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建成(589年~626年),字毗沙门,陇西成纪人。唐朝开国太子,唐高祖李渊嫡长子。但是在《旧唐书》和其他一些著名的著作中,李渊和李世民成就得到了很大程度的强调,然而,对李建成的个人评价以及在战场上的一些重要表现却很少被提及。甚至在一些作品中,还有李建成“荒凉、酗酒、滥猎”的记载。综上所述,当时史家对李建成的评价是“平庸的。
原来,在唐朝的建立中,李世民做出了最大的贡献。他还广纳贤才,结交名士。
如:房玄龄、杜如海等18位名人都成为他的顾问。还有尉迟恭,程咬金,秦琼等英雄豪杰。所以他的力量是无与伦比的。
李渊在太原起兵后,李建成也指挥军队打了几场胜仗。虽然他不像李世民那样有能力,但他拥有太子的身份,身边也有一帮皇亲国戚。在六寿关,长安一带根基稳固,连宫门禁卫(玄武门禁卫)都归他管。他还有齐王李元吉(唐高祖的第四个儿子)相助。总的来说,李建成和李世民是势均力敌。
李世民的成功,不光是因为他强大的军事指挥能力,还有他的慧眼识才和用人之道,李世民的用人之道有一个非常著名的原则:“
故明主之任人,如巧匠之制木,直者以为辕,曲者以为轮;长者以为栋梁,短者以为栱角。无曲直长短,各有所施。明主之任人,亦由是也。智者取其谋,愚者取其力;勇者取其威,怯者取其慎,无智、愚、勇、怯,兼而用之。故良匠无弃材,明主无弃士。不以一恶忘其善;勿以小瑕掩其功。割政分机,尽其所有
。”这段话的大体意思就是说,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和短处,英明的君主应该懂得量才适用,让每个人都发挥自己的特长,则每个人都可以为我所用。
巍征是李建成的谋士,他多次建议李建成除掉李世民。所以在某种意义上说,李世民和魏征应该是敌对的。但李世民却重用魏征。就是因为魏征“敢说话”,面对皇帝从不胆怯、诚实、坦率,一向直言不讳。李世民认为有这样的谏臣在身边监督自己,对自己处理朝政会有很大的益处。
李世民之所以创立贞观之治,与合理使用人才有很大关系。
假如李建成做了皇帝,他所面临的形势是非常严峻的。不但要处理好自己所面临的严峻形势,同时要开辟一个繁荣盛世,他的手段和智慧应该比不上李世民。但是这些毕竟是假设,历史不会重来!大家说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