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李密杀翟让:究竟让瓦岗军走向了分裂,还是更加强大了?
创始人
2025-08-03 05:03:35
0

如果谈起隋朝末年的瓦岗军起义,很多人往往会首先联想到李密杀翟让这件事。自古以来,很多人都认为它造成了瓦岗军的分裂,这是一种普遍性的观点。但通过研究《资治通鉴》、《旧唐书》上一些相关史料,老王却得出一个截然相反的观点:李密杀翟让恰恰让瓦岗军得以继续发展壮大。理由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由于翟让不思进取、领导力不足,瓦岗军实际上已处于分裂状态,李密杀掉翟让,恰恰让瓦岗军结束了这种局面

诚然,翟让是瓦岗起义军的创始人,前期也一直由他担任首领,但由于翟让本身志向浅薄、领导力不足,随着形势的不断发展、队伍的不断壮大,翟让越来越难以满足起义军对领导者的期待,而李密则逐渐成为义军中成为众望所归的大当家,在事实上已取代了翟让的领导地位。

首先,是李密而非翟让为瓦岗起义军打响了旗帜鲜明的反隋主张。翟让亡命瓦岗之初,瓦岗军还属于“剽行舟、掠商旅以自资”的群盗。李密刚从雍州逃亡过来时,就劝说翟让“席卷二京,诛灭暴虐”,翟让谢绝说,我们这帮人是做强盗的,偷生于草莽之间,今天不知道明天,你所说的那些目标对我们来说太遥远了。后来他看到李密的观点得到越来越多的豪杰的支持,打算按李密说的路子走走看,但也还是犹豫不决。由于贾雄假托占之卜之术多次相劝,他才采纳李密的计策,大破金堤关,占据荥阳县。

不久李密又劝翟让:您这么英明神武,手下又有这么多精兵猛将,应当“廓清天下,诛剪群凶”,怎么能够在瓦岗寨这种小地方小打小闹、苟且偷生呢!李密还鼓励他进一步推翻隋朝政权、发号施令于天下。翟让终于被鼓动起来,就说:我种田出身,没有什么远大志向。既然你这么有想法,就做先锋吧,我带领大军在后面接应。结果瓦岗军一鼓作气就攻下了兴洛仓。

李密就是这样,一步步把瓦岗军从自发反隋的强盗,改造为以反隋为目的的起义军。李密被推为盟主,再复回兴洛仓之后,就发布讨伐隋炀帝的檄文,将其十大罪状布告各郡县。

至此,瓦岗军已进一步在政治上以反隋为纲领而号召天下,影响更为广泛。这在当时所有起义军中是绝无仅有的。不能不说,这面灼目的大旗是发挥了巨大的作用的。

其次,是李密为瓦岗军恢廓了军力。起初,他为翟让去收服附近那些小股盗匪,基本上一去就拿下,汉水沔水一带的绿林好汉,每天有好几百人来投奔瓦岗军。后来,李密又凭他的指挥才干分别击败张须陀、刘长恭,攻占回洛、黎阳,声威大震。像李文相、徐圆明等近十支农民军都归附到瓦岗大旗之下来了。同时他又用开仓赈救的办法,进一步扩大政治影响,扩充了兵源。

正是李密政治上这种巨大的号召力和军事上卓越的才干,使他在全军上下享有很高的威信。

这从以下三个方面就可以观察出来。

第一、连翟让本人在李密面前也言听计从。第二、各路义军纷纷归附于他。第三、杀翟让后,“密独骑入其营,历加抚谕,令翟让部将“世勣、雄信、伯当分领其众,中外遂安”。徐世勣被李密部下砍伤了颈脖也没有以怨相报,而倾心服从他的领导。李密反害被杀后,世勣举军丧服,以君臣之礼料理后事。这第三点最能说明翟让部将没有论资排辈的观念,他们通过实践比较,看出李密比翟让更适合当瓦岗军的领导人,而且从自身利益、安危出发,自愿接受李密的领导。李密也正是看准了这一点,才敢只身入营。

然而尽管如此,翟让死前的瓦岗军,实际上处于“一寨二主”的分裂状况中,组织上、指挥上都没有统一起来。在这个问题上翟让倒是要担负起搞分裂的主要责任的。

破张须陀后,翟让让李密另外统领一支人马,也就是后来的蒲山公营。翟让认为“资粮粗足”,于是“帅辐重东引”,“意欲还向瓦岗”,依然去做那种强盗生计,并公然向李密下逐客令,“公若不往,唯公所适,让从此别矣。”后来看到李密“说下数城,大获资储”,才又后悔,“复引兵从密”。

他推李密为盟主后,本部人马依然控制在自己手中,李密无权指挥。这种状况,削弱了瓦岗军的战斗力,很难应对风云突变的形势。芬密杀翟让,才结束了瓦岗军事实上存在的分裂状况,在组织上指挥上真正统一起米。

其实,地方性兼并是农民起义发动初期的持征之一。如窦建德杀魏刀儿,并孟海公、杜伏威并苗海涛,杀赵破阵,都是用这种方法来加强自己的力盘,完成地方性割据,实现统一领导。李密杀翟让,无非也是加强领导、实现统一的一种手段,所以亦应作地方性兼并观。而许多论者置窦建德、杜伏威等人于不问,却对李密啧有烦言,未免失之偏颇吧。

二、李密杀翟让,消除了瓦岗军一次潜在的危机

瓦岗军潜在的危机来自三个方面:

