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历史学家醉心于把自己的才华奉献给对于胜利的百般赞扬上,而对于失败却常常不愿提及,或者只是一带而过。因此,伟大人物的胜利往往是家喻户晓,而伟大人物的失败却鲜为人知。这样,就导致人们对失败的偏见就越来越深。其实失败只是人类生活中必然产生的平常现象。今天讲一个北非古国迦太基名将,欧洲历史上最伟大的四大军事统帅之一――汉尼拔,败走“麦城”的故事。
公元前6世纪末,在非洲北部,(现在的突尼斯)一带出现了一个富强的奴隶制国家――迦太基。汉尼拔是迦太基将领哈尔米卡的儿子。他从小跟着父亲南征北战,培养起非常优秀的军事素质。
迦太基在输掉第一次布匿战争之后,国内爆发了雇佣兵起义。哈尔米卡采取残暴手段将起义镇压下去,使自己赢得了赫赫威名。此后,他就着手准备对罗马的复仇战争。公元前237年,哈尔米卡领军在西班牙登陆。经过十多年的战争,在那里建立了新迦太基城。为以后对罗马作战准备了人力物力。公元前221年,26岁的汉尼拔继任迦太基军总司令职务,继续远征西班牙。
迦太基人在西班牙的节节胜利,引起了罗马人的极大恐慌。他们给汉尼拔发来最后通牒,要求他终止对西班牙最后一个城市萨贡托的进攻。汉尼拔未予理睬,于是,第二次布匿战争便爆发了。
罗马人计划分兵两路,一路由西西里出发,进攻迦太基本土,一路在西班牙登陆,牵制汉尼拔的军队。这是一个完美的计划,但汉尼拔却用一个更加完美的计划,再加上迅速有力的行动将其粉碎了。
公元前218年5月,汉尼拔率领步兵9万,骑兵1万2,以及37头战象,从新迦太基城出发,出其不意地越过比利牛斯山和阿尔比斯山,直捣罗马心脏,罗马人大为震惊,被迫改变了最初的计划,回军意大利迎击汉尼拔。
迦太基军在翻越阿尔卑山时,用了整整33天,克服了难以想象的困难。他们沿着冰封的峭壁,冒着暴风雪的袭击,穿过了人迹罕至的山道。到达意大利北部之后,汉尼拔的步兵只剩下2万名,骑兵丢失了一半,战象几乎全部死光。不过,就在这样艰难的情况下,汉尼拔仍然打了一系列的胜仗。
公元前216年8月,汉尼拔在意大利半岛东南沿海的坎尼附近大败罗马军队,完成了战争史上的一个杰作。他以劣势兵力战胜优势之敌,充分显示了他卓越的指挥艺术和组织才能,汉尼拔在意大利征战15年,从未失败过。
但是,胜利之神并不总是站在汉尼拔一边。公元前202年,汉尼拔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被他的对手罗马名将西皮阿打败了。
公元前204年,西皮阿率领25000名将士横渡地中海,在迦太基北部的乌提卡附近登陆。从此,西皮阿将战争引向了迦太基的本土。而在此时,汉尼拔仍然在意大利艰难辗转,他虽然夺取了一系列胜利,以至于罗马军队都不敢与他交锋,但他的处境却日益被动,由于远离后方,深入敌国腹地,武器和粮草都得不到及时的补充。再加上迦太基政府始终都没有给予他强有力的支援,所以汉尼拔自从坎尼大胜之后,就再也没有力量发起决定性的进攻了。因此,罗马军队得到了喘息的机会,开始实施他们最初的计划。他们派出强大的陆军和海军在西班牙对迦太基人作战,打败了迦太基军,占领了新迦太基城。
汉尼拔在意大利作战,主要的补给都是来自于西班牙的基地,现在基地被攻占了,他就更孤立无援了。
西皮阿在西班牙取胜后返回意大利,被选为罗马的执政官。他不想与汉尼拔直接对峙,而是提出了向迦太基进军,把战争引向敌国境内的建议。西皮阿的企图是迫使汉尼拔撤军,然后伺机歼之。
迦太基政府根本没有想到战火会如此之快的烧到本土,所以毫无防备,致使罗马军轻而易举就在其北部乌提卡附近成功登陆。
接二连三的失败,使迦太基人十分恐慌。他们一面遣使向西皮阿求和,一面派人紧急召回汉尼拔军,汉尼拔接到撤退的命令后,无心恋战,杀死心爱的战马,率军渡海回国。
这一结局正是西皮阿所希望的,他见目的达成,就撤出了迦太基城,率军向迦太基的内陆挺进。为了调动汉尼拔跟踪追击,罗马军沿途大肆破坏,烧毁村庄,抢夺粮食,切断了迦太基城的主要补给线,目光短浅的迦太基政府受不了这种局面,再三催促汉尼拔采取措施。汉尼拔军本来正在向迦太基城靠拢,但迫于政府的压力,不得不改变方向,采取强行军去追击西皮阿军。这又恰恰中了西皮阿的圈套,进入他所期望的作战地区。
汉尼拔在扎马赶上罗马军后,立即发现情况对自己十分不妙,他想避免决战,但已经来不及了。罗马军和迦太基军从数量上看相差无几,但罗马军占有利地形,并且拥有绝对优势的骑兵。而迦太基军成分复杂,加上连日疲于奔命,十分劳累,战斗力不高。扎马一战,汉尼拔大败,迦太基军大约有2万人阵亡,2万人被俘。汉尼巴本人在少数骑兵的掩护下落荒而逃。此战之后,迦太基屈辱求和,一代名将汉尼拔不得不流亡国外,四处躲避罗马人的追捕。
成功与失败就像是天平的两端,都会给我们带来得失,成功会带来荣耀,失败会带来智慧,汉尼拔可谓是常胜将军,但失败并非与他无缘。1991年,有人根据聂卫平战绩不佳而断言,聂旋风的时代已经结束,而聂卫平本人发表评说:“人的精力是有限的,不可能全胜。说句不好听的话,能不败的人,上帝还没有造出来,要是造出来,围棋也就没有意思。”这位棋圣对于胜负的看法超凡脱俗,而我发现高手都是通过胜负来修炼自己的心,超越胜负的荣辱纠结,达成身心合一,才是我们参与博弈的最终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