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历史的长河中,有些记忆如璀璨星辰,照亮我们前行的道路;有些身影如巍峨高山,撑起民族的脊梁。抗美援朝战争,那段波澜壮阔的岁月,虽已渐行渐远,但在著名摄影家马千里的镜头下,却依然鲜活如初。
马千里,身为山东省新闻摄影学会常务副会长,开启了一场意义非凡却又艰辛无比的征程——走访全国拍摄100多位抗美援朝老兵。这不是一次轻松的旅行,而是一场对历史的庄重追寻,是在为民族的记忆库填充最珍贵的档案。
每一次的走访,都是对身心的巨大考验。他背着沉重的摄影设备,穿梭于城市与乡村,翻山越岭,风雨兼程。有的老兵居住在偏远的山村,交通不便,信息闭塞,但马千里没有丝毫退缩。他沿着崎岖的山路前行,脚下是泥泞,心中是使命。他深知,每一位老兵都是一座历史的宝藏,等待着他去挖掘和展现。
在拍摄过程中,马千里遇到了无数困难。语言沟通是一方面,一些老兵因年事已高,听力和表达能力都有所下降,但他总是耐心倾听,通过家属的协助,慢慢走进老兵们的内心世界。拍摄条件也常常十分恶劣,简陋的光线,狭小的空间,都没有影响他对画面质量的追求。他以专业的素养和执着的精神,捕捉每一个珍贵的瞬间。
这些饱经风霜的老兵,是抗美援朝战争的亲历者,他们的脸庞写满了岁月的故事。马千里的镜头,犹如一台时光穿梭机,将那段战火纷飞的历史重现。当老兵们目光坚毅地望向镜头时,我们仿佛看到了战场上他们冲锋陷阵的身影,那是对敌人毫不畏惧的勇气;当老兵们露出和蔼的笑容时,我们感受到了他们历经苦难后的豁达与对和平的珍惜。每一道皱纹、每一个眼神,都在诉说着过去的艰辛与辉煌。
马千里所拍摄的这些照片,意义远远超越了普通的影像。它们是历史的档案,是对抗美援朝历史最真实、最生动的记录。在这个信息快速更迭的时代,这些照片成为了不可多得的瑰宝,让后人能够直观地了解战争的残酷与人性的光辉。它们为学者研究历史提供了第一手资料,为教育者讲述历史提供了生动素材,更为整个民族铭记英雄、传承精神搭建了一座永恒的桥梁。
马千里的拍摄历程,是一次对历史的敬畏之行,是一次对民族精神的守护之旅。他用自己的行动,为国家和民族留下了一份无比珍贵的财富。这些抗美援朝老兵的照片,将在历史的长河中永放光芒,时刻提醒我们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向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奋勇前行。他的名字,也将与这些照片一起,被铭刻在历史的记忆深处,成为人们传颂的对象,激励更多人去守护我们民族的根与魂。(济南日报·爱济南记者:陈长礼)