情况也是毫不慌张的,停战协议中明确规定:应该先行从朝鲜撤出包括联合国军及中国人民志愿军在内的一切外国军队,再讨论其他问题,而不是先让中国单方面撤军。
日内瓦会议
眼见联合国会议逼迫不成,美国又想给中国扣上好战的帽子。
而周总理直接揭露了美国对于这件事情的狼子野心,以及对于舆论的利用:
第一,如果美国是想解决这件事情,就不应该把参战国中国拒之门外,会议不仅应该邀请中国,还应该邀请作为中立国的苏联和印度!
第二,既然已经开会,对此事进行商议,那一定是要以多数人的同意为最终结果,而不是一言堂。
第三,关于中美之间的问题,应中美商讨,而不是利用朝鲜方和韩国方的问题,妄图用舆论压力来让中国撤兵。
第四,参与这件事讨论的与会成员应是各方认同的成员,而非美方单独认同的成员。
周总理的一番提议,直戳美方要害美军的狼子野心,美国从始至终打着和平的名义,实际行不和平之事实!
最终,在苏联、英国和法国的推动下,新中国参与了讨论朝鲜和印支问题的日内瓦会议。
日内瓦会议上,周总理携中方代表团昂首挺胸走进会议大堂。
会议之前,美国在国际舆论上大肆宣扬中国威胁论:
美国指出,中国之所以留大量的人民志愿军在朝鲜,是为了控制朝鲜政权。
周总理在踏入日内瓦会议首先接受的便是扑面而来的质疑,中国真的是想控制朝鲜吗?
在众多的质疑声中,周总理坦然的说出了自己的观点:
首先,联合国真的就能代表整个国际舆论吗?联合国军也是参战的一方,他真的就是完全公正的吗?联合国是大家的联合国还是美国的联合国?
一连串的反问,让参与各国陷入沉默,自始至终,美国散播的言论以联合国为名义,实际上是行自己的私利。
与会各国赞同周总理所发表的言论:美国怀不轨之心留在韩国,而中国之所以留在朝鲜,也是为了防止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卷土重来。
中朝合作
美国眼看在这件事上占不了任何便宜之后,便开始将舆论引导到另一个方向。
既然中国留在朝鲜是为了防止美国反扑已成众所周知的事实,那美国就开始广泛铺设言论,中国人民志愿军一旦撤离,那就是对于美军的畏惧。
美军自以为已经占领了新的舆论制高点,实际上中国早已对美国的这一行为有了对策。
1958年,在朝鲜局势稳定下来后,中国对于如何安置人民志愿军也有了妥善的安排。
最终中朝双方决定以朝鲜提出为借口,让中国合理退兵!
于是朝鲜最高领导人金日成发表了要求中国人民志愿军撤兵的公告。
1958年2月5日,朝鲜政府发表声明,中国随即对这个撤兵声明发出响应,并且派遣人手组织朝鲜人民志愿军有序撤离。
这一行为既向大众表明中国之前留在朝鲜,是出于尊重朝鲜人民意愿,而现在撤离朝鲜也是出于尊重朝鲜人民意愿。
仅撤兵一事,中国和美国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一时之间,中国言之有信的大国形象建立。
而美国根据当前的国际形势,又开始迅速调转舆论风向,散布中朝关系恶化的言论。
这是中朝双方早已预料到的,在美国将言论散播出去之后,中朝双方签署的《中朝经济及文化合作协定》生效。
这也意味着,中朝双方将在之后的经济交流上加大联系。
更有意思的是,针对于中朝双方同意下的经济交流,美国又开始在国际上宣扬双方仅剩经济交流,其他相关不会再联合的言论。
针对于美国所散布的舆论,我国与朝鲜在1961年签署了《中朝友好合作互助条约》。
在这个条约中明确指出,中朝双方一旦陷入战争,另一国必将毫不犹豫的参与其中。
美国反复多次的挑衅言论,最终也只沦为了联合国的笑话!
整件事情看下来,美国率先挑动中国是破坏和平的一方,而后日内瓦会议被周恩来总理所率领的中方代表团强势打脸。
之后,美国又将中国是否撤军与中国是否畏惧美军做挂钩,我国更是巧妙的利用朝鲜方的撤军声明,化解这一问题。
自始至终,美国不仅破坏了自己的国际形象还在他的衬托下更加凸显中国言而有信的大国威望。
现在回看整件事,美国可谓是鸡飞蛋打,赔了夫人又折兵!
也正是因为美国的刻意针对,中朝双方空前的统一,我国和朝鲜建立了深刻的友谊,并且时至今日,这份友谊仍旧存在。
总结
半个世纪过去了,抗美援朝战争逐渐在人们的脑海中被淡忘,但抗美援朝留下的志愿军精神却为后人所铭记。
美国当初著名的跳梁小丑事件也成了人们津津乐道的话题!
40多年后,美国再回顾当时,跳出原来的思维局限,他们才突然的意识到。
朝鲜所颁布的退兵言论,一方面在舆论上压制了美国,另一方面给了中国合理退兵的机会,根本不是中朝关系恶化的导火索,更不是美国人所想的朝鲜与中国分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