第一方面来自李翟之间的矛盾。李密要保住盟主地位,翟让要夺回失去的权力,势必产生矛盾,这是情理中之事。从翟让来说,司马王儒信曾劝他干掉李密,重掌大权。这时翟虽然没有答应。但这是迫于形势,不敢贸然动手。下面有两件事可以佐证:一件是他哥哥翟弘叫他:天子这活儿你应该来干,怎么能让给外人呢?如果你真不想干,就让我来当天子好了!翟让只是哈哈大笑,却并不予以批评制止,这就意味着纵容。另一件是翟让勒索房彦藻时威胁说:魏公本来就是我扶立的,后面会怎么发展谁都不知道呢!这句话里其实已暗藏杀机。对李翟之间的矛盾,王世充看得非常清楚,一直在坐山观虎斗,等着他们自相残杀。

第二方面来自翟让部下与李密蒲山公营士卒之间的摩擦。李密的蒲山公营士卒常受翟让士卒的欺凌,只不过因为李密的部下军威肃然、号令严明,而且训练有素,翟让部下才不敢擅自采取报复行动。如果翟让先下手杀掉李密,他的威望不足以慑服蒲山公营士卒,势必会厮杀一团,两败俱伤,王世充更易渔利了。

第三方面来自翟让及其亲信与部下的矛盾。翟让贪婪而残忍,常向部下勒索,并纵容亲信为非作歹,在士兵中引起严重不满。如果翟让不死,这矛盾逐渐积累,便会激化起来。在大小战役中,翟让所部屡次失利,唯靠蒲山公营来改变战局,其战斗力不强的主要原因,恐怕也出于此。李密杀翟让,在客观上消除了这些矛盾,铲除了危机。所以王世充听到这个消息大失所望,因为他觉得李密太难对付了。

李密杀翟让后短短一段时间内,瓦岗军接二连三取得的胜利,证明瓦岗军的力量不是削弱了,而是加强了。

没过多久,王世充领军进袭仓城,被李密打败。王世充移军洛北,造浮桥再来攻城,又被瓦岗军打得落花流水,只逃脱了王世充一人。瓦岗军乘胜追击,攻克偃师,修筑了金墉城,当时部众有三十多万。此后,瓦岗军又连续击败韦津、收降宇文恺,窦建德、孟海公,朱粲、杨士沐、卢祖尚、徐圆朗、周法明等各路起义军,纷纷遣使通表,劝李密称帝。

李密杀翟让,到底是分裂了瓦岗军,还是加强了瓦岗军的战斗力,以上事实差不多能说明问题了吧。不过话说回来,李密杀掉翟让,也产生了一系列负面效果,至少他杀掉原任领导的坏名声已经落下了,直接影响了他的政治前途,最后瓦岗军的覆灭多多少少也与这次鸿门宴事件脱不了干系。(老王不卖瓜)

相关内容

手握86亿元现金仍赴港IP...
港交所官网显示,继6月初宣告将在港股IPO后,澜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2025-08-03 04:42:31
成都近郊自驾露营宝典:5 ...
一、藏在城郊的露营宝藏地 1. 崇州道明竹里・竹隐营地 距市区 1...
2025-08-03 04:38:40
《刺客信条:影》潜行机制革...
《刺客信条:影》已经跳票到了明年,除了“弥助武士”和各种设定问题外...
2025-08-03 04:33:37
原创 ...
文|季婉白 编辑|季婉白 隋炀帝杨广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位有争议的皇帝...
2025-08-03 04:33:36
原创 ...
今天我们要说的是一种在唐朝时期的酷刑,是一位叫做来俊臣的酷吏发明的...
2025-08-03 04:33:35
从阿伽门农到亚历山大,“希...
澎湃新闻获悉,“希腊人——从阿伽门农到亚历山大”展于11月20日在...
2025-08-03 04:33:14
原创 ...
【历史】从世界历史来看,国家之间的关系,很多时候会随着国力的变化而...
2025-08-03 04:33:11
原创 ...
我国古代封建社会是以王朝为主,这种封建国家与现代的国家有很大的不同...
2025-08-03 04:32:47
原创 ...
老蒋打指挥打仗的水平怎么样?这个问题,不光是我军会说他不行,就连国...
2025-08-03 04:32:41

热门资讯

原创 朱... 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是中国历史上第二个草根出身的皇帝。还是历史上公认的得国最正的朝代。推翻爆元,恢复...
原创 为... 中国历史上有很多有名的太监,而其中李莲英是非常出名的,他是清朝时期人。是慈禧时期皇宫中的总管太监,被...
《真・三国无双 起源》试玩版今... 11 月 22 日消息,由光荣特库摩游戏公司(Koei Tecmo Games)开发的《真・三国无双...
原创 如... 马皇后其名为马秀英,安徽宿州人,为人仁慈、简朴,在历史中被世人公认的一位贤后。马皇后是朱元璋的结发妻...
原创 战... #历史开讲# 战国时期秦穆公寻马 战国时期,秦穆公非常喜欢马。公元前646年他不惜花重金,从民间买来...
广州发现清代外国人墓葬群 近日,广州市黄埔区文物普查人员在长洲岛的北部上庄村名为牛蒡山的小山岗上发现一处清代外国船员墓群。经初...
原创 少... 清朝作为一个为数不多的由少数民族建立起来的王朝,在中国历史长河中也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今天笔者就带...
古希腊文明巨献:首都博物馆举办... 新民晚报讯(记者 姜燕)今天,一场跨越古希腊文明各个时期的盛大展览——“希腊人——从阿伽门农到亚历山...
科技解码 让沉睡的古碎瓷片说话 澎湃东流去,两岸生光辉。在长江的滋养下,中华大地孕育了无数璀璨的文化瑰宝。 “文化中国行·长江之歌”...
原创 俄... 【历史】从世界历史来看,西方国家从近代掌控世界权力开始,就想要一直垄断这个权力,进而像殖民时代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